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知識要點

  勤奮者學習七年級歷史與社會知識廢寢忘食,懶惰人總沒有時間。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一***

  我國遼闊疆域***P3圖5-2*** 960萬km2,≈歐洲,世界No.3***<俄,加***

  領土四至 最北 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 最東 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

  最南 在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 最西 在x疆的帕米爾高原上

  陸上鄰國 15個: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寮國、越南***逆時針方向***

  海上鄰國 6個: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我國的

  海陸位置 海陸位置 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瀕臨海洋 太平洋;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主要島嶼 臺灣島***No.1***、海南島***No.2***崇明島***No.3***舟山島***No.4***

  疆域優勢

  P4 海陸兼備。東部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這一地區氣候溼潤,有利於農業生產;沿海有許多優良港灣,有利於發展海洋事業。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使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直接往來。

  國土遼闊,為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也為中國社會進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二***

  比較黃河、長江***P17 ~P21***

  比較點 黃河 長江

  發源地 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 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雪峰

  全長 5400多千米***中國第二長河*** 6300千米***中國第一大河***

  注入海洋 渤海***山東省*** 東海***上海市***

  流經地形區 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高原 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流經的省級行政區 青海、四川、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 青海、x藏、四川、雲南、重慶、貴州、湖北、湖南、

  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2個***

  上、中、下游的劃分 上、中游的分界點:河口***內蒙古***,中下游分界點:桃花峪***河南*** 上、中游分界點:宜昌***湖北***

  中、下游分界點:湖口***江西***

  主要支流 渭河***陝西省***、汾河***山西省*** 雅礱江、岷江、湘江***洞庭湖***、漢江、贛江***鄱陽湖***

  主要景觀 “黃河第一壩”——龍羊峽大壩、開封附近的“懸河”、壺口瀑布、“塞上江南”——寧夏平原 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武漢港、著名峽谷——虎跳峽、三峽工程

  作用 灌溉、發電 灌溉、發電、航運***黃金水道***

  危害 水土流失嚴重,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條河流;黃河下游斷流、乾旱、“地上懸河” 長江流域降水豐沛,幹流水量大,容易造成洪澇災害

  原因 人類過度利用自然,濫用自然,造成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的惡化。 季風氣候帶來的弊端。人們不合理地佔用河道、圍湖造田,使河湖泊的行洪能力大大降低,加大沿岸發生嚴重水災的可能性。

  自然和人為雙重因素

  如何治理 加強中游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黃河的根本,修建水庫,使治沙和防洪並舉,也是治黃的重要手段。 加固江防大堤、興建水庫、疏通河道、上游禁止砍伐樹木、中游河道裁彎取直、分洪蓄洪等措施。

  歷史地位 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都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發祥地。

  ***三***

  南方地區***亞熱帶季風氣候***

  比較點 水鄉孕育的城鎮***太湖地區*** 富庶的四川盆地***四川***

  自然

  環境 位置:長江三角洲的南緣 平原為主,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溼潤,河網密佈,湖泊星羅棋佈,灌溉條件優越,土壤肥沃,農業高產地區,四通八達的水路為貿易提供了便利 位置:中國西南部,長江上游

  地形:盆地內的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

  氣候:冬暖、春早、夏熱、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文

  環境 主要城市:無錫、蘇州、上海、嘉興、杭州、湖州等

  “太湖三白”:***銀魚、白魚、白蝦***、搖快船、“過三橋” 都江堰水利工程 農業:我國重要的農業基地 主要農產品:水稻、油菜籽、肉豬、家禽

  城鎮的興起與發展 特色:水 房屋特點:臨河而建,“人在水上住,船在窗下行”

  古鎮:盛澤、南潯、周莊、西塘、同裡、烏鎮等 豐富水資源 礦產資源豐富:天然氣、芒硝、井鹽“千年井鹽:自貢*** 野生動植物資源:大熊貓、金絲猴、雪豹、桫欏等

  巴蜀文化:川劇、川菜

  比較點 開放的珠江三角洲***廣東省*** 我國經濟中心***上海***

  自然

  環境 位置:廣東省東南部、珠江下游、毗鄰港澳,與東南亞隔南海相望 地形:平原廣闊***珠江三角洲***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充足 位置:東海之濱,我國大陸海岸線的中樞,扼長江入海口 地形:地勢平坦,湖泊眾多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溼潤

  人文

  環境 農業:糧食基地、蔗糖基地、淡水魚基地和亞熱帶水果基地 工業:區位因素:毗鄰港澳,與東南亞隔南海相望 人文因素:著名僑鄉,引進外資 政策因素:對外開放

  ***南大門*** 交通:河港、海港,京滬線,滬杭線在此交匯,海陸共交通樞紐 浦東新區:浦東的經融業***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和高科技產業***張江高科技園區***是上海的經濟增長點 上海經濟的輻射效應

  城鎮的興起與發展 工業:家用電器、紡織和服裝、電子及通訊裝置等

  貿易:通過港澳出口至東南亞、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

  珠江三角洲與港澳緊密合作、優勢互補 1國際金融中心 2高科技園區

  3製造業中心 4航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