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腸梗阻是指腸內容物在腸道種通過受阻,為了常見的急腹症,可以由於多種因素所引發的,腸梗阻還會引發腹痛、嘔吐、休克、排便排氣停止。那麼腸梗阻有哪些症狀嗎?你瞭解腸梗阻要如何治療才好得快嗎?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腸梗阻的症狀及治療做法。

  腸梗阻的症狀表現

  1.腹痛

  為陣發性絞痛。空腸或上段迴腸梗阻,每3~5分鐘發作1次,迴腸末端或大腸梗阻,每6~9分鐘發作1次,發作間歇期疼痛緩解,絞痛期間伴有腸鳴音亢進。腸鳴音呈高調。有時可聞氣過水聲。麻痺性腸梗阻可以無腹痛,高位小腸梗阻絞痛可以不嚴重,中段或低位腸梗阻則呈典型劇烈的絞痛,位於臍周或定位不確切。每次絞痛可持續數秒到數分鐘。如果陣發性絞痛轉為持續性腹痛,則應考慮已發展為絞窄性腸梗阻了。

  2.嘔吐

  梗阻以後,腸管的逆蠕動使病人發生嘔吐。嘔吐物開始為胃內容物,以後為腸內容物。高位小腸梗阻絞痛不重,但嘔吐頻繁。中段或遠端小腸梗阻,嘔吐出現較晚,低位小腸梗阻嘔吐物有時呈“糞便樣”是由於腸內容物的滯留、細菌的過度生長,分解腸內容物所致。

  3.腹脹

  多發生在晚期,高位小腸梗阻不如低位者明顯,結腸梗阻因迴盲瓣存在,很少發生反流,梗阻常為閉襻性,故腹脹明顯。絞窄性腸梗阻時,腹部呈不對稱性膨脹,可以摸到膨大的腸襻。

  4.排氣與排便停止

  腸梗阻病人,一般都停止由肛門排便與排氣。但是腸繫膜血管栓塞與腸套疊可以排出稀便或血性黏液。結腸腫瘤、憩室或膽石梗阻的病人也常常有黑色大便。

  腸梗阻的治療措施

  1.糾正脫水、電解質丟失和酸鹼平衡失調

  脫水與電解質的丟失與病情與病類有關。應根據臨床經驗與血化驗結果予以估計。一般成人症狀較輕的約需補液1500ml,有明顯嘔吐的則需補3000ml,而伴周圍迴圈虛脫和低血壓時則需補液4000ml以上。若病情一時不能緩解則尚需補給從胃腸減壓及尿中排洩的量以及正常的每日需要量。當尿量排洩正常時,尚需補給鉀鹽。低位腸梗阻多因鹼性腸液丟失易有酸中毒,而高位腸梗阻則因胃液和鉀的丟失易發生鹼中毒,皆應予相應的糾正。在絞窄性腸梗阻和機械性腸梗阻的晚期,可有血漿和全血的丟失,產生血液濃縮或血容量的不足,故尚應補給全血或血漿、白蛋白等方能有效地糾正迴圈障礙。

  2.胃所減壓

  通過胃腸插管減壓可引出吞入的氣體和滯留的液體,解除腸膨脹,避免吸入性肺炎,減輕嘔吐,改善由於腹脹引起的迴圈和呼吸窘迫症狀,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梗阻以上腸管的瘀血、水腫和血液迴圈。少數輕型單純性腸梗阻經有效的減壓後腸腔可恢復通暢。胃腸減壓可減少手術操作困難,增加手術的安全性。減壓管一般有兩種:較短的一種***levin管***可放置在胃或十二指腸內,操作方便,對高位小腸梗阻減壓有效;另一種減壓管長數來***miller-abbott管***,適用於較低位小腸梗阻和麻痺性腸梗阻的減壓,但操作費時,放置時需要x線透視以確定管端的位置。結腸梗阻發生腸膨脹時,插管減壓無效,常需手術減壓。

  3.控制感染和毒血癥

  腸梗阻時間過長或發生絞窄時,腸壁和腹膜常有多種細菌感染***如大腸桿菌、梭形芽胞桿菌、鏈球菌等***,積極地採用以抗革蘭氏陰性桿菌為重點的廣譜抗生素靜脈滴注治療十分重要,動物實驗和臨床實踐都證實應用抗生素可以顯著降低腸梗阻的死亡率。

  4.解除梗阻、恢復腸道功能

  對一般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尤其是早期不完全性腸梗阻,如由蛔蟲、糞塊堵塞或炎症粘連所致的腸梗阻等可作非手術治療。早期腸套疊、腸扭轉引起的腸梗阻亦可在嚴密的觀察下先行非手術治療。動力性腸梗阻除非伴有外科情況,不需手術治療。

  腸梗阻的診斷方法

  ***一***鑑別機械性腸梗阻和動力性腸梗阻

  首先要從病史上分析有無機械梗阻因素。動力性腸梗阻包括常見的麻痺性和少見的痙攣性腸梗阻。機械性腸梗阻的特徵是陣發性腸絞痛、腸鳴音亢進和非對稱性腹脹;而麻痺性腸梗阻的特徵為無絞痛、腸鳴音消失和全腹均勻膨脹;痙攣性腸梗阻可有劇烈腹痛突然發作和消失,間歇期不規則,腸鳴音減弱而不消失,但無腹脹。X線腹部平片有助於三者的鑑別:機械性梗阻的腸脹氣侷限於梗阻部位以上的腸段;麻痺性梗阻時,全部胃、小腸和結腸均有脹氣,程度大致相同;痙攣性梗阻時,腸無明顯脹氣和擴張。每隔5分鐘拍攝正、側位腹部平片以觀察小腸有無運動,常可鑑別機械性與麻痺性腸梗阻。

  ***二***鑑別單純性腸梗阻和絞窄性腸梗阻

  絞窄性腸梗阻可發生於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的基礎上,單純性腸梗阻因治療不善而轉變為絞窄性腸梗阻的佔15~43%。一般認為出現下列徵象應疑有絞窄性腸梗阻:

  1.急驟發生的劇烈腹痛持續不減,或由陣發性絞痛轉變為持續性腹痛,疼痛的部位較為固定。若腹痛涉及背部提示腸繫膜受到牽拉,更提示為絞窄性腸梗阻。

  2.腹部有壓痛,反跳痛和腹肌強直,腹脹與腸鳴音亢進則不明顯。

  3.嘔吐物、胃腸減壓引流物、腹腔穿刺液含血液,亦可有便血。

  4.全身情況急劇惡化,毒血癥表現明顯,可出現休克。

  5.X線平片檢查可見梗阻部位以上腸段擴張並克滿液體,狀若腫瘤或呈“C”形面被稱為“咖啡豆徵”,在擴張的腸管間常可見有腹水。

  ***三***鑑別小腸梗阻和結腸梗阻

  高位小腸梗阻嘔吐頻繁而腹脹較輕,低位小腸梗阻則反之。結腸梗阻的臨床表現與低位小腸梗阻相似。但X線腹部平片檢查則可區別。小腸梗阻是充氣之腸袢遍及全腹,液平較多,而結腸則不顯示。若為結腸梗阻則在腹部周圍可見擴張的結腸和袋形,小腸內積氣則不明顯。

  ***四***鑑別完全性腸梗阻和不完全性腸梗阻

  完全性腸梗阻多為急性發作而且症狀明顯,不完全性腸梗阻則多為慢性梗阻、症狀不明顯,往往為間隙性發作。X線平片檢查完全性腸梗阻者腸袢充氣擴張明顯,不完全性腸梗阻則否。

  ***五***腸梗阻病因的鑑別診斷

  判斷病因可從年齡、病史、體檢、X線檢查等方面的分析著手。例如以往有過腹部手術、創傷、感染的病史,應考慮腸粘連或粘連帶所致的梗阻;如患者有肺結核,應想到腸結核或腹膜結核引起腸梗阻的可能。遇風溼性心瓣膜病伴心房纖顫、動脈粥樣硬化或閉塞性動脈內膜炎的患者,應考慮腸繫膜動脈栓塞;而門靜脈高壓和門靜脈炎可致門靜脈栓塞。這些動靜脈血流受阻是血管性腸梗阻的常見原因。在兒童中,蛔蟲引起腸堵塞偶可見到;3歲以下嬰幼兒中原發性腸套疊多見;青、中年患者的常見病因是腸粘連、嵌頓性外疝和腸扭轉;老年人的常見病因是結腸癌、乙狀結腸扭轉和糞塊堵塞,而結腸梗阻病例的90%為癌性梗阻。成人中腸套疊少見,多繼發於Meckel憩室炎、腸息肉和腫瘤。在腹部檢查時,要特別注意腹部手術切口疤痕和隱蔽的外疝。

  麻痺性腸梗阻在內、外科臨床中都較常見,腹部外科大手術和腹腔感染是常見的原因,其它如全身性膿毒血癥、嚴重肺炎、藥物中毒、低鉀血癥、腹膜後出血、腸出血、輸尿管絞痛等均可引起麻痺性腸梗阻,仔細的病史分析和全面檢查對診斷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