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睡眠的食療方

  失眠在如今是一件平常事,十個上班族有七個是失眠患者。那麼失眠吃什麼可以改善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百合粥

  鮮百合30克,糯米50克,冰糖適量。糯米煮粥,米將熟時加入百合煮至粥成,冰糖調味。如無鮮百合可以用幹百合10克代之,直接與米同煮為粥。溫熱服食。

  蓮子百合瘦肉湯

  蓮子50克,百合50克,豬瘦肉250克切塊,加水煲湯。蓮子性味甘、澀、平,入心、脾、腎經,能養心、益腎、補脾、澀腸;百合性味甘、微苦、平,入心、肺經,有潤肺止咳、養陰清熱、清心安神、益氣調中等功效。

  合歡花蒸豬肝

  每次用合歡花***幹品***10克,加水少許,泡浸4~6小時,豬肝100~150克切片,同放碟中,加食鹽少許調味,隔水蒸熟,食豬肝。合歡花性味甘、平,入心、肝、脾經,能舒鬱,理氣,安神,活絡:豬肝性味甘、苦、溫,入肝經,能補肝,養血,明目。

  甘草小麥紅棗湯

  每次用甘草10克,小麥30克,紅棗5枚,清水兩碗,煎至一碗,去渣飲湯。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肺經,能和中緩急,潤肺,解毒:小麥性味甘、涼,入心、脾、腎經,能養心、益腎、除熱、止渴:紅棗性味甘、溫,入脾、胃經,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和營衛。

  蓮桂棗仁湯

  桂圓10克,蓮子20克,酸棗仁5克,大棗10枚,易汗出加五味子5克,體質虛弱明顯加靈芝10克,虛煩不寧加百合10克,脾虛明顯加山藥30克,同煮湯服食。適宜心脾氣血兩虛之納差乏力、失眠健忘者。

  大棗茯神粥

  大棗5枚,粟米50克,茯神10克。用水煎煮茯神,濾取汁液,以茯神藥液與大棗、粟米同煮為粥。每日2次,早、晚服食。具有健脾養心、安神益智的作用。

  桑葚百合粥

  鮮桑葚100克,鮮百合50克。將兩味洗淨,水煎服,每日1次。適合心腎不交、煩熱不眠之證。脾胃虛寒洩瀉者忌用本方。

  飲食改善睡眠質量

  1、脾虛導致腹脹不適

  “胃不和,則臥不安”,指的是腸胃不好,造成胃氣失和、消化不良、腹脹不適,就很難一夜好眠。此時需要消食導滯,佐以安神。

  中醫養生建議:此類失眠主要以預防為主。晚餐掌握“77”原則,即儘量晚上7點以前***或睡前3小時***進食,7分飽,菜品清淡。要少吃豆類、青椒等脹氣食物,以及辣椒、大蒜及生洋蔥等會讓人感覺燒胃的辛辣食物。用餐之後稍微走一走再睡覺。

  2、肝虛導致煩躁、時睡時醒

  若您的症狀為時睡時醒,精神欠佳,乏力面白,眼乾,舌淡等,就屬於肝血虧虛,虛煩失眠,可選用酸棗仁湯緩解。

  中醫養生建議:自覺壓力大時,可多吃點綠色及口感帶酸的水果,如檸檬、獼猴桃、梅子等。肝火旺時容易口渴,需要喝充足的水。玫瑰花茶、薰衣草茶,再加些有安神作用的酸棗仁一起喝,效果很好。

  3、心虛導致易做夢、睡醒不解乏

  經常熬夜加班,會一點一滴耗損體內的“陰氣”,變成“陰虛”體質,就算精疲力竭,上了床也睡不著,要不就是腦袋裡連番上演各種夢境,覺得沒法好好休息。時間長了更會發現,記憶力在不斷下降,同時伴有心慌、面白、頭暈等表現。此種情況必須“滋心陰、養心神”。

  中醫養生建議:建議選擇桂圓和適量的紅棗、蓮子及糯米一同煮成粥,早上食用;或用6顆桂圓肉、10克蓮子及芡實,加500毫升水煮成茶,每天早晚溫熱喝一次,能養心安神。但感冒時或有口乾舌燥等上火症狀的人,不宜吃桂圓。

  4、腎虛導致年老體衰、盜汗失眠

  年老體弱、久病不愈、勞累過度,或先天體質不足都容易導致人出現睡不安、時睡時醒、腰痠腿軟、潮熱盜汗等表現,這多是腎陰虛、心火旺所致,應滋陰補腎。

  中醫養生建議:可選用山藥、枸杞、粳米一同煮粥,安神助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