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子宮肌瘤又稱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那麼,有什麼治療方法嗎?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子宮肌瘤的症狀

  ***1***月經改變:為最常見症狀。大的肌壁間肌瘤使宮腔及內膜面積增大,宮縮不良或子宮內膜增生過長等致使週期縮短、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不規則陰道流血等。粘膜下肌瘤常為月經過多,隨肌瘤漸大,經期延長。一旦肌瘤發生壞死、潰瘍、感染時,則有持續性或不規則陰道流血或膿血性排液等。漿膜下肌瘤及肌壁間小肌瘤常無明顯月經改變。

  ***2***腹塊:患者常自訴腹部脹大,下腹正中捫及塊物。當清晨膀胱充盈將子宮推向上方時更易捫及,質地堅硬,形態不規則。

  ***3***白帶增多:肌壁間肌瘤使宮腔面積增大,內膜腺體分泌增多,並伴有盆腔充血致使白帶增多;懸吊於陰道內的粘膜下肌瘤,其表面易感染、壞死,產生大量膿血性排液及腐肉樣組織排出,伴臭味。

  ***4***腹痛、腰痠、下腹墜脹:患者通常無腹痛,漿膜下肌瘤蒂扭轉時出現急性腹痛。肌瘤紅色變時,腹痛劇烈且伴發熱。下腹墜脹、腰痠背痛常見,且經期加重。

  ***5***壓迫症狀:肌瘤壓迫膀胱出現尿頻、排尿障礙、尿瀦留等。壓迫輸尿管可致腎盂積水。壓迫直腸可致排便困難等。

  ***6***不孕:文獻報道佔25%~40%。可能是肌瘤壓迫輸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宮腔變形,妨礙受精卵著床。

  ***7***繼發性貧血:長期月經過多導致繼發性貧血。嚴重時有全身乏力、面色蒼白、氣短、心悸等症狀。

  子宮肌瘤的西醫治療方法

  治療必須根據患者年齡、生育要求、症狀、肌瘤大小等情況全面考慮。

  1、隨訪觀察

  若肌瘤小且無症狀,通常不需治療,尤其近絕經年齡患者,雌激素水平低落,肌瘤可自然萎縮或消失,每3-6個月隨訪一次;隨訪期間若發現肌瘤增大或症狀明顯時,再考慮進一步治療。

  2、藥物治療

  肌瘤在2個月妊娠子宮大小以內,症狀不明顯或較輕,近絕經年齡及全身情況不能手術者,均可給予藥物對症治療。

  ***1***雄激素:可對抗雌激素,使子宮內膜萎縮,直接作用於平滑肌,使其收縮而減少出血,並使近絕經期患者提早絕經。常用藥物:丙酸睪酮25mg肌注,每5日一次,月經來潮時25mg肌注,每日一次共3次,每月總量不超過300mg,以免引起男性化。

  ***2***黃體生成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LHRHα***:可抑制垂體、卵巢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適用於治療小肌瘤***≤2個月妊娠子宮大小***、經量增多或週期縮短、更年期或近絕經期患者。LHRHα每日肌注150mg,連續使用3~6個月。使用後患者經量減少或閉經,貧血逐漸糾正,肌瘤也能縮小,但停藥後又逐漸增大,恢復其原來大小。副反應為圍絕經期綜合徵症狀,如潮熱、出汗、陰道乾燥等。LHRHα不宜長期持續使用,長期應用可使雌激素缺乏導致骨質疏鬆。

  3、手術治療

  若肌瘤大於2.5月妊娠子宮大小或症狀明顯致繼發貧血者,常需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有:

  ***1***肌瘤切除術:適用於35歲以下未婚或已婚未生育、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多經腹或經腹腔鏡下切除肌瘤。突出宮口或陰道內的粘膜下肌瘤經陰道或經宮腔鏡切除,在蒂根部用腸線縫扎或用血管鉗鉗夾24~48小時後取去血管鉗,或直接切除之。

  ***2***子宮切除術:肌瘤較大,症狀明顯,經藥物治療無效,不需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惡變者,可行子宮次全切除術或子宮全切除術。50歲以下、卵巢外觀正常者可保留卵巢。

  子宮肌瘤的中醫治療方法

  一、中藥治療

  1、根據子宮肌瘤血氣失調的特點,治療時應辨清在氣、在血,新病還是久病的不同。病在氣則理氣行滯為主,佐以理血;病在血則活血破瘀散結為主,佐以理氣。新病正氣尚盛,可攻可破;久病正衰,宜攻補兼施,大凡攻伐,宜“衰其大半而止”,不可猛攻峻伐,以免損傷元氣。倘若石瘕,藥力不足以克伐,當以西醫手術之法,先祛實邪,再行補益,當為上舉。

  2、對本病的治療,可採用藥物和非藥物療法兩種,新病、氣病,應以行氣活血的方法治療;久病、血病或痰凝,病情輕微,包塊尚小,宜用活血化瘀消症的方法治療,病情較重,且包塊較大,正氣漸衰,應採用手術切除的辦法,去除病邪再行調補。

  二、辨證論治

  1、氣滯

  【治法】行氣導滯,活血消症。使用者香稜丸加減。

  【方藥】木香,丁香,三稜,枳殼,莪術,青皮,川楝子,小茴香可水煎服,也可共為細末,製成水丸內服。月經不調加丹蔘,香附。帶下過多加茯苓,苡仁,白芷;腹痛劇烈加延胡索,田七。

  2、血瘀

  【治法】活血破瘀,消症散結。用桂技茯苓丸加減。

  【方藥】桂枝,雲苓,丹皮,芍藥,桃仁。可水煎內服,可共為細末,製成水丸內服。月經過多或崩漏不止,加蒲黃,五靈脂;帶下過多加苡仁,白芷;腹痛劇烈加延胡索,乳香,沒藥;月經過少或閉經者加牛膝,澤蘭,包塊明顯,推之不移可加逐瘀破堅藥加水蛭、蟄蟲等。

  3、痰溼

  【治法】理氣、化痰、消症。用二陳湯加味。

  【方藥】制半夏,陳皮,茯苓,青皮,香附,川芎,三稜,莪術,木香,蒼朮,甘草。脾虛者加黨蔘,白朮;帶下色黃去香附,蒼朮,加敗醬草,紅藤。

  中成藥

  ***1***桂技茯苓丸:活血化瘀,緩消症塊。主治婦人小腹宿有症塊,按之痛,腹攣急。或經閉腹脹痛,白帶多等證。對子宮肌瘤有良好的治療作用。6g蜜丸,1次1丸,1日1~2次,口服。溫水送服。

  ***2***大黃蟄蟲丸: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消痞兼清熱的功效。主治瘀血內停,腹部腫塊,肌膚甲錯,經團不行之症瘕,口服3克蜜丸,每次1~2丸,每日l~2次,溫開水送服。

  三、鍼灸

  【治法】氣滯為主,痛無定處,包塊推之可移,運用體針療法,行氣活血,祛瘀止痛。

  【取穴】中極、三陰交、內庭、關元。毫針直刺,用瀉法,捻轉提插,留針2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