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疾病與家族史

  目前多數學者認為,高血壓屬於多基因遺傳性疾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甲亢與遺傳有一定的關係明確,有甲亢家族史的家族患甲亢的人數顯著多於一般家族。臨床上常遇到一個家庭的數個成員或幾代人患有甲亢。據統計,同卵雙胎相繼患甲亢病的機率達30%~60%,異卵雙胎的僅3%~9%。說明:甲亢可能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其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也可能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近年還有人認為是多基因遺傳。因此,如果你的家庭中有人患甲亢而你也出現不明原因心悸,食慾亢進、怕熱,多汗,體重下降等症狀應及時到高興醫院就診。

  單基因遺傳病的危害

  我國較為常見的這12種單基因遺傳病有一個令人心塞的共同點——隱性遺傳。也就是說,患兒的雙親往往並沒有任何症狀,常規產檢也無法發現任何異常,直到寶寶出生後出現病症才得以發現。並且,在目前已發現的7000多種單基因遺傳病中,大多數單基因遺傳病會致死、致畸或致殘,僅1%有有效治療藥物,但治療費用昂貴,而且即使患兒存活也大多終生殘疾或智力障礙,因此,單基因遺傳病不僅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嚴重危害,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精神和經濟負擔。

  實踐經驗表明,孕前/孕早期遺傳病攜帶者基因檢測有助於提高生殖的自主性和選擇性,有效地控制單基因遺傳病發生率。

  日前,美國婦產科學會委員會***ACOG***對孕期單基因遺傳疾病的管理和治療也提出了建議。建議指出,對於此類患者,婦產科醫生在孕前、孕期以及新生兒期應諮詢多學科專家,給孕婦及新生兒最優的護理方案。此次提議可以歸納為以下四點:

  ***1***注重評估基因型、討論攜帶遺傳基因檢測的必要性、評估患者病情以及必要時修改治療方案、解釋後代患病風險以及疾病對孕婦的影響。遺傳模式對後代疾病風險的預測很重要,以及配偶是否該接受疾病的攜帶檢測也很重要。

  ***2***孕期對孕婦的醫療管理應包括評估潛在致畸性的療法,應告知患者不能停止藥物治療,直至多學科專家成員審查確定無風險後方可停止。對於與產婦發病率和死亡率有關的遺傳條件,婦產醫生應該與該夫婦討論其風險並提供或指導相關節育諮詢。

  ***3***婦產科醫生應該提供胚胎植入前基因診斷或產前檢測,建議此類女性在懷孕前使用維生素和葉酸,制定一個包含產婦、胎兒以及新生兒風險的保健計劃,孕前商議會應該包括疾病的特殊干預措施,如醫療食品或飲食限制療法,諮詢相對應的專科醫生以解孕婦的情況,這些專科醫生包括遺傳學專家、母胎醫學專家、麻醉學專家以及生殖內分泌專家。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多囊腎病

  ARPKD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腎臟囊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確。因常在圍產期通過超聲檢查被發現, 又被稱為嬰兒型多囊腎 ***Infantile Polycystic Renal Disease, IPCD***。

  ARPKD不僅限於嬰兒,亦可發生在兒童和成人,通常伴隨先天性肝纖維化及肝內膽管擴張。發病率為1/5500~1/6000,無明顯性別差異。患兒出生時多為低出生體重兒 ***1000~2500g***,出生時約40%患兒已死亡,其它患兒多在出生後24~48h因呼吸窘迫而死亡,個別存活數天者, 終因腎功能衰竭或呼吸功能不全死亡。

  病理學基礎

  ARPKD是由6號常染色體上基因缺陷引起的,致病機理尚不明確。大體上表現為雙腎增大,皮質似海綿狀,髓質內的集合管擴張呈圓形小囊腫***1~2mm***,並呈條狀放射形排列延伸至皮質,間質水腫輕度纖維化,腎盂被腫脹的腎實質壓迫變形,可合併門脈區膽管擴張、增多,周圍結締組織增生。

  超聲表現

  病變腎臟主要表現如下:雙側腎臟增大,通常為正常腎臟的2~3倍,有時可充滿整個腹腔,而腎臟輪廓尚存。瀰漫性回聲增強,偶爾會顯示不連續的微小或稍大的囊腫 ***1~2mm ***。圍產期可見到回聲增強的腎錐體結構,與海綿腎相類似。

  腎外表現:常見羊水少,過少者膀胱常不顯示,嚴重者還可出現Potter綜合徵。Potter綜合徵:受羊水不足影響嚴重的胎兒會有肺部發育不全,臉部變形等多發性畸形,和腹部機能不足,死亡率很高。主要徵象包括: Potter臉***兩眼間距增寬,兩眼內上角有一異常褶紋,鼻扁平且短,下頦向後傾斜,耳廓大而軟、無軟骨等***;骨骼畸形 如鐘形胸、足內翻等;此外還可併發眼科畸形、肺發育不全、腹裂綜合徵、心血管畸形等。

  產前肝臟病變表現多不明顯,偶可見肝臟及膽管壁回聲增強,此徵象為肝臟、膽管纖維化的早期超聲徵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