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晚上睡覺會磨牙

  磨牙不是一種正常現象,是一種病態。人在12-14歲期間都會換乳牙,這段時間可能會因為牙齦發癢而有輕度的磨牙,但是在換牙後還繼續磨牙或者換牙期間磨牙嚴重的現象就是一種病態。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晚上睡覺磨牙的原因

  1寄生蟲導致的磨牙

  因腸道內有蛔蟲等寄生蟲,它們分泌毒素刺激腸道及大腦神經導致磨牙是小孩子夜間磨牙的多見原因。

  2心理因素導致磨牙

  因為心理過度緊張,導致心情壓抑、不安和焦慮,導致大腦神經宣佈錯誤的磨牙指令也是夜間磨牙的重要原因。

  3口腔疾病形成磨牙

  因為牙齒生長髮育不良或許用牙不妥導致上下牙觸控產生咬合面不平而形成夜間磨牙。

  4消化系統失調導致磨牙

  因晚餐吃得過飽或睡前吃夜宵、加餐等不良飲食習慣,導致入眠後胃腸道仍在繼續作業而發生夜間磨牙現象。

  5不良睡眠姿勢引起磨牙

  俯臥位等不良的睡眠姿勢,使下頜受壓不均勻而產生晚間磨牙現象也是屢屢發生。

  磨牙危害

  醫學專家指出:由於夜磨牙致使牙齒強烈的叩擊在一起,又沒有食物緩和,造成牙齒表面的保護物質過分磨損,使保護物質下面的牙本質暴露出來。

  輕者對冷、熱、酸、甜等刺激食物過敏;重者可導致牙床經常出血、發炎、牙齒鬆動甚至脫落。

  此外,長期夜磨牙還可引發一系列的併發症。如:長期磨牙導致咀嚼肌得不到休息,造成咀嚼肌的疲勞和疼痛、腮幫疼痛;嚴重時引發頭痛、頸背部陣痛等;

  還會導致睡眠質量下降、記憶力減退、引發口臭或口腔異味、損傷聽力和味覺,導致心理抑鬱而悲觀厭世甚至產生輕生等可怕的後果。

  磨牙治療方法

  磨牙症的治療方法有好多種,臨床上主要以減輕磨牙給牙齒咬合面帶來的破壞、減輕肌肉關節的症狀為目的。原則是阻斷病因,減少損害。

  1*** 心理治療:磨牙症患者,確實有精神心理因素的作用,使頜骨肌肉張力過度。消除緊張情緒,解除不必要的顧慮,合理安排工作。必要時口服安定片,每日1-2次,每次一片。有依賴性。

  2*** 減輕大腦興奮治療:睡前休息放鬆、做適當的體操、避免興奮性食品和吸菸、改善睡眠環境等有利於減輕大腦的興奮狀態。調動患者的自我意識自我控制的心理作用來減輕磨牙的發生。作用很小。

  3*** 肌肉鬆弛療法:頜骨肌肉過分緊張是引起磨牙症的原因之一,治療中解除肌肉過度緊張是控制磨牙症的必要手段。

  常用的方法有:肌肉鬆弛儀的應用;體療,進行咀嚼肌的生理功能訓練;按摩;視聽暗示等方法。作用很小。

  4*** 睡眠中喚醒刺激的治療:通過生物反饋、使患者在磨牙發生時被聲音等電訊號驚醒從而暫時停止磨牙。有學者對嘴脣進行暫時性的傳入電刺激、結果對控制磨牙症有效。但這種方法干擾了患者和同居人的睡眠、效果不長期。

  5*** 調整牙合治療:通過調磨少量牙體組織,去除咬合干擾及牙合早接觸,建立咬合平衡關係,以達到牙頜、咀嚼肌、顳下頜關節三者間的生理平衡,消除磨牙症。

  對於有牙合畸形的病人先進行正畸或進行修復。然後服用蘑芽亭膠囊進行調理神經祛除磨牙症。

  6*** 腸道驅蟲治療:殺蛔蟲治療,減少腸道寄生蟲蠕動刺激腸壁。因為衛生原因而導致蛔蟲引發的夜磨牙在兒童時期可能會發生,但是在青春期和成年人中因蛔蟲引發的夜磨牙發生的機率幾乎不存在。

  所以,驅蟲治療方法對於青少年和成人來說沒有效果。

  7*** 咬合板治療:製作一個牙墊,晚上睡前戴在牙頜上,早晨取下,緩解肌肉緊張。目前最容易被醫師和患者接受,防止牙磨損效果明顯但並不能治療磨牙症。

  8*** 糾正牙頜系統不良習慣。如單側咀嚼、咬鉛筆、常嚼口香糖等。

  9*** 藥物治療:主要著眼點是試圖調整牙頜面運動障礙和肌肉張力失常。

  區域性使用肉毒桿菌毒素***BTX***對治療運動障礙有效。將BTX注射入常年磨牙患者的兩側嚼肌中,結果多數患者在注射後立刻至4周內開始停止牙齒磨動,但也有患者出現吞嚥困難。

  使用L-多巴調節中樞神經系統,可明顯減輕磨牙者的磨牙次數,但容易引起噁心、嘔吐、失眠、心律失常、精神病發作等。只在對磨牙症進行藥物治療時其它治療無效時才可考慮。

  嚴重的夜磨牙患者要採取積極的治療措施,首先從病因入手,注意調節心理、減緩壓力。最好睡前休息放鬆,避免興奮性食品,改善睡眠環境。還應積極治療全身性疾病,減輕夜磨牙的發生。

  對於以牙合因素為主的磨牙症,則需要到醫院口腔科作治療處理,通過磨除牙早接觸點,去除牙合干擾。缺失牙的患者做假牙修復,改變單側咀嚼習慣等措施,達到咬合平衡。

  要想擺脫頑固性夜磨牙的“騷擾”,口腔醫學專家推薦使用牙合墊進行隔斷治療。患者不能自行購買,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和佩戴。

  磨牙的預防方法

  1、睡前儘量放鬆自己,尤其是在入睡前。可以適當的做些體操、泡泡熱水澡、聽聽輕音樂等。

  2、避免興奮性食品和吸菸、改善睡眠環境。

  3、儘量避免含有咖啡因等飲料或食物。像咖啡、巧克力、可樂等儘量避免。

  4、多吃些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5、要懂得如何緩解壓力,放鬆心情,調整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