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城市地鐵選址方法

  摘 要:合理的地鐵站選址方案,可以更好地協調好站點佈局與線路的總體規劃,該文將探討影響城市地鐵站選址的影響因素,制定具有普遍適用性的地鐵選址原則,併為站點敷設及其效益最大化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城市地鐵 地鐵站選址 總體規劃

  1 城市地鐵站點的概念

  城市軌道交通是一種現代化的城市公交客運系統,這種快速大運量的城市軌道模式,通常以電力來牽引,其線路常敷設在地下隧道內。

  2 城市地鐵站點分類

  該文僅以站點選址對地鐵線路規劃的影響把地鐵站點劃分為:1“錨定”站點,它是指在地鐵線路規劃中必須設定的站點,該類站點一般設定在城市交通樞紐、大型客流集散地等,並且能直接影響整體規劃和“遊離”站點的選擇。2“遊離”站點設定通常要考慮客流量、站間距和城市地貌等因素,且通常在“錨定”站點它是在“錨定”站點選定之後才開始。該類站點只要求符合整體規劃設計即可,不在數量和站位等方面過多要求。

  3 城市地鐵站選址定義及分類

  該文對地鐵站選址的定義是在地鐵站對線路規劃的影響上訂立的,故將線路站點定義為:對線路規劃有影像的站點的總稱,通常指“錨定”站點,選址的宗旨是協調、完善線路的規劃。按線路規劃受到的影響分類,站點選址可分為“錨定”站點選址與“遊離”站點選址,其中“錨定”站點是線路規劃的關鍵節點,“遊離”站點的選址是以站位規劃為基準,再考慮站點兩端“錨定”站點位置,結合實際情況而進行設定。

  4 城市地鐵站選址的基本原則和影響因素

  4.1 基本原則

  從城市整體交通狀況出發,依據城市地鐵建設要求將“按需設定、經濟合理、技術可實現性、協調發展”作為基本原則。

  4.2 影響因素

  4.2.1 與沿線發展規劃是否協調

  客流量大小和集散強度與城市人口的分佈以及商業區的密集程度緊密關聯,且後者對前者有一定引導作用。因此,地鐵站設定時要考慮周邊不同土地的遠期規劃和利用結構。

  城市空間佈局受地鐵站間距影響。地鐵站間距較大時,生產、商業等多功能專案更願意到地鐵周邊發展,因此很容易形成區域式發展趨勢和功能齊全的土地開發區。地鐵建設時要考慮人口規模和客流量,人口和客流量太小的話,地鐵修建的可行性就會大大降低。地地鐵建設的目的是緩解客流壓力,如果佈局和承載能力設定不合理,反而會對居民出行產生影響。

  4.2.2 地鐵站的選址與地鐵線路是否協調

  地鐵站是線路規劃的節點,是屬於線路規劃的一部分,站點依附於地鐵線存在,地鐵站同時也優化了地鐵線的功能。地鐵站選址時要體現地鐵線路的規劃要求,並且要適應施工要求。

  4.2.3 地鐵站的交通功能

  城市地鐵站是乘客享受地鐵服務的起點,如果選址恰當,能夠對客流產生積極的導向和聚集的作用,使地鐵線的交通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因此,地鐵站的選擇也要充分考慮到客流量、客流分佈走勢、出行結構以及各人口密集區的客流集散強度。

  1客流分佈特徵對地鐵站選址的影響。地鐵站的選擇要為未來客流動變化留有餘地,城市客流的分佈與形成是一個相互制約最終平衡的過程,隨著時間和外部條件的改變,城市化程序的加快,城市地鐵客流不可能一成不變。因此,建設地鐵站時,要統籌兼顧,既要考慮城市交通的未來分佈,充分考慮客流的動態變化趨勢。

  2地鐵站受客流的影響。從客流數量出發,以我國運營為參考物件,乘客到達地鐵站的出行方式及其所佔比例為:步行>地面公交>乘計程車>自行車出行>其他。站間距小的站點可以增加地鐵對客流的吸引力,將更大部分其他客流轉化為地鐵客流,因此,站間距的大小與客流量多少有緊密的關係,此外地鐵站的展位也會對客流量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4.2.4 經濟效益

  1投資。合理規劃地鐵站數量,將站點建設在最能體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位置上。這樣既能有效控制地鐵站點的成本,又能使得地鐵實際使用價值最大化,同時最大程度地降低建設成本。

  2效益收穫。在設計地鐵線路時,要充分考慮將來的經濟效果。通常主營業務收入和營業外收入是地鐵站的兩項主要收益,具體包括票務收入和廣告、商業或辦公租金等。因此,建設地鐵時,要考慮到經濟效益的前景。

  4.2.5 技術可實現性

  城市選址要考慮到國內工程施工技術的可實現性,重點線上路的線型、坡度及車站的埋深等幾個方面。要及時調整更改站點位置,只到能滿足地鐵建設的技術要求為止。

  1線路的技術要求。地鐵規劃往往受制於城市道路和既有建築,儘量不要出現小半徑曲線,因為這種線路限制對車輛行駛速度,鋼軌側面磨損速度很快,養護困難。地鐵車站站臺應儘量設定在直線上,直線站臺是一種合理的站臺設計,它既利於行車安全,又能形成良好的通透視角。

  2社會因素的影響。社會因素指工程技術之外的其他客觀因素,對這些因素也影響工程實施的可行性以及施工進展。在地鐵建設時,需要拆除地面建築物。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因各建築物的所有權或者因其特殊意義等不能一概拆除,此時地鐵站就要重新選址。

  4.2.6 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主要對地鐵站選址影響的因素外,還有其他的因素會影響地鐵站的選址。1由於地鐵站為全封閉式設計,能夠對社會活動產生很強的分割效用,所以在確定具體選址時,要對周邊的地理條件加以整合,利用好天然分割物。2選址要避開歷史文物所在區域,對當地的歷史人文地理加以保護。

  5 結語

  總的來說,城市地鐵站點選址的影響因素是綜合性的,包括交通功能、地鐵線路結構、建設技術可實現性以及經濟效益等因素等多方面。選址前期,要重視對客流集散點的具體特點和站點周圍土地性質以及遠期規劃的預測。此外,如果技術條件允許,要為遠期建設預留足夠的擴充套件空間。通過對地鐵站選址的因素分析,為站點敷設及其效益最大化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葉霞飛,顧保南.城市軌道交通規劃與設計[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1:15-17.

  [2] 孫壯志.城市軌道交通網路規劃若干理論問題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02.

  [3] 林志盈.臺北都會區捷運系統車站規劃概述[J].中國工程師學會工程會刊,1990,6311:43-47.

  [4] 王偉.香港地鐵的現金管理運營經驗[J].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研究,2002,312: 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