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方法有哪些

  想要學好高中語文,一定要掌握好方法,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高中語文學習方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語文學習方法

  1、語文學習方法五原則

  ⑴ 循序漸進。語文學習應注重基礎,切忌好高務遠,急於求成。每天,能認真地練幾十個字,每週能熟練地背幾首詩,仔細地讀幾篇文章;一個學期讀幾本名著,做幾本讀書筆記,語文水平就會大有長進。

  ⑵ 熟讀精思。就是要根據記憶和理解的辨證關係,把記憶和理解緊密結合起來,兩者不可偏廢。“熟讀”,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於質疑問難,最終解決問題。

  ⑶ 自求自得。就是不要為讀書而讀書,應當把所學的知識加以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做到讀寫結合。

  ⑷ 博研結合。堅持博研結合,一是要廣泛閱讀,二是精讀,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機結合。

  ⑸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紅樓夢》語云:事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語文學習,如果只侷限於課堂是學不好的。

  2、運用聯想和想象

  聯想和想象伴隨學習語文的始終,聽說讀寫都離不開聯想和想象。例如,我們學習朱自清的《春》,就可以聯想起我們學習過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淺草才能沒馬蹄”、“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的詩句,還可以通過想象在頭腦再現文章的內容和情景。

  3、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活動

  在學校裡,語文學習主要表現為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語文教材的學習。對教材中的文章,老師有老師的理解,老師的理解來自於教師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是成年人的理解。老師的話也好,教參的話也好,都是一家之言。同學們可以有也應該有自己的理解,這理解之中融入了你們自己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是未成年人的理解,說不定你們自己的理解會更好。

  課堂上同學們如果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老師一定很高興,因為他希望與我們進行思想交流,心靈的溝通和智慧火花的碰撞。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既可以啟用同學們的思維,還可以鍛鍊你們的多種能力。所以,同學們應該多思考,多提問,多研討,使課堂活動豐富多樣,精彩紛呈。

  4、養成自控式學習習慣

  培根說過:“習慣真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所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語文學習尤其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字要規規矩矩地寫,課文要仔仔細細地讀,練習要踏踏實實地做,作文要認認真真地完成;要用心聽講、作業書寫規範、獨立完成作業、主動制定學習計劃、多讀、多背、多思考、經常練筆、看報等。

  5、掌握兩種學習技能

  第一,學會快速閱讀。閱讀技能並不是指能簡單地讀,而是指在閱讀的同時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閱讀的能力,是指能夠根據文章的不同的文體、內容、表現形式迅速分清文章主次、把握書中內容的一種技能***做到這一點不容易,但非常重要***。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多讀書,注意瞭解不同閱讀材料的特點和閱讀技巧,加強讀思結合,並且有意識地加快閱讀速度,逐漸形成閱讀技能。

  第二,作好筆記。作筆記是一種與動手相結合的學習行為,有助於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是一種必須掌握的技能。初中生的學習筆記主要有課堂筆記、讀書筆記和複習筆記等。課堂筆記應注意結合課文對老師所講內容進行記錄,不能全抄全錄老師的板書,讀書筆記***後面還要重點介紹***應注意做好圈點勾畫,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複習筆記應注意做好知識的歸納整理,如經常讀錯的字音、寫錯的字形,常用文言實、虛詞等,理清知識結構和聯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不論哪種筆記都要做好疑難問題的記錄,便於集中處理。

  高考語文第三輪複習方法

  1、研讀考綱

  《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依據,也是大家複習備考的依據。大家解讀考試大綱時,除要關注考試範圍、新增內容外,更應該關注題型示例及樣卷。它們不但讓我們對高考試卷的長度、題型的大致比例有所瞭解,更能告訴我們本年高考題目的命題走向。

  2、迴歸課本

  高考題目年年都有變化,但考查“運用學過的知識靈活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一直都沒有變化。學過的知識究竟有哪些?這就需要大家把散落在課本中的知識整理清楚。

  3、看錯題本

  把糾錯本中的錯誤按基礎、文言、閱讀、語言運用等分別歸類,把錯誤集中的點作為訓練重點,有目的的精選一些材料進行訓練,不讓同樣的錯誤在高考中重現。

  4、重溫部分考點的重要內容

  語文複習的衝刺階段應該在基礎類和識記類內容的複習上落實以下幾個方面:

  ***1***常見虛詞

  如“不管”“儘管”“即使”“雖然”“和”“或”“既”“以”“以及”“除非”“關於”“對於”“抑或”“無論”等連詞、介詞要特別重視。

  ***2***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

  在進行文學常識複習的時候,須注意:連線複習,分塊掌握;理清文學史***包括文學流派、文學體裁***;非入選課文的重要作家作品應加以重視。名句名篇的複習主要在於平常的記憶積累,這種型別的知識沒有任何速成的技巧。不要撒網式的盲目背誦,而要選擇常見的、重要的古詩文詩句。大家要特別注意應該動手把平時的易錯字常寫寫,在備考的時候需分出一部分時間來記憶鞏固。

  ***3***《考試大綱》中規定的18個常見文言虛詞及最常見的固定文言句式,如“若***如、奈***何”“若***如、奈***……何”“何***奚、惡、安***以……為”“何……為”“何……之有”“不亦……乎”“無***毋***乃……乎”“得無***毋、微***……乎***邪、歟***”“庶幾……乎***與***”“孰與……”等,有必要結合課文例句將這些虛詞和句式的用法牢記於心。

  18個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

  ***4***古詩中的“直接抒情”“情景交融”“樂景寫哀”“以動寫靜”等常見手法,要做一些針對性訓練,把握其內涵、特點和意義。

  5、準備作文

  高考作文從某一方面講也是在考做人,因為作文就是做人。作文需實現兩個再現:

  一是再現行為過程,作文不僅要體現對生活、人生的感悟,更要把感悟的過程展現出來,就是選取行為過程中典型的、美好的、感人的、有意義的東西再現出來。

  二是再現思維過程,在行為過程的再現中,揭示出思維的活動過程,這樣可以使文章充實、有見地,從而起到陶冶情操、感染人的作用。

  作文佔了語文試卷相當的比重,如何才能在作文時揚長避短,寫出自己的特色?複習衝刺階段,大家就要有意識地進行幾個方面的訓練:

  ***1***梳理思想和生活的積累,從內容、語言、體裁上尋找自己的特色。材料作文是近幾年高考中常用的一種作文形式,最大的好處就是給考生提供了揚長避短的空間。大家可以根據讀過的書,看過的精彩文章,有過的獨特經歷,聽過的心動的事,有過的好的構思等所熟悉的內容寫自己擅長的文體。在備考的最後階段,大家要把這些材料集中起來,按道德、親情、成長等分類,做好素材的儲備。

  ***2***從不同的角度設計幾個不同話題,做一些用相同材料寫不同型別文章的訓練,力求在任何文題下都能寫出自己的閃光點。

  ***3***錘鍊幾篇成功的範文。備考的最後階段,最好能把一些近幾年高考的滿分作文從題材、內容、形式、語言等方面,仔細推敲分析,做好迎考的準備。

  ***4***注意對審題能力的培養。在高考作文題目放開的時候,考生尤其要仔細地審題,對題目內容瞭解得越透徹,寫出的文章就越有分量。

  6、做真題

  最後階段,大家應該選做一些近3年的高考真題,以便進一步明確高考題目的命題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檢測一下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在審題、解題的能力方面是否還有欠缺,方便最後的複習鞏固。

  7、調整狀態,進入考試時間

  建議大家在複習時要看練結合。可以把做真題的時間放在上午9∶00到11∶30。這樣除了可以保持高考複習所需要的訓練量,還可以調節自己的生物鐘,保證高考時良好的精神狀態。看錯題本的時候,也要注意不僅僅是用眼去看,必須隨時記錄一些感想、體會,思考自己當初出現問題的原因,必要的時候還要回歸課本,澄清一些概念。

  高中語文成績差的提升方法

  平時至少應該做到多讀、多寫、多想、多問,積累一切同語文有關——甚至看似無關的知識,應該有一個“零存整取”的語言存摺***精緻便攜的小本子***,把平時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所有美妙有趣的語言素材統統存將進去,使之“滾雪球”般日漸膨脹、壯大、豐富、充實,到時候“錢包”鼓了,自然“財大氣粗”、左右逢源了,諒不至於現在這樣“捉襟見肘”吧?

  另外,你真得琢磨語言這玩藝兒——它太神奇美妙了。理論上講,世上的一切都在語言的囊中;每有一種事物——無論是客觀、巨集觀的大千世界,還是主觀、微觀的人類情感——都必有一種語言形式與之對應。語文學習的根本任務,就是尋到那種最恰當的語言形式——而且這個“ 形式”一定是既帶有你的鮮明的個人風格,又符合客觀實際和其他同種語言使用者的約定俗成的“遊戲規則”。

  你也許又問了:“那語文沒邊沒沿,浩如煙海,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雞毛蒜皮,我實在是老虎吃天,無處下口啊!”

  夫子說:此言差矣。你至少每週有5節左右的語文課吧?你手裡至少有語文課本還有語文讀本吧?你不至於從來不看《讀者》《青年文摘》《語文報》或其他報刊雜誌以及常更常新的暢銷書籍吧?每學一課,你至少首先可以新認識幾個字詞吧?至少可以新熟悉一兩個漂亮的句子吧?如果文章字字珠璣、妙語迭出,充滿哲理,則不止一兩句吧?至少可以從中學到或借來一兩種表情達意的方法技巧吧?就內容而言,你至少可以從中得到一些科學知識的拓展或思想感情的啟發和薰陶吧?當你的思維被啟用,你總會有想寫點什麼的衝動吧?馬上動筆記下那些稍縱即逝的思想情感的碎片或火花——這便是語文學習的較高境界了。難道就真的像你說的那樣沒的可學、無物可抓麼?

  從理論上說:天地宇宙有多大,你的語文課堂就該有多大;天下眾生有多多,你的語文老師就有多多;文字讀物有多少,你的語文課本就有多少。用我們語文界的行話說就是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相等。生活每時每刻都在向你傳達有關語文的有用資訊,大自然每時每刻都在與人類進行著心靈的對話,關鍵是我們往往缺少靈敏的接收器和聰明的翻譯家***詩人、小說家都是***。

  回到語文學習上來,我們無非是要在老師指導下——或乾脆自學,達到這樣兩個目標:

  一、形式上,擁有足夠的詞彙量***理論上當然越多越好***,掌握相應的語言遊戲規則——語法、修辭、章法、邏輯等等,積累比較豐富的語言使用經驗。

  二、內容上,因為你是中國人,你在使用自己的母語,所以你至少應該順便的、自然而然的接受、繼承並理所當然的熱愛、弘揚藉助漢語賴以傳承和發展的中華民族的幾千年的燦爛文明***當然是這種文明中的精華***,進而擁有一顆地道的中國心、純粹的民族魂,從而使你從膚色、頭髮,到行為習慣,到靈魂情感都是真真正正的、中華民族的、優秀的子孫和公民。你應該藉助對這種語言的學習和使用,包括還通過學習借鑑利用這種語言翻譯介紹到中國來的、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明成果和智慧,進而成為一個寬容、仁慈、文明、大度、優雅、從容的現代公民。

  僅僅實現第一個目標,我還不能保證你的生命質量和靈魂質量;只有實現了第二個目標,你才可以說是完成國民教育也是自我教育的根本任務,達到了理想的教育境界也是理想的人生境界。至少你要一致保持向這個方向的努力。

  這第二個目標,也許對應試沒有明顯的直接“療效”,但它至少可以使你的作文在思想情感上出手不凡、高人一籌。這就是語文學習為什麼同時也是修身養性的做人學習的道理。語文學習必然會使我們原本粗糙淺陋的心靈日臻細膩、豐富、深刻、美好。

  第一個目標只會給你考場答題和作文的技巧和皮毛***形式***,不會給你更持久、更長效的“內力”——充實的內心,高尚的靈魂,偉大的理想,博大的人文情懷等等等等。

  總之,語文的學習,關乎生命的質量,關乎靈魂的質量,萬萬不可忽視的。而要想學好語文,是沒有什麼捷徑和訣竅的。如果說有,那便是時刻保持同語言文字的最親密接觸,時刻保持對語言文字所傳達的人類共同的美好情感和卓越智慧的零距離接觸。只有老老實實的付出,才會有最終的美好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