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自習時間的巧用

  如果我們問那些高考佼佼者午自習如何學習效率最佳,他們的回答可能會驚人的相似:做題這裡的題指理科題,所以小編給大家帶來,希望能幫到大家。

  

  其中一位同學是這樣說的:

  “我認為,要想把理科學好,必須多做題,題做少了,就無法做到真正的掌握。之所以在午自習時做題,是因為理科的學習重在思路,講究連貫性,需要集中注意力認真思考,而自習課正是學習理科的最佳環境,這有助於我集中精力,不容易開小差,也不會被別人打擾。”

  要我說,午自習課做題確實是一個能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但在這裡,我還要再補充一點:在做題的時候要先進行篩選。之所以提這個要求,是因為我們需要做的題太多了,倘若每一道題都做,是永遠也做不完的。

  那麼,這個試題篩選工作該怎麼做呢?我大致歸納了一下,只要你從以下三個方向用功即可:

  第一,做錯的題目

  反覆做自己曾經做錯的題被視為是做題的最高境界。一次錯了,馬上記錄下做錯的原因及正確的解答,在下次出現同類型題目的時候,避免犯類似的錯誤,成績自然也就提升了。

  第二,新的題目,即以前你從未見過的題目

  多做新題的好處有很多,首先多做新題能夠增強你遭遇新題時的信心,當你再次遇到沒有見過的題目時,就不會慌張,併產生沮喪的心理。與此同時,新的題目還能鍛鍊和強化你的思維能力。

  第三,有新方法的題目

  對於任何一個科目的任何一道題來說,解題方法都不會只有一種,有的複雜,有的簡單,運用的是不同的思維方法。這個時候,你就需要注意了,當老師或同學使用一種你沒想到的而又非常巧妙的方法解答一道題時,你應該記下這道題和方法,通過課後自習的獨立思考時間真正理解這種做法,將其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知識儲備。這樣的方法累積多了,什麼樣的題目在你面前都將成為小菜一碟。

  此外,午自習除了做題外,還非常適合做這樣一項工作——自我省察。有一位同學是這樣說的:

  “自習課是一個很好的自我省察的時間段。比如我常常在心裡默默地問自己,今天一共上了幾門課,每門課程學了什麼,有哪些地方還未弄懂等等。這樣做了以後,我就對自己一天的學習情況有了大致的瞭解。”

  每日自我省察對我們的學習來說,具有重大的意義。只有通過反思,同學們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裡,從而加以改正。改正意味著進步,進步則意味著成績提升。

  晚自習——重在複習當天所學的功課

  晚自習是一天學習中關鍵一環。牢牢把握住這段時間,對提高成績有很大幫助。

  那麼,如何安排和利用晚自習呢?一位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的學生認為,這段時間最好用來複習當天所學的功課。至於為什麼要這樣做,他說道:

  “在每天的8節課裡,課堂教學量相當大,要求我們掌握的知識量多,知識的難度也很大,因此,在快節奏大容量的課堂時間裡我們根本來不及對所學知識進行完全理解消化,這就需要有一個專門的時間對一天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

  “晚自習通常是在19:00左右開始,21:30左右結束,這段時間是人的大腦最活躍的時間之一,適合從事分析判斷等活躍的思維活動。所以,晚自習的時間,就很適合對當天的功課進行整理和複習。”

  不錯,經過一整天的學習,我們的大腦已經被無數的知識填滿,需要有一個時間段來對這些知識進行消化吸收,而晚自習無疑就是這樣一個最合適的時間段。首先,晚自習的時間足夠長,可以讓我們對當天所學的知識都能有所回顧;其次,晚自習的時間較安靜,學習氛圍比較濃,大腦處於又一個活躍期,學習效率較高。

  科學合理地利用晚自習,最終能讓同學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學習習慣雖不能讓我們我成績取得立竿見影的突破,卻絕對是提升成績行之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