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口腔潰瘍的治療方法偏方

  口腔潰瘍是人們日常最易患的一種口腔黏膜疾病,尤其是1~6歲兒童發病率較高。那麼有什麼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口腔潰瘍的治療偏方:

  取維生素C藥片2顆搗碎,撒於潰瘍部位,維生素C對潰瘍處不會產生刺痛感,媽媽們可放心使用。

  多喂溫水,水中不要加糖。

  每晚臨睡前,用全脂奶粉,每次一湯匙,用開水衝開,溫度適中時喂下,對寶寶的口腔潰瘍有很大幫助。

  西瓜汁1-2勺給寶寶喂下,能讓寶寶在口中含一會效果更好,每天2-3次。

  將雞蛋打入碗內拌成糊狀,同時取綠豆適量放入陶罐內,用冷水浸泡十幾分鍾,再用火煮沸約2分鐘,在綠豆未熟時,把綠豆水倒出衝雞蛋花飲服,每日早晚各一次。

  將鮮芭蕉葉用火烤熱後貼敷口腔潰瘍處,每日2~3次。

  寶寶口腔潰瘍的預防方法

  預防永遠比治療更重要,想讓寶寶遠離爛嘴巴的苦惱,最重要的是在平時注意調整飲食,多給寶寶吃一些富含核黃素的食物,如牛奶,動物肝臟、菠菜、胡蘿蔔、白菜等。

  保持口腔、面板衛生,堅持經常刷牙、漱口、洗澡。

  少吃燒烤、油炸食物避免黏膜損傷。

  加強戶外運動,提高身體免疫力。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督促寶寶多喝水,並保持大便通暢。

  寶寶口腔潰瘍原因:

  1、消化系統疾病及功能紊亂

  患系統性疾病的患者易發生口腔潰瘍,主要是通過影響免疫系統而致病。口腔潰瘍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侷限性腸炎、肝炎等有關。研究表明:30%-48%的口腔潰瘍患者有消化道疾病,如腹脹、腹瀉或便祕等情況。其中9%以上有消化道潰瘍。

  2、內分泌變化

  有些女性患者往往在月經期發生,可能與體內雌激素量下降有關。有些女性每逢經期或行經前後就會出現口腔潰瘍,用藥治療只能暫時緩解,下月行經時依然如故 地出現,疼痛難忍,與此同時,還常伴有口乾、心煩、易怒和大便乾結等令人煩惱的症狀。臨床研究發現,月經期出現口腔潰瘍主要是由於體內黃體酮水平增高而雌激素孕酮等的水平降低所致。

  3、精神因素

  有的患者在精神緊張、情緒波動、睡眠狀況不佳的情況下發病,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有關。

  4、其他

  如父母雙方均患有複發性口腔潰瘍時,其子女約有80mdash; 90%患病,若雙親之一患此病時,其子女約有50mdash;60%患病。

  5、其他因素

  如缺乏微量元素鋅、鐵、葉酸、維生素B12、營養不良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複發性口腔潰瘍發病的可能性。病毒可能是口腔潰瘍的始動因子,但目前尚未在患者血清中查出相關抗體,亦未見從口腔潰瘍病損組織中分離出病毒的報道。細菌對口腔潰瘍的作用已提出了多年,與口腔潰瘍關係密切的細菌有血鏈球菌及幽門 螺桿菌。體內超氧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率不平衡、血栓素B2 和6酮前列腺素比例失調及總體水平下降可引發口腔潰瘍。微迴圈障礙致血流速度慢,血液流量低,毛細血管靜脈端管徑擴張,造成區域性缺血、缺氧從而引起黏膜膜損傷,潰瘍形成。血清中缺鋅、缺鐵、高銅等與RAU的發生有一定相關性。有報道稱戒菸亦可誘發口腔潰瘍。牙膏中的成分12-烷硫酸鈉SLS可能刺激黏 膜,誘發口腔潰瘍 。

  6、中醫病因機制:祖國醫學界早已對口腔潰瘍有記載。按照中醫的理論體系,口腔潰瘍有以下幾種病因:一是外感六 淫,主要是燥、火兩邪,燥邪乾澀,易傷津液,火為陽邪,其性炎上,津傷火灼,口瘡乃發。故口瘡多在秋季及氣候突變時容易復發。二是飲食不節,由於過食辛辣肥厚之品或偏食,致火熱內生,循經上攻,燻蒸口舌,並常耗傷心肺腎之陰津,致口瘡發生。三是情志過極,患者素日思慮過度,心煩不寐,五志鬱而化火,心火亢 盛,上炎薰灼口舌,或心火下移於小腸,循經上攻於口,均可致口舌生瘡;或平素多有鬱怒,肝鬱氣滯,肝氣不疏,鬱而化火,暗耗陰血,致衝任經脈不調,經行之 時,經氣鬱遏更甚,肝火旺盛,上灼口舌而致口瘡。四是素體陰虧,患者素體陰液不足,或久病陰損,虛火內生,灼傷口舌,乃至口舌生瘡。五是勞倦內傷,或久病傷脾,脾氣虛損,水溼不運,上漬口舌,而致口瘡;或鬱久化熱,溼熱上蒸,亦可致口瘡。更有甚者,脾氣虛極,傷及脾陽,脾陽不足,寒溼生熱,上漬於口,可發口瘡。六是先天察賦不足,或久用寒涼,傷及脾腎,脾腎陽虛,陰寒內盛,寒溼上漬口舌,寒凝血淤,久致口舌生瘡。總之外感六淫燥火,內傷臟腑熱盛是致病主 因,主病之髒在於心和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