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慢性便祕怎麼治方法有哪些

  小孩便祕可把家長給急壞了,那有什麼治療的方法呢?下面就由小編來告訴你,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孩慢性便祕怎麼治

  一、食療法:

  1、對嬰兒便祕首先要尋找原因,若是母乳餵養,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祕,常有體重不增,食後啼哭等。對於這種便祕,只要增加乳量,便祕的症狀隨即緩解。

  2、配方奶粉餵養的嬰兒更易發生便祕,這多半是因奶粉中酪蛋白含量過多,因而使大便乾燥堅硬。這種情況可在奶粉中加入5~10ml雙歧因子糖。

  3、適當的增加果汁。如鮮榨橙汁、蘋果泥、香蕉泥等。

  4、不滿3~4個月的嬰兒可在奶粉中加一些奶糕。因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腸道內部分發酵後,可刺激腸蠕動,有助於通便。

  5、對於4~5個月以上的嬰兒,可適當增加輔食,最好將菠菜、捲心菜、青菜、薺菜等切碎,和蓖麻油一起放入米粥內同煮,做成各種美味的菜粥給寶寶吃。

  二、物理療法防便祕:

  1、腹部按摩:睡前做做腹部按摩,可以促進腸蠕動,具體方法是:讓寶寶仰臥,家長用右手掌根部按摩腹部,按照右上腹——左上腹——右上腹方向邊揉邊推,但要注意手法不要過重,每次持續10分鐘,每天做2~3次。

  2、泡澡法:可每日在熱水盆裡泡數次,放鬆直腸肌肉,使排便過程容易進行。

  小孩慢性便祕的應對方法

  1、按摩法

  手掌向下,平放在寶寶臍部,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推揉。這不僅可以加快寶寶腸道蠕動進而促進排便,並且有助於消化。

  2、開塞露法

  將開塞露的尖端封口剪開,管口處如有毛刺一定要修光滑,並先擠出少許藥液滑潤管口,以免刺傷寶寶肛門。讓寶寶側臥,將開塞露管口插入其肛門,輕輕擠壓塑料囊使藥液射入肛門內,而後拔出開塞露空殼,在寶寶肛門處夾一塊乾淨的紙巾,以免液體溢位弄髒衣服或床單。同時囑咐寶寶要儘量等到不能忍受的時候再排便,以使藥液充分發揮刺激腸道蠕動、軟化大便的作用,達到最佳通便效果。

  3、甘油栓法

  將手洗乾淨,然後將圓錐形甘油栓的包裝紙開啟,緩緩塞入寶寶肛門,而後輕輕按壓肛門,儘量多待片刻,以使甘油栓充分融化後再排便。

  4、肥皂條法

  洗淨雙手,將肥皂削成長約3釐米、鉛筆粗細的圓錐形肥皂條,先用少許水將肥皂條潤溼後再緩緩插入寶寶肛門內。同樣儘量讓肥皂條在肛門內多停留一段時間,以達到充分刺激暢道蠕動的作用。

  小孩慢性便祕的調理方法

  腹部按摩

  寶寶仰臥,媽媽用右手掌根部按摩寶寶的腹部,按照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順時針的方向邊揉邊推。手法不要過重,每次持續10分鐘,每天做2~3次。

  訓練排便習慣

  從寶寶3~4個月起就可以訓練其定時排便。因進食後腸蠕動加快,常會出現便意,故一般宜選擇在進食後讓寶寶排便,以建立起排便的條件反射。

  矯正飲食

  如果因飲食不足造成便祕,應增加食物攝入量。母乳餵養的寶寶應更頻繁地哺乳,人工餵養的寶寶則應增加配方奶量。

  食補纖維素

  纖維素可以刺激腸蠕動,促使排大便,除了蔬菜和水果,木耳、菇類、燕麥片、海苔、海帶、果乾等,都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礦物質,可以多為寶寶選用。如果寶寶還沒有新增輔食,那可以多喝白開水、菜汁水。如果是母乳餵養,媽媽自身也應及時調整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糧。

  增加腸道益生菌

  可以給寶寶補充一些益生菌製劑,尤其要含有雙歧桿菌、乳酸菌、糞腸球菌等腸道益生菌,如媽咪愛、合生元。

  適當運動

  適當加強腹肌的活動,有助於改善便祕的症狀,如簡單的爬、滾、蹲、身體往前後彎曲或轉腰的動作,都可以加速腸蠕動。

  直腸或肛門區域性刺激

  用手指蘸上肥皂水或嬰兒油在寶寶肛門處按摩,這種辦法能有效刺激肛門,使肛門括約肌鬆弛,利於排便。

  給予安全的藥物

  推薦大家使用和光堂嬰兒便祕藥,它並非瀉藥,而是採用純麥芽糖製成,安全無副作用。通過麥芽糖緩慢的發酵作用促進腸道蠕動,催促平靜的排便,改善解決便祕問題。另外對營養補給也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