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的治療方法

  睡覺姿勢不正確,可能會引起落枕,落枕之後,脖子會疼,會不舒服,會影響工作和生活,那麼有什麼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造成落枕的原因:

  一是睡眠時枕頭過高或過低,使頸部肌肉痙攣疲勞;如果睡得太熟,轉身時,身子轉動了但頸部並未隨之轉動,使頸部處於一個不良的位置,造成刺激而引起疼痛。

  二是患者因在夜間睡眠時門窗開啟被風吹襲而受涼,併產生疼痛。大多數落枕疼痛持續2~3天。

  落枕的治療:

  1、耳針,耳針埋穴於頸、枕區,以食指尖按壓上述耳穴5~10分鐘,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

  2、針刺,不能前後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崑崙穴;不能左右回顧者,取肩外俞、後溪、風池穴。一般可取懸鐘穴,位於足外洞上三寸,針4~5分,灸3~7壯,亦可按摩此穴,每次15分鐘。

  3、口服去痛片1片,有臨時止痛之效。

  4、改變睡眠姿勢,調整枕頭高低,自己扭動脖子。

  5、如為頸椎病引起,在體療科醫師指導下,進行家庭自我頸椎牽引療法。

  6、揉推摩法:

  患者端坐,術者站於患者背後。緩慢轉動頭頸,在頸項部找到痛點或痛筋後,用拇指或小魚際在患部作揉、推、摩,平穩施壓,使痙攣的肌肉得到緩解,疼痛減輕,再找出新痛點用同法操作,如此反覆,至活動基本正常,痛點消失為止。

  7、伸筋療法:

  運動醫學研究說明,拉緊痙攣的肌肉使之伸展,並維持兩分鐘以上,可使肌肉痙攣緩解,疼痛減輕或消失。利用這一原理,有針對性地使痙攣、收縮的頸肌得到充分伸展,成功地解除頸肌痙攣,緩解疼痛,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從而達到恢復頸部肌群平衡,建立良性迴圈的目的。

  ***1***胸鎖乳突肌伸筋法:

  患者仰臥位,術者一手按住患者一側肩鎖關節處以固定肩部,另一手扶同側下頜,並緩慢使患者頭部轉向對側,在患者能忍受限度內保持雙手位置不動,兩分鐘後放鬆。雙側分別進行,重複操作3~5次。

  ***2***斜角肌伸筋法:

  體位同上,述者一手按住患者一側肩鎖關節處,另一手扶同側顳部,雙手反向用力,使患者頸部側屈向對側,並在患者能忍受限度為保持頸部側屈位兩分鐘,隨後放鬆,先健側後患側,重複3~5次。

  ***3***斜方肌、提肩胛肌伸筋法:

  患者坐位,術者立其後,雙手肘部按住患者雙肩以固定肩部,雙手手指重疊扶在患者頸枕部,逐漸向前下方用力,使患者頸部前屈,並在患者能忍受限度內保持頸部前屈兩分鐘,隨後放鬆,重複3~5次。

  以上方法可單獨應用,亦可配合應用。每日治療一次,3次為一療程。

  落枕的預防:

  治病不如防病好。預防落枕並不難,關鍵是堅持做好以下三方面:首先,準備一個好枕頭。按人體頸部解剖生理特點,一個適宜的枕頭既不能太高也不宜太低。按照《枕頭網》《枕頭記》的介紹,預防落枕首先是要有個好枕頭造型,例如枕頭最好有中間部分凹型,預防輕易滑落,承託頸部。對於合理的枕頭高度,女士應掌握在8~10釐米,男士大約在10-15釐米為宜。枕頭也不能太寬太輕,寬度最好在相當於肩至耳的距離即可,柔軟度以易變形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