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鬆動的有效偏方

  是什麼呢?想要知道嗎?下面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偏方一:

  老蒜、輕粉。二者搗爛貼經渠穴,用小蚌殼蓋住,或以他物蓋上亦可,捆好,少時覺微辣揭下,內起一泡,用針挑破,流淨黃水即愈。經渠穴在兩手大拇指根上,脈下小窩處。

  偏方二:

  蔥白1根、白礬15,將上藥共搗爛,置於牙痛處,每隔5小時換1次。本方適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牙痛,包括實火牙痛、虛火牙痛、齲齒牙痛等,牙痛是多種牙齒疾病和牙周炎等疾病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症狀。

  偏方三:

  赫石、生石膏、生地黃各、麥冬、川牛膝、知母,水煎,每日3次。

  偏方四:

  獨頭蒜2-3只,將蒜去皮,放火爐上煨熟,趁熱切開熨湯痛處,蒜涼再換,連續多次。本方用治牙齒疼痛,具有滅菌、解毒之功效。

  導致牙齒鬆動的不良習慣

  1、偏嚼習慣。它可以使廢用側牙齒表向堆積大量牙菌斑、牙結石,從而引發牙周病。同時慣用側牙齒可出現嚴重磨耗,造成塞牙,引發或加重牙周病。

  2、偏食習慣。它可造成蛋白質和維生素A、C、D的缺乏,從而引發或加重牙周病。

  3、夜磨牙、緊咬牙。它可造成牙齒的嚴重磨耗,加重牙周組織負擔,可造成食物嵌塞,或使原有的牙周病變加重。

  4、咬嘴脣、咬筆、咬指甲、張口呼吸等。這些都可加重牙周組織的負荷,還可使前牙移位,出現塞牙等症狀,或使牙周組織原有病變加重。

  5、吸菸習慣。吸菸對全身骨胳都有影響,可加重骨骼的吸收,牙槽骨的吸收是牙周病的一個病變過程。

  6、職業習慣。如補鞋匠、木工等在工作時,習慣用牙咬鐵釘、鞋針或線等,對牙體及牙周均有損害,如牙冠出現缺口或前牙出現鬆動、移位等。 因此,患有牙周病的患者尤其應當注意糾正已養成的不良習慣,只有這樣,才能鞏固牙周病的治療效果。無牙周病的人,也應當戒除以上習慣,以免牙周組織受損。

  老年人預防牙齒鬆動的方法

  1、搞好口腔衛生

  口腔不清潔會引起許多牙病。為預防牙病發生,要養成每天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良好習慣。正確刷牙的方法是豎刷,要把牙齒的裡側和外側都刷到,對牙的咀嚼而要來回刷。刷牙不僅可以清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和汙物,而且還有按摩牙齦,促進牙周血液迴圈的作用。

  2、正確刷牙

  每天刷兩三次,每次兩三分鐘,最好上下滾動慢刷,主要是清除牙齒縫隙食物殘垢,保持牙齒清潔,防止殘留食物腐蝕牙床、牙齒,有些老年同志飯後不漱口、不刷牙,牙齒有塞物就用指甲摳,牙籤、草棍挑,這樣不僅會帶進大量病菌,也容易損壞牙齒。在牙刷、牙膏的應用上,最好選用細軟毛刷、防冷酸類牙膏。

  3、溫水刷牙

  中年過後,由於牙面磨損和牙周萎縮,牙本質暴露,牙齒易出現敏感症,遇冷、熱、酸、甜,就感到牙齒痠軟。這種反覆的過冷、過熱的刺激,會導致牙髓炎,損害牙齒的健康。民間有“溫水牙,冷水面,熱水腳”的說法。用溫水漱口刷牙,避免過冷、過熱的刺激,可以減少牙髓炎症的發生。

  4、正確用牙

  老年人一般牙齒鬆動,咀嚼能力減弱,吃飯時要細嚼慢嚥,儘量少吃過冷、過熱、過酸、過甜的食物,吃熟菜儘量爛一點,涼拌菜切細碎一點,吃堅硬食物、啃豬雞骨頭等物時,一定不要硬咬撕,可用刀或手代替,切成小塊送到嘴裡,再慢慢嚼碎磨細,有條件的可將水果榨成果汁喝。吃花生、核桃等堅果之類的食物,可用蒜臼先搗一下,再用湯勺挖著吃,這樣既減輕牙齒衝壓力,又可減輕牙齒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