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庫存管理方法

  庫存管理是指在物流過程中商品數量的管理。過去認為倉庫裡的商品多,表明企業發達、興隆,而現代管理學則認為零庫存是最好的庫存管理。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

  企業庫存管理技巧

  一、準時生產製庫存管理方法***JIT***

  JIT作為一種先進的生產方式, 通過看板等工具的應用,保證了生產的同步化和均衡化,實行“適時、適量、適物”的生產,效果明顯。

  JIT的基本原理是以需定供、以需定產,即供方***上一環節***根據需方***下一環節***的要求,按照需求方的品種、規格、質量、數量、時間、地點等要求,將生產物資或採購物資,不多、不少、不早、不晚且質量有保證地送到指定地點。

  看板管理是JIT生產方式中最獨特的部分,是JIT生產現場控制技術的核心,他將傳統生產過程中前道工序向後道工序送貨,改為後道工序根據“看板”向前道工序取貨。看板管理方法按照準時化生產的概念把後道工序看成使用者,只有當後道工序提出需求時,前道工序才允許生產,看板充當了傳遞指令的角色。

  看板的機能:生產以及運送的工作指令、防止過量生產和過量運送、進行“目視管理”的工具、改善的工具。

  二、經濟批量法***EOQ***

  經濟批量法是確定批量和生產間隔期時常用的一種以量定期方法,是指根據單位產品支付費用最小原則確定批量的方法,也是確定批量和生產間隔期時常用的一種以量定期方法。

  ***1***在一定時期內, 確知某項庫存的耗用量/銷售量,這一數量在分析期保持不變。

  ***2***每次訂貨成本固定不變。如訂購原材料所花費的定單費、接收驗貨費用等。

  ***3***單件庫儲存存成本固定不變,如倉庫保管費、保險費以及庫存資金佔用的機會成本等。

  ***4***庫存能得到及時補充,因而不考慮保險庫存。

  經濟批量法的應用是有一定限定條件的,或者說其應用有一個基本前提,那就是分析物件的使用或減少必須是均衡的。

  三、ABC重點控制法

  ABC重點控制法的基本點是:將企業的全部存貨分為A、B、C三類,管理時,對金額高的A類物資,作為重點加強管理與控制;B類物質按照通常的方法進行管理和控制;C類物資品種數量繁多,但價值不大,可以採用最簡便的方法加以管理和控制。

  上述ABC三類存貨中,由於各類存貨的重要程度不同,一般可以採用下列控制方法:

  ***1***對A類存貨的控制,要計算每個專案的經濟訂貨量和訂貨點,儘可能適當增加訂購次數,以減少存貨積壓,也就是減少其昂貴的儲存費用和大量的資金佔用;同時,還可以為該類存貨分別設定永續盤存卡片,以加強日常控制。

  ***2***對B類存貨的控制,也要事先為每個專案計算經濟訂貨量和訂貨點,同時也可以分享設定永續盤存卡片來反映庫存動態,但要求不必像A類那樣嚴格,只要定期進行概括性的檢查就可以了,以節省儲存和管理成本。

  ***3***對於C類存貨的控制,由於它們為數眾多,而且單價又很低,存貨成本也較低,因此,可以適當增加每次訂貨數量,減少全年的訂貨次數,對這類物資日常的控制方法,一般可以採用一些較為簡化的方法進行管理。常用的是“雙箱法”。

  所謂“雙箱法”,就是將某項庫存物資分裝兩個貨箱,第一箱的庫存量是達到訂貨點的耗用量,當第一箱用完時,就意味著必須馬上提出訂貨申請,以補充生產中已經領用和即將領用的部分。

  四、再訂貨點庫存法

  再訂貨點是用來明確啟動補給訂貨策略時的貨品單位數。一旦存貨量低於再訂貨點即補給訂貨。當需求量或完成周期存在不確定性的時候,須使用合適的安全庫存來緩衝或補償不確定因素。

  再訂貨點=採購提前期消耗量+安全庫存。

  企業為了保證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必須提前若干天數購入存貨,提前的天數就是訂貨提前期。一般情況下,訂貨提前期應等於交貨天數。提前進貨的條件下,企業再次發出訂貨單時尚有存貨的庫存量,就是再訂貨點。一般情況下,在考慮到保險庫存時,再訂貨點***R***的數量應等於交貨時間***L***與平均每日需求量***d***之積再加上保險儲備量***B***。再訂貨點模型的表示式為:

  R = d x L + B

  五、庫存檔點實踐法

  定義:盤點,又稱盤庫,即用清點、過秤和對帳等方法,檢查倉庫實際存貨的數量和質量。

  任務:

  --查清實際庫存量是否與帳卡相符;

  --查明存貨發生盈虧的真正原因;

  --查明庫存貨物的質量情況;

  --查明有無超過儲存期限的存貨。

  目標:確保帳、卡、物相符。

  企業庫存成本管理方法

  庫存消耗的成本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一***資金的佔用費用

  主要指貸款利息支出及相關的機會成本,是庫存成本中最主要的部分。

  ***二***庫存的場地費用

  指貨物存放的場地費用,如場地的電費、水費等。

  ***三***庫存管理費用

  指對庫存進行管理所需的費用,主要包括管理人員的工資。

  ***四***庫存損耗費用

  指物品存放過程中出現的損壞,如變質、遺失等造成的損失。

  只有認識到庫存管理到底哪裡花錢才能著手解決這個問題。

  然而,光是認識什麼是庫存成本是不夠的,第二步是要你瞭解庫存成本,也就是了解庫存管理的目的是什麼。

  博商管理科學研究院的夏老師曾經將庫存形象的比喻為“沉睡的金錢”,這筆錢如果運用得當,會變成巨大的財富,如果使用不善就會導致成本的流失。庫存管理就是將這筆“金錢”喚醒的不二法寶。主要有三個方面:

  ①掌握當前庫存量

  企業在接受訂貨時或者製造及銷售產品過程中,必須瞭解當前的庫存情況,並根據庫存狀況決定生產運營方針,以免無法按時交貨。

  ②減少庫存所需的費用

  通過對庫存環節進行管理,將庫存費用盡量控制在合理範圍內,減少庫存產生的成本。

  ③準確反映庫存金額

  企業在進行年終結算時,必須準確計算出庫存所佔的金額,否則容易造成財務混亂,對預算編制產生影響。

  當然,不同行業的庫存側重點不一樣,需要區別對待。

  最後一步才是學會庫存管理。大型企業往往採用自建倉庫的方式為各分店提供服務,但是對中小型企業,這樣很顯然是不合算的,這裡有五個方法,比較適合中小型企業運用:

  1.產品面向客戶

  與客戶進行溝通,充分了解其所需要的貨物種類和數量,並通過對比分析,制訂準確詳細的銷售預測,並據此進行製造生產。

  2.與供貨商建立良好關係

  培養可長期信任的供應商,獲得獲取物資的優先權,保證送貨時間。這樣一來,企業就不需要為防止物資短缺而大量的囤積貨物。

  3.不畏懼缺貨

  缺貨並不可怕,缺貨至少證明企業並沒有因為過多的庫存消耗成本,一個永遠不缺貨的企業很可能只是因為它堆積了太多的庫存。

  4.出售多餘的存貨

  企業不能保證採購的所有材料的數量都是準確無誤的,當企業出現大量材料剩餘且近期不會再使用時,不妨礙這些物資轉賣給其他企業。

  5.選擇庫存的臨界點進貨

  不斷檢查企業的倉庫,每次只在無法承受的情況下進貨,而不是定期定時進貨,這樣可以避免使企業倉庫堆積大量物資。

  通過這些方法,相信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庫存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省錢其實就是賺錢,如果你的銷售額一直上漲卻不見利潤增加,你就要好好看看自己在成本控制上是否有缺漏了,而庫存成本可以成為你著手的第一步。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