坐骨神經痛的家庭治療方法

  坐骨神經痛典型的症狀是沿坐骨神經分佈區的放射性疼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患者可採取以下的,那麼,都有哪些呢?

  

  按摩:病人俯臥,施術者用手掌按揉其腰骶部、臀部、下肢後側數次,再用拇指沿坐骨神經的行走路線做撥筋法數次。最後讓病人仰臥,下肢屈曲做髖關節上下搖動數次。

  灸法:取夾脊、秩邊、環跳、委中、腰陽關、陽陵泉、承山、懸鐘穴,腰痛加腎俞、關元穴,大腿後側痛加承扶、殷門穴,膝痛加足三裡穴,踝痛加崑崙穴。每天施灸1~2次,每穴每次10~15分鐘。

  刮痧:繼發性坐骨神經痛,刮拭患側腰夾脊、環跳、殷門、委中、承山等穴3~5分鐘;原發性坐骨神經痛則不刮腰夾脊,從患側環跳穴刮拭至崑崙穴,重手法3~5分鐘。

  拔罐:取腎俞、大腸俞、環跳、承扶,殷門、委中、陽陵泉、志室、湧泉穴,每次選3~5穴,留罐10分鐘左右,每日或隔日一次。

  敷貼:①吳茱萸、附片、肉桂、乾薑、川芎、蒼朮、獨活、威靈仙、 蟲、全蠍、羌活各10克,細辛6克,紅花15克,冰片10克,皁角刺9克,川椒30克。共研細末。用時每穴取藥10克,置於膠布中間,敷貼腰眼、脾俞、腎俞、環跳、承山穴。每日換藥一次,6天為一療程。適用於寒溼型坐骨神經痛。②絲瓜籽適量,搗爛,敷命門、承山穴,每日換藥一次。適用於溼熱型坐骨神經痛。③當歸50克,紅花30克,乳香、沒藥各20克,川牛膝15克,醋300毫升。將上藥入醋中浸泡4小時,再放入鍋內加熱數十沸,以紗布浸藥液,趁熱外敷腰眼、環跳、承山穴,涼時換藥。每日一次,適用於瘀血型坐骨神經痛。

  刺血療法:取腰俞、委中、懸鐘、殷門、委陽、陽交、環跳、正墟;下肢痛取承扶、殷門、委中、委陽、陽交、懸鐘、跗陽、丘墟、崑崙穴,常規針刺放血。

  坐骨神經痛鍛鍊方式

  1、可進行適當的慢跑、漫步或球類運動。

  2、蹲跳。雙手扶凳,左腿屈膝下蹲,右腿儘量向右側伸直,如此左右交替進行。

  3、正坐舉腿。坐位,兩腿緊靠或夾上一本厚書,直膝,腳跟著地,手握凳邊,抬腿過臍,隨即放下。開始時患腿未必抬得很高,堅持鍛鍊後患腿的抬高程度會逐漸增加。

  4、交替直腿上抬運動。仰臥位,輪流將左、右腿伸直後抬起,經常鍛鍊可逐漸提高抬舉角度。

  5、左右擺腿。站立位,雙手扶牆,輪流向左右方向擺腿,擺動時足部不觸地面。

  6、踏自行車運動。仰臥位,兩下肢像騎車般輪番踩踏,踩踏幅度可逐漸增加。

  7、雙腿垂地,足尖翹起,雙手放到腿上,坐好後向前彎腰,雙後再向足部推動。背靠牆壁端坐,下肢直,上肢前屈,雙手可摸到腳部。

  8、抬腿,平躺於地板上,雙臂置於兩側。輪流抬起每個腳後跟,使腳後跟抬離地面10到20釐米,與此同時,腿保持伸直狀態。堅持,直到不舒服為止。重複5次。

  9、預防坐骨神經痛:沿牆滑動,靠牆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然後下滑,蹲伏,膝部彎曲約90度。從1數到5,然後上滑。重複5次。

  10、預防坐骨神經痛:抬高臀部平躺在地板上,屈膝,使得腳平放在地面上。然後抬起臀部,胃肌繃緊,與此同時挺直背部。重複5次。

  11、腳尖踩書:地板上放一摞書,然後用腳尖站在書上,腳跟的地方懸空,一次鍛鍊到堅持不住為止***初次嘗試鍛鍊可以減少鍛鍊的時間,循序漸進的來***。

  12、這不是說要和練武的人一樣壓腿,簡單一點,坐在床上,後靠牆壁,兩腿伸直,然後用手去夠你的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