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最好的治療方法

  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病變,沿坐骨神經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後、小腿後外側和足外側發生的疼痛症狀群,坐骨神經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經幹,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佈區域內***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和腳的外側面***的疼痛。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讓大家瞭解一下具體內容,下面看看都有哪些吧!

  

  坐骨神經痛的臨床表現:

  1、根性坐骨神經痛:起病隨病因不同而異。最常見的腰椎間盤突出,常在用力、彎腰或劇烈活動等誘因下,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少數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側臀部、大腿後,膕窩、小腿外側及足部放射,呈燒灼樣或刀割樣疼痛,咳嗽及用力時疼痛可加劇,夜間更甚。病員為避免神經牽拉、受壓,常取特殊的減痛姿勢,如睡時臥向健側,髖、膝關屈曲,站立時著力於健側,日久造成脊柱側彎,多彎向健側,坐位進臀部向健側傾斜,以減輕神經根的受壓。

  2、乾性坐骨神經痛:起病緩急也隨病因不同而異。如受寒或外傷誘發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從臀部向股後、小腿後外側及足外側放射。行走、活動及牽引坐骨神經時疼痛加重。壓痛點在臀點以下,Lasegue徵陽性而Kernig徵多陰性,脊椎側彎多彎向患側以減輕對坐骨神經幹的牽拉。

  坐骨神經痛的危害:

  目前,大部分人都將坐骨神經痛作為一種病來看待,專家王懷慶解釋說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坐骨神經痛並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症狀,危害是非常大的。原發性坐骨神經痛多於受寒和感染有關,會和肌炎、肌纖維組織炎等一起產生,以單側為多見的,嚴重的可能致殘。而繼發性坐骨神經痛大都是由於臨近結構的病變所引起的,患者也會疼痛難忍,久而久之會造成脊柱側彎,影響到正常的站姿和坐姿。

  坐骨神經痛的治療方法:

  坐骨神經痛西藥久治不愈,是腰椎病變壓迫導致,職業病的表現。中醫遵循通則不痛的原理,採用外敷治療。治療坐骨神經痛具有內調外治、作用持久,可以達到疏通經絡,消腫止痛的作用,能從根本調治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的運動療法 :

  坐骨神經痛多發於單側 ,夜間加重 ,咳嗽、大便時加重。坐骨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的主要是由於坐骨神經炎症病變引起 ;繼發性的則多由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增生、腰和臀部的軟組織損傷以及盆腔、椎管內病變引起。患者除避免著涼外 ,適當加強腰腿部功能鍛鍊 ,會獲得良好效果。

  一、左右擺腿。站立位 ,雙手扶牆 ,輪流向左右方向擺腿 ,擺動時足部不觸地面。

  二、交替直腿上抬運動。仰臥位 ,輪流將在、右腿伸直後抬起 ,經常鍛鍊可逐漸提高抬舉角度。

  三、踏自行車運動。仰臥位 ,兩下肢像騎車般輪番踩踏 ,踩踏幅度可逐漸增加。

  四、正坐舉腿。坐位 ,兩腿緊靠或夾上一本厚書 ,直膝 ,腳跟著地 ,手握凳邊 ,抬腿過臍 ,隨即放下。開始時患腿未必抬得很高 ,堅持鍛鍊後患腿的抬高程度會逐漸增加。

  五、平坐推腿。坐位 ,足跟著地 ,足尖蹺起 ,兩手平放大腿上 ,隨即向前彎腰 ,兩手同時推向足部。初練時兩手很難推到足部 ,堅持一段時間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蹲跳。雙手扶凳 ,左腿屈膝下蹲 ,右腿儘量向右側伸直 ,如此左右交替進行。

  坐骨神經痛的預防常識:

  許多坐骨神經痛的患者都可清楚地訴述發病是與一次突然的腰部“扭傷”有關,如發生於拎舉重物,扛抬重物,長時間的彎腰活動或摔跌後。因此,當需要進行突然的負重動作前,應預先活動腰部,儘量避免腰部“扭傷”,平時多進行強化腰肌肌力的鍛鍊,並改善潮溼的居住環境,常可降低本病的發病率。本病患者急性期應及時就醫,臥床休息,並密切配合診治,預後通常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