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得斑禿呢

  斑禿為突發性的非炎症性,非瘢痕性的片狀脫髮,一般無自覺症狀,可發生於全身任何長毛部位,若頭髮全部脫髮稱為全禿,全身毛髮均脫落則稱普禿。為什麼會斑禿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斑禿的原因

  1、遺傳過敏

  約10%~20%的病例有家族史。有報告單卵雙生者同時在同一部位發生斑禿,還有報告一家4代均有斑禿,認為是遺傳缺陷性疾病。從臨床累積的病便看出,具有遺傳過敏性體質的人易伴發斑禿。美國統計患斑禿的兒童患者中18%有溼疹或哮喘,或者兩者兼有;成人斑禿患者約佔9%;全禿的兒童患者比便更高,佔23%。日本統計的斑禿患者有遺傳過敏體質者佔10%,荷蘭則高達52.4%。不過荷蘭確立遺傳過敏體質的依據,是把陽性面板試驗和遺傳過敏家族史者也包括進行了。因此各國家及地區對遺傳過敏體質的診斷標準不同,資料也無法進行比較。國內陳盛強做的一項斑禿與人白細胞抗原的相關研究表明:斑禿病人的HLA-A9抗原頻率***16.67%***較正常人***32.65%***顯著降低,從實驗的角度支援斑禿的遺傳過敏因素。

  2.自身免疫

  班禿患者伴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比率比正常人群高。如伴甲狀腺疾病者佔0~8%;伴白癜風者佔4%***正常人僅1%***。而斑禿病人中有關自身抗體的研究報告不一,有說存在的,也有說未找到的。國內張信江的一項關於T細胞亞群及β2微球蛋白的研究中提示斑禿患者存在著T細胞網路紊亂及體液免疫失調。

  3.Down綜合徵

  Down綜合徵中斑禿髮生率增高,常為全禿或普禿。這些病人中自身抗體的存在了明顯增多。

  目前尚不能肯定斑禿就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其可伴發自身免疫性疾病,對皮質激素暫時有效等,提示傾向於自身免疫學說。

  日本Ikeda經長期調查研究認為斑禿可分為四型,各型的發病年齡、臨床表現及其預防均不同。

  Ⅰ型,遺傳過敏性***10%***:發病早,病程長,有75%發展為全禿。

  Ⅱ型,自身免疫性***5%***:常於40歲以後發病。

  Ⅲ型,高血壓前性***4%***:青年成人發病,其雙親或雙親之一為高血壓患者。病情迅速,全禿的發生率為39%。

  Ⅳ型,尋常型***83%***:不屬於Ⅰ~Ⅲ型者。發病於兒童後期或青年人,總病程常在3年內,單個斑禿可在6個月內長頭髮。6%發生全禿。

  斑禿的治療方法

  1、面板針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陽性反應點、風池、百會。

  配穴:太淵、內關、頸部、骶部、腰部。

  阿是穴位置:即脫髮區***下同***。

  陽性反應點位置:多位於脊椎兩側,或為觸之有條索狀、結節狀、皰狀軟性物等陽性反應物,或為壓之有痠麻脹之陽性反應。

  ***二***治法

  每次阿是穴與風池穴必取。配穴多取頸腰骶部。以陽性反應點為叩刺重點。針具可用普通面板針,亦可用電梅花針。如為單頭電梅花針,叩刺前,給病人手握銅棒,雙頭電梅花針則均由術者掌握。啟動開關,電流強度以病人能耐受為度,頻率70~90次/分。叩刺方法電梅花針和普通面板針相同。首先密刺脫髮區,落針均勻,從脫髮區邊緣開始呈螺旋狀向中心繞刺,然後再從不脫髮區向脫髮區中心繞刺。接著叩刺風池穴或百會穴,在穴位表面0.5~1釐米直徑內密刺。依據頭皮情況選擇刺激量,頭皮無明顯變化者採用中等刺激量叩剌,使區域性充血潮紅;頭皮輕度發紅腫脹者,施以輕叩法;頭皮蒼白者則宜重叩至少量滲血。刺激次數可逐步自初期的20次左右漸增至40~50次左右。其他穴位叩刺同風池穴。背部叩刺方法為:由後頸部直至尾骶部叩打脊椎兩側和脊柱正中,反覆叩打數遍。各椎體間橫刺3下。全部叩打完畢後,為增強療效可在脫髮區用老薑片揉擦或塗以複方斑蝥酊。塗後區域性有微痛灼熱感。面板針治療每日或隔日1次,1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為5~7天。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準:痊癒:頭髮全部長出,頭皮厚度恢復正常***5~7毫米***,頭皮溫度亦恢復正常***30~434℃***;顯效:脫髮區80%長出新發,脫髮停止,頭皮厚度及溫度恢復正常;有效:50%脫髮區長出新發,脫髮減輕或停止,頭皮厚度及溫度基本正常;無效:針刺前後改善不明顯。

  2、體針

  ***一***取穴

  主穴:百會、頭維、阿是穴、生髮穴、防老、健腦。

  配穴:翳明、上星、太陽、風池、外 關、天井。

  生髮穴位置:風池、風府連線中點。

  防老穴位置:百會後1寸。

  健腦穴位置:風池下5分。

  ***二***治法

  每次選2~3個主穴***阿是穴必選***,療效不顯時,酌加配穴。阿是穴即脫髮區,平刺,可透向脫髮區中心,防老穴針尖斜向前方,針柄頭部與患者頭皮平行,沿皮進針1分,針感較大;健腦穴針尖斜向下方,進針2分,此穴在頭皮裡外處,要恰到好處,過深過淺均影響療效。風池穴,針尖斜向下方刺入1.0~1.5寸,以得氣為度,餘穴進針得氣後留針。留針時間均為15~20分鐘。每日針1次,10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治療斑禿***包括少量其他脫髮***共1345例,痊癒913例***67.8%***,顯效236例***17.6%***,有效127例***9.5%***,無效69例***5.1%***,總有效率為94.9%。一般治療二~三個療程左右[9~11]。

  治療斑禿的偏方

  1.黑附子、蔓荊子、柏子仁各15克。將藥共研為末,用烏雞脂調和,搗研,使均勻,在瓷盤內密封百日後,塗脫髮處。

  2.生薑片、人蔘各30克。先 將生薑皮焙乾後與人蔘共研細末,用鮮姜切斷蘸藥末塗擦脫髮區。

  3.蝙蝠1只,石花生根15克。將藥焙乾共研細末,麻油調敷患處。

  4.核桃30克,何首烏20克,川芎5克。將藥打碎後開水泡,代茶飲。

  5.鳳尾草根適量。浸油,以藥油塗患處。

  6.滕黃、骨碎補各15克,桐油適量。前兩味藥共研細末,放入桐油中浸泡1晝夜,成藥油,備用。先取鮮生薑1塊,切片蘸藥油用力擦患處,每日3次。

  7.醋130毫升,熱水200毫升,醋入熱水,趁熱洗頭。每日1次,宜常洗。

  8.黃精、熟地、補骨脂各10克。咬碎後用開水沖服。

  9.雞蛋黃油。雞蛋帶殼煮熟,取出蛋黃,放在鐵鍋內煎熬,煎至焦黑。即可熬出蛋黃油,備用,塗擦患處。

  10.雄黃30克,硫黃60克。將藥共研為細末,和勻,調豬油外敷患處,用力揉擦,使藥透人,每日換藥1次。

  11.桑白皮150克。煎湯去渣,濃縮,裝入瓶內,外塗患處,每日數次。

  12.雞內金***炒研***100克。將藥研成極細末,每服1.5克,每日3次,飯前溫開水送服。

  13.芝麻花適量。於農歷春3月間,趁芝麻花盛開季節,採鮮芝花若干,趁溼裝入玻璃瓶內,壓實封好瓶口,埋地下30釐米左右,泥土封牢。經過伏天后,於9月份將瓶子取出,瓶內藥液備用。用藥前先將頭痂用水洗淨,幹後用紗布蘸藥液抹擦患處,每日1次,一般不超過10次,即可見效。治療後20-30日,斑禿處即可長出新發

  ***b***紅參20克,黃芪50克,白勺30克,白朮45克,灸甘草20克,肉桂30克,大棗20枚,加減共研細末,蜜蜂500克,煉蜜丸,每丸10克,含生藥3.8克,日服三次,每次一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