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怎麼辦好得快

  寶寶的抵抗力比較弱,因此極為容易發燒或者是生病。發燒就要及時退燒,否則危害嬰兒健康。你想了解一下嗎?現在,小編來告訴你寶寶發燒好得快的治療方法。

  寶寶發燒快速解決方法

  1、頭部冷溼敷:用20℃—30℃冷水浸溼軟毛巾後稍擠壓使不滴水,摺好置於前額,每3—5分鐘更換一次。

  2、頭部冰枕: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排出袋內空氣,壓緊袋口,無漏水後放置於枕部。

  3、溫水擦拭或溫水浴:用溫溼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多擦洗面板,促進散熱。

  4、酒精擦浴:適用於高熱降溫。準備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5、補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隨便吃藥。高熱時呼吸增快,出汗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所以爸媽在孩子發熱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寶寶發燒家庭實用物理降溫法

  第一,少穿衣服,給孩子散熱。 傳統的觀念就是孩子一發熱,就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嚴嚴實實的,把汗“逼”出來,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在發熱時,會出現發抖的症狀,父母會以為孩子發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

  第二,幫孩子物理降溫,有以下常用方法:

  1.頭部冷溼敷:用20℃~30℃冷水浸溼軟毛巾後稍擠壓使不滴水,摺好置於前額,每3~5分鐘更換一次。

  2.頭部冰枕: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排出袋內空氣,壓緊袋口,無漏水後放置於枕部。

  3.溫水擦拭或溫水浴:用溫溼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多擦洗面板,促進散熱。

  4.酒精擦浴:適用於高熱降溫。準備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第三,補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隨便吃藥。高熱時呼吸增快,出汗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發熱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第四,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給發熱寶寶用藥不可操之過急,如果服用一次後,熱度不退,再次服藥需間隔4~6小時。給寶寶服用的退熱藥用量不可太大。例如,常用藥撲熱息痛,患兒每公斤體重服用10~15毫克。如過寶寶服用撲熱息痛一日量超過3克,即可發生急性中毒,甚至引起致死性肝損害。不宜在短時間內讓寶寶服用多種退熱藥,降溫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則寶寶會出現體溫不升、虛脫等情況。 退熱藥只是在寶寶發熱時才有退熱作用,寶寶不發熱時,服用退熱藥並無預防發熱的作用。在給寶寶服用退熱藥後,如果寶寶出汗較多,要及時給他補充水分,以免發生虛脫。

  寶寶發燒的原因

  1、感冒

  病因:不論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寶寶最常見的疾病。細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

  症狀:症狀不一,發燒、食慾下降、腸胃不適、拉肚子、耳鼻喉等問題都有。

  建議;醫師會給予“症狀治療”藥物,加上多休息與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癒。但若照顧不當,併發中耳炎、腦炎、腦膜炎等,就會有高燒39℃以上的危險。

  2、耳鼻喉發炎

  病因:耳鼻喉的問題通常會有發炎現象,所以會有紅腫的產生,是一種病毒感染。

  症狀:症狀多變,常見的有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紅腫***寶寶通常不願意進食***等。

  建議:醫師會給予“症狀治療”藥物,加上多休息與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癒。該疾病容易併發中耳炎、耳突炎、肺炎等,也會有高燒39℃以上的危險。

  3、腦炎、腦膜炎

  症狀:6個月至3歲的寶寶是該病好發年齡。最典型也最受威協的症狀就是容易高燒至39℃以上。而且伴隨精神倦怠、眼神呆滯、食慾欠佳,甚至有抽筋現象出現。

  建議:儘快就醫是惟一的方法,目前惟一的檢查方法是抽脊髓。***由專業人士進行,是安全的醫療行為,家長不必擔心。***腦炎住院的患者通常給予降腦壓以及抗病毒的藥物。腦膜炎住院的患者則需要以抗生素來治療,約需要2~3周才能痊癒。因為會有侵害性的合併症,如聽力、視力變差;智慧不足;神經功能障礙***腦麻痺***,甚至死亡,所以危險性極高。

  4、穿太多、發牙熱、夏季熱

  病因:這類原因所引起的發燒通常是短暫而無危險,但確是許多家長容易疏忽的。

  建議:只要寶寶活動力和精神狀況均佳,食慾也不錯,寶寶身體有發熱現象,可能只是穿得太多或室內溫度太高了,只要改善現況,通常就不會再有過熱的問題了。

  5、打預防針

  病因:因施打疫苗而有輕微發燒的寶寶很多,但會引起較明顯發燒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的疫苗後。

  建議:若有身體不適或感冒則不適合帶寶寶去打疫苗,以免症狀混淆。72小時內是注射預防針發燒的觀察期,超過就不是因為疫苗而引起的發燒了,家長要另外做判斷。

  寶寶發燒後的處理方法

  多喝溫開水、青菜水和水果汁

  給寶寶多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實用,適合於所有發燒的寶寶。不要給寶寶喝冷的水,因為寶寶發燒時經常伴隨有胃腸道症狀和咳嗽,喝冷水會加重這些伴隨症狀。要給寶寶喝溫水。

  溫水擦浴

  即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 這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也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水的溫度32~34 oC比較適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鐘以上。擦拭的重點部位在面板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等

  溫水浴

  水溫約比病兒體溫低3~4oC,每次5~10分鐘。

  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發燒就不能洗澡,其實,恰恰相反,給寶寶洗個溫水澡,可以幫寶寶降溫。溫水浴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

  低溫室法

  將病兒置於室溫約為24攝氏度的環境中,使體溫緩慢下降。為使其面板與外界空氣接觸,以利降溫,需少穿衣服。有條件者,可採用空調降低室溫。這種方法適用於1個月以下的小嬰兒,特別是夏天,只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放在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如果寶寶發燒時伴隨有畏寒、寒戰,就不能使用低溫室法。

  退熱貼

  退熱貼是近幾年的新產品,很流行,其實退熱效果一般,並不像廣告誇大的效果。在寶寶的額頭貼上一貼,寶寶的頭部會舒服一點,家長的心也會舒服一些。應該是有益無害吧。

  食療

  中醫歷來注重飲食療法,適當的飲食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這裡介紹幾種簡單有效的食療方:

  ①荷葉飲:具有解暑清熱、養陰醒胃的作用。可每天當飲料喝。製法:鮮荷葉100克洗淨加水適量煎煮後,加蜂蜜 100克,稍沸即成。

  ②冬瓜荷葉湯:具有清熱化痰、除煩止渴、利尿的功效。每天可飲湯食瓜兩次。製法:冬瓜500克洗淨,連皮切塊 ,荷葉切碎,加水煮湯。湯成去荷葉加鹽調味即可。

  ③葛根粥:具有解肌清熱、生津止渴的作用。每天早晚各喝1次。製法:鮮葛根40克洗淨切片與水同磨,待沉澱後 取粉***現市場有售葛根粉可用***。先用粳米100克煮粥,至半成熟時加入葛根粉同煮成稀粥。

  預防寶寶發燒的辦法

  第1類“被多吃”的寶寶 家長都經常對孩子說“再吃點”“多吃點”,也有的家長追著寶寶餵飯,還有的家長即便孩子剛吃完飯,也會不停地往寶寶嘴裡塞東西。長年累月這樣“被多吃”。

  專家的話:吃飯是人的自然生理現象,兒童也一樣有這樣的感知能力,家長不要強迫兒童多吃,更不能頓頓吃撐。明代醫書《萬密齋》中指出“要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兒童脾胃功能不足,雖然需要營養,卻不能多吃,吃多後容易消化不良,蓄積過多內熱誘發感冒。孩子的飲食要品種合理、葷素搭配,以達到孩子需要為度。比如餵奶時,孩子用嘴頂出來不吃,應立刻停止,不要強喂。

  第2類不愛喝水的寶寶

  果汁、牛奶、飲料替代白水,過多的甜食不僅傷害了很多孩子的牙齒,也影響了他們的消化功能。

  專家的話:水參與了人體的所有代謝,喝水少自然愛生病,因此水也是預防和治療孩子感冒發燒最重要的“藥”。建議家長要從小讓孩子養成愛喝白開水、主動喝水的習慣,切不要用飲料、果汁替代白開水。通常1至3歲的孩子每天需飲水大約1200至1600毫升,除去飲食攝入的水分外,還應該每天直接飲水至少600毫升,冬季室內空氣乾燥,應適當增加飲水量。感冒、發燒及嘔吐或腹瀉脫水時更應頻繁飲水。

  第3類穿得太多的寶寶

  尤其老人帶的孩子,有些老人自己怕冷就覺得寶寶也怕冷,乾燥溫暖的室內也讓寶寶穿得裡三層外三層,小臉經常捂得紅撲撲的。

  專家的話:寶寶們經常處於活動狀態,穿得過多,容易出汗,並引起內熱蓄積,稍有不甚就會引發感冒發燒。寶寶穿衣要根據氣候、室內溫度隨時增減,以寶寶面色正常、四肢溫暖和不明顯出汗為宜。新生寶寶***出生28天內***在室內要比大人多穿一件。2至3個月大時,在室內可以和大人穿一樣多的衣服,室外多穿一件。更大一些的孩子,在室內可以比大人少穿一件,室外穿得和大人一樣即可。但家長要注意孩子腳的保暖,因為腳與上呼吸道黏膜有著密切的神經聯絡,一旦腳部受涼就易引發感冒。

  第4類少運動的寶寶

  “別跑,小心摔著”,這是很多家長經常對孩子說的話,怕受傷、怕危險,有些寶寶四五歲了還不敢獨立行走,走到哪兒都要牽著大人的手,更不要說撒開腿跑。

  專家的話:與活動量大的兒童相比,不愛運動的兒童,食量小,消化和吸收能力弱,免疫力較低,容易感冒發燒。同時由於不運動,身體的平衡性、協調性、柔韌性和耐力都得不到鍛鍊,整體素質也會下降。因此建議家長要保證兒童每天有1小時戶外活動時間,大一些的兒童應每週進行3次體育鍛煉。

  第5類睡眠太少的寶寶

  有些年輕的家長自己就有熬夜習慣,因此也忽視了孩子的睡眠,孩子經常在夜裡11點以後入睡,第二天還要按時去幼兒園或者學校,造成睡眠長期不足,影響長個兒,也影響免疫力。

  專家的話:睡眠充足是孩子發育的先決條件,經常睡眠不足免疫力必然下降,就容易感冒發燒。家長應培養孩子早睡早起的習慣,睡前要讓孩子安靜,以免影響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

  特別是看到孩子有生病跡象時,一定要確保他們有良好充足的睡眠。通常兒童睡眠時間要保證在10小時以上,晚上10點應進入深度睡眠。

  第6類不愛洗手的寶寶

  有些家長不注意兒童手的衛生,不勤剪指甲,在放學的路上就讓孩子吃東西,還有的讓邊吃東西邊學習畫畫,也有的家長雖然叮囑孩子洗手,但沒有教會他們正確的洗手方法。

  專家的話:嬰幼兒處於探索期,雙手到處摸,將東西送進嘴裡是司空見慣的事。大一些的兒童趁人不備,不洗手吃東西也是很常見的事情。然而凡是傳染性的疾病,大都是接觸口鼻入侵,在感冒發燒的高發季節,洗手是預防交叉感染的第一關。建議家長從網路下載正確洗手的操作圖,教會孩子洗手。

  第7類膽小的寶寶

  有些寶寶性格內向,不愛表達,遇到了問題不能及時向父母訴說,經常有不開心的事情積累在心中,會降低他們的抵抗力,感冒也經常找到他們。

  專家的話:研究表明,性格內向的孩子相對性格外向的孩子更容易受到病毒侵犯。對於性格內向的孩子,家長平常要多關注他們,多與他們交流,既不能太遷就,也不能太嚴厲。同時要注意他們的睡眠和飲食,這樣的孩子睡眠和飲食一旦發生變化就可能感冒發燒。更重要的是家長要經常讓孩子與外界接觸,幫助他們找到排解壓力的好方式,儘量讓他們變得開朗大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