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壞習慣會讓人折壽

  好的習慣受益一生,壞的習慣日復一日也會損害健康。近日,美國“MSN健康網”撰文指出,愛咬指甲、不按時吃早飯、總看電視等壞習慣不僅對身體不好,長期如此,甚至可能讓人折壽10年。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主要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1、睡眠少。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報告指出,35%的成年人平均睡眠時間少於7小時。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恆表示,我國患有各類睡眠障礙的人高達38%。目前已明確屬於與睡眠障礙相關的疾病有89種,如糖尿病、腦卒中、心臟病、心衰、高血壓、抑鬱、肥胖等。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表明,每晚睡眠不到5個小時或超過9個小時的人,預期壽命會明顯下降。

  2、零食不離口。

  有些人喜歡嗑瓜子、吃餅乾薯片,從不讓嘴閒著。吃零食確實能讓人心情愉悅,在某種程度上有減壓作用,可以消除緊張、焦慮等情緒。但不餓的時候吃零食,正餐就會吃得少,導致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獲取不足。而且,零食大都是高鹽、高糖、高脂肪食物,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想吃零食時,先問問自己到底餓不餓,如果不餓,就堅決管住手,把零食鎖起來或分給朋友。

  3、飯吃得太快。

  社會節奏快,導致人們吃飯不得不“加速”。吃得太快,大腦來不及發訊號分泌消化液,胃腸道也沒有足夠的反應時間來加速蠕動,很可能導致消化不良,甚至出現腹痛、腹脹等症狀。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壞習慣還可能導致暴飲暴食以及體重增加。因此用餐時,要注意節奏,每吃一口都要仔細咀嚼。

  4、總忽視早餐。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但沒時間、沒胃口、控制體重等原因總能成為人們不吃早餐的藉口。不吃早餐可能造成胃炎、肥胖、膽結石等健康問題。德國埃朗根大學研究表明,不注重早餐的人平均壽命會縮短2.5歲。瑞典于默奧大學研究發現,不吃早餐的青少年長大後更易患代謝綜合徵,並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臟病和腦卒中等的風險。因此,按時吃早餐很重要,一頓高質量的早餐,營養搭配應做到“四有兩不要”,即有澱粉類主食;有富含蛋白質的奶類、蛋類、豆類;有蔬果;有一勺堅果;不要油炸食品;不要燒烤或熏製品。

  5、愛咬手指甲。

  愛咬指甲有時反映一種心理情緒,如緊張、抑鬱、沮喪、自卑感、敵對感等情緒狀態,其根源可能是受關注不夠或缺乏安全感。研究發現,即使每天用抗菌洗手液洗好幾次手,也難以避免細菌侵入。如果習慣咬指甲,就等於為細菌敞開了大門。另外,咬指甲時可能咬破面板,導致甲床炎等炎症。長期如此還會帶來牙齒或牙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