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陽虛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腎陽虛,即腎臟陽氣虛衰,是腎臟陽氣衰竭表現的症候。那麼,腎陽虛該怎樣治療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腎陽虛的症狀

  男性

  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勞;畏寒怕冷、四肢發涼***重者夏天也涼***、身體發沉;腰膝痠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軟;性功能減退、陽痿、早洩、易患前列腺炎等;小便清長、餘瀝不盡、尿少或夜尿頻多;聽力下降或耳鳴;記憶力減退、嗜睡、多夢、自汗;易患腰痛、關節痛等;易患骨質疏鬆症、頸椎病、腰椎病等;虛喘氣短、咳喘痰鳴;五更腹瀉,或者便祕;身浮腫,腰以下尤甚,下肢水腫;小腹牽引睪丸墜脹疼痛,或陰囊收縮,遇寒則甚,遇熱則緩;鬚髮易脫落、早白;形體虛胖或羸瘦;反映在面部則色青白無光或黧黑。

  女性

  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勞;畏寒怕冷、四肢發涼***重者夏天也涼***、身體發沉;腰膝痠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軟;性慾減退、宮冷不孕、白帶清稀;氣滯血瘀導致衝任不通,月經失調或行而不暢,經常小腹脹痛;月經期延後、量少、色暗、有塊或痛經;子宮、卵巢、乳房易生肌瘤、囊腫、增生等;易患泌尿系統感染、婦科炎症等疾病;易導致更年期提前;虛喘氣短、舌白胖大或有齒痕;聽力下降或耳鳴、記憶力減退;易患腰痛、關節痛等;易患骨質疏鬆症、頸椎病、腰椎病等;五更腹瀉,或者便祕;形體虛胖或羸瘦;面色蒼白或黧黑,易生黃褐斑、粉刺、痤瘡、過敏等面板問題。

  腎陽虛的治療方法一

  辨證施治

  證候:腰膝痠軟而痛;男子陽痿早洩,女子宮寒不孕;畏寒肢冷,浮腫,腰以下為甚,下肢為甚;面色白,頭目眩暈;面色黧黑無澤、小便頻數,清長,夜尿多;舌淡胖苔白,脈沉弱而遲。

  一般的腎陽虛治則:溫補腎陽。主方:金匱腎氣丸;

  腎虛洩瀉治則:溫腎止瀉。主方:四神丸;

  腎虛水泛治則:溫腎利水,主方:真武湯。

  常用中藥:鹿茸、附子、桂枝、白朮、甘草、黃芪、白芍、茯苓、山萸肉、淮山藥、補骨脂、枸杞子、菟絲子、冬蟲夏草、海龍、海馬等。

  需要指出的是,腎陽、腎陰、腎氣、腎精四者雖有區別,但密不可分。腎藏先後天之精,腎精化為腎氣,其中對機體有溫煦、激發、興奮、蒸化、封藏和制約陰寒等作用者稱之為腎陽,亦稱為元陽、真陽、真火;對機體有滋潤、寧靜、成形和抑制過度陽熱等作用者稱之為腎陰,亦稱為元陰、真陰、真水。腎陽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即氣化過程,促進精血津液的化生並使之轉化為能量,使人體各種生理活動的程序加快,產熱增加,精神振奮;腎陰則抑制或減緩人體的過度的新陳代謝過程,使精血津液轉化為能量減少,人體各種生理活動的程序減慢,產熱相對減少,並使氣聚成形而為精血津液,精神也趨於寧靜內守二者相反相成,共同調節控制著人體的臟腑功能活動和精血津液的代謝過程。

  按照中醫學的陰陽理論,陰***有無限可分性,腎藏先後天之精,精屬陰,所以稱陰精,氣屬陽,所以稱陽氣,合稱陰精陽氣。腎精屬陰精,陰精之中又可再分陰陽,其中又可分為陰精中之陽精和陰精中之陰精。陰精中之陽精虧虛時,有腰膝痠痛、腰脊萎弱、骨酸疲憊、易疲勞等症狀表現,陰精中之陰精虧虛時有腰膝痠軟、足跟痛、口乾舌燥、消渴、失眠多夢等症狀表現。陰精中之陽精虧虛時多與腎陽虛關係密切,陰精中之陰精虧虛時多與腎陰虛關係密切。所以腎陽虛時除了有畏寒怕冷等表現外常伴有腰膝痠痛、腰脊萎弱、骨酸疲憊、易疲勞等症狀,腎陰虛時除了有陰虛燥熱等表現外常伴有腰膝痠軟、足跟痛、口乾舌燥、消渴等症狀。

  補腎中藥中海龍、蛤蚧、鹿茸、淫羊藿、肉蓯蓉、陽起石、鎖陽、韭菜子、鹿角膠、杜仲、巴戟天、骨碎補、狗脊、仙茅等具有溫腎陽、益陽精***陰精中之陽精***的作用,熟地黃、制首烏、枸杞子、龜甲膠、女貞子等具有滋腎陰、益陰精***陰精中之陰精***的作用,因此對於腎精虧虛要補腎精時要分清陰陽,選擇合適的中藥材進補。

  一般腎陽虛對人的影響要比腎陰虛大,人體內陽主陰從,陰陽互根。腎陽虛和腎陰虛不是截然分開的,在臨床上無論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如果虛損到一定程度往往陰損及陽、陽損及陰。因此腎陽虛時間長了會有腎陰虛症狀,所以在補腎陽的時一定要兼補腎陰,做到陰中求陽;而在補腎陰的時候也不能一味的只用補腎陰的藥物。

  腎陽虛的治療方法二

  鍼灸

  體針:關元、次髎、復溜、命門。施補法,留針30分鐘,或加溫鍼灸3~5壯。

  艾灸:氣海、腎俞、三陰交、足三裡、艾炷灸3~9壯,或艾條溫和灸,每穴3~5分鐘。

  耳針:取耳穴腎、膀胱、皮質下、內分泌、外生殖器,白芥子理壓,膠布固定,每天按壓3~4次。

  推拿

  兜腎囊:盤膝端坐,解衣調息,將雙掌搓熱,然後左手兜腎囊***陰囊***,梢向上用力,右手摩擦氣海、關元部位,兜擦81次,再左右手調換,再兜擦81次。

  摩腎俞:臨睡前坐於床,解衣垂手,略作納呆閉口,舌抵上顎,目視頂門,提縮肛門,數十次,然後兩掌貼於腎俞穴、中指正對命門穴,作環形摩擦120次。

  摩湧泉:端坐或單盤坐,雙手擦熱,一手握持足趾,另一手施摩湧泉穴,不計其數,以熱為度,左右手互換,再加上法施摩另一邊湧泉穴。

  氣功

  養陽功:自然盤膝式,兩小腿交叉,足掌向後外,腎部著熱墊,雙大腿置雙小腿上,頭微前傾,雙目微閉,兩上肢自然下垂,或將一手置於另一手上,放在大腿上,全身放鬆,意守丹田,自然輕呼吸,每次練30分鐘。

""的人

1.治療慢性腎炎的中醫偏方

2.中醫辨證施治慢性腎炎

3.急性腎炎要在怎麼治療 急性腎炎治療方法

4.兒童腎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