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痔瘡治療方法

  得了慢性痔瘡,該怎麼治療呢?下面和小編具體瞭解下。

  :民間偏方

  方 1

  〔組成〕鮮入地老鼠根 60~90g,豬復肉 60g。

  〔用法〕將入地老鼠根切成薄片,與豬瘦肉同煎,加水 3 大碗,煎至 1 碗,每日服 1 次,連服 2~4 天。

  〔附註〕此方用於內痔。

  方 2

  〔組成〕山烏桕根、酢漿草、金銀花各適量。

  〔用法〕水煎,洗患處。

  方 3

  〔組成〕鮮瓦松 60~120g。

  〔用法〕水煎,薰洗患處。另取瓦松 6g,豬大腸 120g,水煎服。

  方 4

  〔組成〕鮮牛白藤 300g,紅糖少許。

  〔用法〕水煎服。

  〔附註〕此方用於痔瘡出血。

  方 5

  〔組成〕毛草龍 30g,車前草 30g,鬼針草 30g。

  〔甩法〕水煎服。

  方 6

  〔組成〕鮮白蘞***去外皮***30~60g。

  〔用法〕水煎,調蜜或紅糖服,渣搗敷。

  〔附註〕此方用於痔瘡肛漏。

  慢性痔瘡的中藥治療方法:

  1.桑耳粥。桑耳3克,粳米50克。先煎桑耳,去渣取汁,和米煮粥,空腹服用。此方有祛風活血作用,用於腸風痔血。

  2.蒼耳粥。蒼耳子15克,粳米100克。先煎蒼耳子,去渣,後入米煮粥,空腹服用。此方有祛風消腫功效,適用於痔瘡下血,老人目暗不明等症。

  3.牛脾粥。牛脾1具,粳米100克。將牛脾洗淨,每次用150克,細切,和米煮粥。空腹食之。此方能健脾消積,適用於脾虛食滯,兼治痔瘡下血。

  4.桑仁糯米粥。桑仁100克,糯米150克。將桑仁煮取汁,和糯米同煮成粥。每日1~2次,空腹食。此方有滋補肝腎、養血功效,適用於五痔下血,煩熱羸瘦。

  5.無花果燉豬瘦肉。無花果***幹品***100克,豬瘦肉200克,加水適量,盛瓦鍋內,隔水燉熟,調味即可。每日服2次。此方可健胃理腸、消炎解毒,適用於痔瘡以及慢性腸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