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邏輯思維的方法

  經常看到很多朋友說邏輯思維能力很重要,老闆在招聘的時候也說需要羅斯思維能力強的人,我們經常覺得某些人辦事情不利落也會說他做事情沒邏輯,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

  是什麼

  首先對於分類而言,是我們遇到的最多的問題,也是解決起來巨難的問題,比如我們最近再做企業文化的時候就有一個很重要的模組,就是企業文化的宣傳,這個時候有一個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要搞清楚我們可以使用哪些宣傳手段,這裡面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多的找出企業內部企業文化的宣傳渠道,在剛剛開始我們討論的時候你一言我一語,基本上就是想到哪講到哪,最後的結果就是各種含混不清。

  這個時候就需要採用分類的思維來處理了,先按照大的模組來分類,然後在分類的基礎上對各種宣傳的渠道進行列舉,比如傳統,線上、新媒體、其它資源等,在傳統裡面可能會有卡片、手冊、漫畫、標語、文化牆、吉祥物、桌面裝飾品等,其它資源裡面可以有ppt模版、電腦桌面、電腦屏保、定製手機殼、文化衫等,這樣持續分解下去,很快就能很清晰的找到每一種宣傳的方式。如果不分類,要麼列舉得很慢而且容易很雜亂,要麼就是列舉不完整,要麼就是列舉出很多重複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僅僅只需要遵循的就是傳說中的MECE法則: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做到這一點,分類基本上就算是小有所成,對於整個邏輯這一塊也能夠達到夠用的境界了。

  第二類最常見的思維方法就是演繹,演繹主要是用在我們對於某一個問題處理之前的假設和推理,幫助我們在做事情做好相應的規劃和預算,同樣以工作中的一個案例來說明,我們再做吉祥物徵集的時候,有一個投票抽獎環節,當參與者完成投票之後就可以參加抽獎活動了,作為活動的組織者需要設定抽獎的基數和抽獎的獎品數,對於沒有規劃意識的人來講可能就是公司有多少人就算多少基數,多少分獎品就作為獎品數的話,就會出現人為的降低了中獎概率,因為不一定是所有人都會參與。

  因此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一個預估這個步驟是在第一步分類的基礎上進行的,首先需要考慮到目前整個公司的人員分佈情況,在這裡我是按照年齡來進行劃分的,因為每個年齡的人對於這些活動的參與度會不一樣,特別是涉及到一些智慧裝置和比較複雜的操作的時候,比如我在這裡的分類是:20—25,25—30,30—40,40—50,50+,根據以往的資料來看大概20—25的參與度可能是在70%左右,後面的以此降低,然後我只需要在系統裡面拉出每個年齡段的人數,然後在用這些人數乘以每個年齡段的百分比,大概就能夠算出來一共有多少人會參加這個活動了。

  提高邏輯思維的小妙招

  觀察事物不要限制自己的視野。在聽到一個新觀點或看到一個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時,不要立即表示喜惡,不要只從本人原有的知識出發加以評價,決定取捨。正確的思維方式是,想一想這種新觀點、新方法所具有的優缺點,然後再決定取捨。

  不要忘掉目標。許多人在思考問題的初期,能對準目標,隨著思維的展開,影響思維的因素越來越多,就可能偏離目標,甚至忘掉目標,這就得不到應有的效果。

  要考慮到所有的因素。如果你為解決什麼問題或作出什麼決策而思考,你要對與作出決策或解決問題有關的所有因素都進行仔細推敲,考慮無遺,但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優先考慮。

  要考慮效果:你要想像和推測自己的計劃和行動在當前、5年後、10年後.甚至更長時期後可能產生什麼效果;要比較不同的後果,作出最優選擇。

  要突破慣常的思維方式。在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時,要解開思想上的束縛.把那些奇思異想,通常認為不可能實現或幼稚可笑的主張都考慮進去;即使對那些與慣常想法正好相反的主意加以考慮也無妨。但在做出決定時,要有充分根據。

  邏輯思維的特徵與作用

  ***一***什麼是邏輯思維

  邏輯思維,就是人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以概念為操作的基本單元,以判斷、推理為操作的基本形式,以辨證方法為指導,間接地、概括地反映客觀事物規律的理性思維過程。

  邏輯思維又稱抽象思惟,是思維的一種高階形式。抽象思維既不同於以動作為支柱的動作思維,也不同於以表象為憑藉的形象思維,它已擺脫了對感性材料的依賴.是以理論為依據,運用科學的概念、原理、定律、公式等進行判斷和推理。

  ***二***邏輯思維的特徵

  普遍性、嚴密性、穩定性、層次性

  ***三***邏輯思維的作用

  1. 邏輯思維對創新目標的實現有引導和調控作用

  2. 創新結果的正確與否需要通過邏輯推理檢驗

  3. 邏輯思維可以直接產生創新結果

  4. 邏輯思維可以準確表達創新成果進入科學體系

  5. 創新成果推廣應用需要邏輯思維

  “西方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那就是:希臘哲學家發明的形式邏輯體系,以及通過系統的實驗判斷出因果關係”——愛因斯坦

  “理論物理學的完整體系是由概念、被認為對這些概念是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邏輯推理得到的結論這三者所構成的。這些結論必須同我們的各個單獨的經驗相符合;在任何理論著作中,匯出這些結論的邏輯演繹幾乎佔據了全部篇幅”——愛因斯坦

  各門獨立科學的系統體系都是由邏輯概念、邏輯判斷、邏輯推理、邏輯證明建立起來的。在學術交流、教學實踐、認知原理中、在科學家的思考過程中、在闡述各個學科的系統理論中,不難看出邏輯思維在學習、工作中的重要性和核心地位。

  ***四***邏輯思維的形式

  形式邏輯、數理邏輯、辨證邏輯

  1.形式邏輯

  拋開具體的思維內容,僅從形式結構上研究概念、判斷、推理及其聯絡的邏輯體系,就是形式邏輯***又叫普通邏輯,我們平常說的邏輯,一般也指的是形式邏輯***

  2.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

  形式邏輯以保持思維的確定性為核心,幫助人們正確地思考問題和表達思想;思維要保持確定性,就要符合形式邏輯的一般規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3.數理邏輯***定量的數理分析***

  數理邏輯是在普通邏輯***形式邏輯***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的邏輯分支學科。數理邏輯是在深度和廣度上推進了傳統邏輯,使它更加精確和嚴密。由於數理邏輯使用了數學的語言和符號,揭示了事物和事物之間的數量關係,不僅深化了傳統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而且對電腦科學、控制技術、資訊科學、生物科學等學科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4.辨證邏輯

  “不是關於思維的外在形式的學說,而是關於一切物質的、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發展規律的學說,即關於世界的全部具體內容及對它的認識的發展規律的學說。”——列寧

  辨證邏輯就是按照辨證唯物主義哲學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方法和思維方式。它的思維原則主要有:全面性原則、動態性原則、實踐性原則、具體性原則。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