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便祕怎麼治療方法偏方

  一歲半左右的寶寶,是最容易便祕的。這是媽媽就要多加預防,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方面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到你。

  兒童便祕的治療方法

  人乳餵養嬰兒較少發生便祕。如果發生,除喂人乳外,加用潤腸輔食,如加糖的菜水或桔子汁***應用新鮮桔子擠汁,市售瓶裝桔汁開瓶後易汙染***、番茄汁、煮山楂或紅棗水。4個月以上可加菜泥或煮熟的水果泥。母乳不足時,可加1~2次加8%糖的牛乳。蜂蜜水每日60~90ml,也有幫助。

  人工餵養兒較易便祕,但如合理加糖及輔食,可避免便祕。如果發生,可將牛乳加糖增至8%,並可加喂果汁***如番茄汁、桔汁、菠蘿汁、棗汁以及其他煮水果汁***,以刺激腸蠕動。較大嬰兒,可加菜泥、菜末、水果、粥類等輔食。再大一些可加較粗的穀類食物如玉米粉、小米、麥片等製成粥。在1~2週歲,如已加了各種輔食,每日牛奶量500ml即夠,可多吃粗糧食品、紅薯、胡蘿蔔及蔬菜。有條件者可加瓊脂果凍。營養不良小兒便祕,要注意補充營養,逐漸增加入量,營養情況好轉後,腹肌、腸肌增長、張力增加,排便自然逐漸通順,如果孩子還是不能正常的恢復排便,可以補充寶通樂滋補劑來緩解孩子症狀,多管齊下解決孩子便祕難題。

  排大便是反射性運動,小兒經過訓練能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一般三個月以上嬰兒可開始訓練,清晨餵奶後由成人兩手扶持,或坐盆或排便小椅,連續按時執行半至一個月即可養成習慣。養成後不要隨意改動時間。對年長兒慢性便祕,除鼓勵其多運動、多進纖維多的食物外,亦應使其按時通便,養成良好習慣。

  兒童便祕的治療偏方

  1、飲食療法

  小兒便祕時,家長不妨多餵食一些有潤腸功效的食物,如:西紅柿、胡蘿蔔、白菜、土豆、紅薯、蜂蜜、小米、燕麥、橙子等等,酌量減少肉類的攝入。

  2、藥物療法

  ①使用開塞露促進排便。

  ②使用含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糞鏈球菌等成分的藥物治療小兒便祕。

  3、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

  家長要積極培養小兒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一般在進食後最好排便一次,每天最好排便1-2次以上。

  4、刺激排便處

  當發現小兒出現便祕情況時,家長可用手按摩排便處,刺激該部位,促進排便。此前,你應清潔手部,也可使用肥皂水幫助刺激排便處。

  5、增加身體鍛鍊

  給小兒增加身體鍛鍊,增強他們的體魄,有助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祕。

  6、按摩腹部

  讓寶寶仰臥,家長用手掌輕柔地以順時針方向按摩其腹部,每次大約按摩十分鐘,有助刺激腸道蠕動,幫助寶寶排便。

  兒童便祕常見原因

  1、兒童正處在生長髮育階段,本身就容易產生內熱,如多食肥甘厚味而且偏食、不吃蔬菜水果,時間長了就可能造成消化功能下降,讓食物過長時間滯留在腸道內,又生內熱,兩熱相加,損傷體內津液,形成便祕。

  2、沒有接受母乳餵養者,飲食大多以牛奶、糖類為主,又沒有注意新增有益排便的輔食,常從嬰兒期就產生便祕。

  3、幼兒期,若以市售精細軟類兒童食品為主食者,便祕就更為嚴重。

  4、自幼溺愛,缺乏規律睡眠,尤其是夜晚不睡,白天多睡者,最易發生便祕。另外,缺乏定時***尤其是晨起***排便者,也會發生便祕。

  5、嬰兒便祕:由於嬰兒膳食種類較侷限,常吃的食物中纖維素少而蛋白質成分較高,因此很容易發生便祕,嬰兒便祕時,主要表現為每次排便時啼哭不休,甚至發生肛裂。肛裂的發生使嬰兒對大便產生恐懼心理,造成惡性迴圈,加重便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