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白內障的治療方法

  老年人白內障是最常見的白內障型別。那麼,對於老年人白內障要怎麼治療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老年人白內障的病因

  與 年齡相關的白內障,其病因較為複雜,可能是多種因素的綜合結果。主要的病因為***1***生理性老化:代謝衰退、硬化脫水和長期調節緊張等。***2***營養不良:全 身和區域性營養不良、血管硬化、睫狀上皮變性等。***3***輻射損傷:紅外線、紫外線、X線及其他電磁波。***4***全身代謝及內分泌紊亂等。相關研究表明,飲酒過 多、吸菸多、婦女生育多等都與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的發生成正相關。此外,其他因素如衰老、遺傳基因等因素也是一個重要方面。

  年 齡相關性白內障發病機制主要與氧化損傷有關,白內障晶體中形成了二硫化物、甲硫氨酸、磺基丙氨酸以及高分子量可還原的聚合物,細胞漿-細胞膜蛋白中存在可 還原鍵;白內障晶體中還原型谷胱甘肽***GSH***減少,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與蛋白質結合的和混合二硫化物增加;細胞膜崩解、丙二醛形成,對氧化敏感 的代謝活力降低,潛在性氧化物濃度升高等。隨著年齡的增加,晶體的一系列改變,如晶體變黃,提示有一些色素積聚;高分子量蛋白增加使晶體透明度降低,蛋白 的結構發生改變,某些活性基團的顯露,這些改變易受到氧化的損害。

  

  手術治療

  白內障手術進展極為顯著,尤其到70年代後期,應用後房型人工晶體能理想地矯正白內障摘除後的屈光,術後可迅速恢復視力,建立雙眼單視和立體視覺,使患者可恢復到患病前的良好視功能。

  一、 白內障手術適應症

  白內障手術的適應症很廣泛,凡適宜做復明手術的各類白內障均可採用手術治療:

  1. 晶體混濁,視力低於0.3者,包括矯正視力。

  2. 無論視力如何,只要患者對視力有較高要求,或有特殊職業要求者。

  3. 晶體脫位及半脫位。

  4. 高度近視眼合併白內障。

  5. 各年齡段的先天性白內障。

  6. 因炎症併發的白內障,必須待眼內炎症控制六個月以上。

  7. 外傷性白內障.

  8. 白內障合併青光眼,眼壓控制可聯合手術者。

  白內障手術無絕對禁忌症,一些伴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的白內障患者,只要將原發性疾病控制在正常範圍內,都能進行白內障手術。

  二、 白內障手術術前檢查

  白內障患者大多年高體弱,全身合併多種疾病,為了使手術成功、預防併發症,手術前應進行一些必要的區域性及全身檢查。

  1、 眼部檢查:包括視力***遠近視力***、沖洗淚道***應通暢無分泌物,若有慢性淚囊炎應先做淚囊鼻腔吻合術或作淚囊摘除後再做白內障手術***、瞳孔檢查***術前應瞭解 瞳孔散大的能力,瞳孔不能散大者或有瞳孔後粘連者,術中應做相應的處理***、裂隙燈檢查***對晶狀體混濁程度評估並對角膜病變的評估***、眼底檢查***有無明顯的 視神經及黃斑部病變***、B超檢查***對可疑有視網膜脫離、玻璃體出血或者眼內腫瘤等病變是,需做此項檢查***、角膜內皮細胞檢查***角膜內皮細胞檢查:觀察細胞 密度和六邊型細胞的比例。角膜內皮低於1000/mm2時,應慎重考慮白內障手術方式,以避免出現術後角膜失代償而影響手術效果及術後恢復。

  2、全身檢查:

  1***測血壓、胸部透視、做心電圖。

  2***做血、尿常規,出血、凝血時間檢查,血糖、尿糖檢查,肝功檢查,對糖尿病患者,血糖要求在6.7mmol/L一下,對於病史常,血糖難以控制者,血糖最高不能超過8.36.7mmol/L。

  三、白內障手術的分類

  1、 白內障囊外摘除術***extracapslu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 其含義是指在同軸光照明下的顯微手術。基本的手術方式是刺破並撕去前囊中央部分,將晶體核娩出,用同步注吸針頭吸淨周邊囊袋內的皮質,保留完整的晶體後囊 和周邊的前囊。

  囊外摘除術的主要優點是保留了晶體後囊,便於植入和固定人工晶體。目前在發達地區,囊外摘除術和人工晶體植入術是主要的手術方式。缺點是部分病人在術後1~5年內因後囊混濁影響視力,需再行後囊切開術。

  囊 外摘除術主要包括吸出術和超聲乳化術:1***吸出術***aspiration of cataract*** 是指將晶體前囊刺破後抽吸出混濁的核和皮質的一種囊外術式。主要用於硬核的先天性和軟性。近年這一手術已演化為晶體切除術。2***超聲乳化術 ***phacoemulsification*** 是一種囊外摘除術式。基本方法是在角鞏膜緣做一3mm小切口,伸入超聲粉碎器將晶體核粉碎後抽吸出來***圖7***,適用於核為中等硬度的,價格昂貴。

  2、 白內障囊內摘除術***in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ICCE*** 是指離斷晶體懸韌帶之後將晶體完整摘除的手術。適應於老年性有晶體硬核或晶體脫位者。術中可用特殊的囊鑷夾住晶體前囊或經冷凍頭與晶體凍結粘連在晶體前囊 將晶體摘除切口外。

  由於術後失去了晶體的支撐作用,玻璃體動度增大,手術後的併發症較多,不易植入後房型人工晶體。目前已較少做這種手術。但在不發達地區,多數醫院尚不具備顯微手術條件,囊內手術仍是主要的術式。對條件較好的囊內摘除術後無晶體眼,可行透鞏膜的人工晶體縫線固定術。

  3、晶體囊膜切開或切除術 是指將混濁的後囊以及附著的皮質中央切開達到透光目的。主要適用於先天性或後發性。可應用YAG鐳射行後囊切開術或膜切開術。

  4、 金針撥障 古代治療白內障的手術方法***圖8***,是用針將晶體周圍的懸韌帶撥斷,造成晶體的脫位,遊離的晶體下沉到玻璃體腔內,原先被混濁的晶體阻擋的光線就可以進入 眼內。金針撥障只能暫時的解決部分的問題,由於沒有了晶體屈光作用,患者相當於19D***1900度***左右的遠視,晶體沉入玻璃體腔後,難免會發生炎症,最 終導致視力的完全喪失。

  四、白內障術後併發症

  白 內障術後併發切口滲漏引起的淺前房;脈絡膜脫離伴有切口滲漏;瞳孔阻滯;持續性角膜水腫;少量前房積血或積血充滿前房伴高眼壓;上皮植入前房的治療效果不 好,預後較差;白內障術後的葡萄膜炎;白內障術後青光眼的治療應區域性和全身進行降壓處理的同時進行病因治療。人工晶狀體位置異常保守治療無效時一般均採取 手術復位,必要時將人工晶狀體取出或更換人工晶狀體;白內障後囊膜混濁;對視網膜併發症,黃斑囊樣水腫;視網膜脫離。

  白內障患者術後要堅持3-6個月的複查,並術後常規應用糖皮質激素及非甾體抗炎眼藥水,以預防和及時發現上述併發症,針對病因使其得到及時的處理。

  藥物治療

  近10年來,藥物白內障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有的已經用於臨床,有的取得了動物實驗的成功,其中包括含硫制抗醌體制劑、醛糖還原酶抑制劑、維生素及能量合劑、天然提取物等,如法可利晴、谷胱甘肽、維生素C、仙諾林特、白內停等可以進行區域性或全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