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蟹怎麼養青蟹的生活習性

  青蟹喜穴居近岸淺海和河口處的泥沙底內,性凶猛,肉食性,主食魚蝦貝類。飼養青蟹有什麼技巧嗎?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青蟹怎麼養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青蟹的飼養方法

  一、養殖池

  青蟹飼養池長方形為好,面積一般為333—1000平方米,池壁用石板或磚砌高1米左右,池壁四周一般設有遮沿防逃,用粗沙或石礫鋪底,池底最好先鋪石板,且石板相互靠緊不留溝縫,在石板上再鋪沙10釐米左右。

  二、放養

  青蟹放養前,先把池壁、池底等洗刷乾淨,用高錳酸鉀或次氯酸鈉進行消毒,然後用淡水沖洗乾淨。養殖的青蟹要求肢體完整、壯無病、無外傷、活力強、體表乾淨、重量100克以上。放養量需根據其個體大小而定,一般個體重100—500克放養1000—2000只/畝。育肥蟹與壯黃蟹應分開放養,青蟹入池後100—150毫升/米3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浴30—60分鐘。

  三、飼養管理

  ***一***飼料與餌料投喂 青蟹喜食貝類和小型甲殼類,有時也攝食一些植物性餌料。養殖肉蟹青蟹以藍蛤、肌蛤、短齒蛤、錐螺等活體低值貝類和福壽螺、新鮮小蝦、小魚及人工配合飼料等交替投喂;壯黃蟹除了投喂低值貝類、小蝦外,還要增加牡蠣肉、沙蠶、星蟲等高蛋白、高能量的餌料,以滿足壯黃促熟積累能量的需要。青蟹多在傍晚和清晨攝食,一般在傍晚投餌一次,活體貝類日投喂量為青蟹體重的15%—20%;鮮貝肉、沙蠶、小魚、小蝦為4%—6%青蟹專用配合餌料為2%—4%,以第二天沒有剩餘為準。

  ***二***水質管理 養殖期間要求至少換水一次,換水量為100%,換水前後要保持水溫、鹽度基本穩定,換水時結合清理池底的殘兒、青蟹排洩物等汙物,並用乾淨水沖洗乾淨。保持在24小時連續充氣和細水對流,日流量1—2個全景,經常監測水溫、鹽度、PH值,保持良好的水質和地質。

  ***三***日常管理 定期監測水質,密切觀察青蟹的活動攝食情況,及時調整餌料投喂量,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進行處理。每日定時投餌,按時排水,清除養殖池箱內殘兒及池底其他汙物,確保養殖池水質清新和養殖箱內、池底清潔,溶氧充足,創造良好的養殖環境。定期有規律地對養殖青蟹進行藥浴殺蟲,並對養殖環境、工具等清潔消毒,做好青蟹病害的防控。

  青蟹的外形特徵

  鋸緣青蟹因體色青綠而得名。鋸緣青蟹頭胸甲略呈橢圓形,表面光滑,中央稍隆起,分割槽不明顯。甲面及附肢呈青緣色。背面胃區與心區之間有明顯的"H"形凹痕,額具4個突出的三角形齒,較內眼窩突出,前側緣有9枚中等大小的齒,末齒小而銳突出,指向前方。螯足壯大,兩螯不對稱。長節前緣具有3棘齒,後緣具2棘剌;腕節外末緣具2鈍齒,內末角具1壯刺;掌節腫脹而光滑,雄性個體尤為腫脹,背面具有2條隆脊,其末端具1棘刺,指節的內外側各具1線溝,兩指間的空隙較大,內緣的齒大而鈍。前三對步足指節的前、後緣具短毛,末對步足的前節與指節扁平漿狀,適於游泳。雄性腹部呈寬三角形,第6節末緣內凹,其緣直,兩側緣直,末節末緣鈍圓,雌性腹呈寬圓形。甲寬可達20釐米,體重有1.5千克。

  鋸緣青蟹相對於擬穴青蟹,其螯足的網狀花紋更加明顯,閩浙漁民俗稱為“花腳蟳”; 食量大,性格也比擬穴青蟹凶猛,人工養殖的難度也較高,我國多以養殖擬穴青蟹為主。

  青蟹的生活習性

  青蟹為灘棲游泳蟹類,生活在潮間帶泥灘或泥沙質的灘塗上,喜停留在灘塗水窪之處及岩石縫等處。白天多穴居,夜間四處覓食。尤其是在漲潮的夜晚顯得更為活躍,由於它的眼晴和觸角感覺靈敏,故夜間活動自如;夏天青蟹活動更為頻繁,低潮水淺時多潛伏泥底以避暑熱,有時可見成群青蟹在乾熱時用步足撐起體軀離開溫度高的灘面乘涼;冬季活 動較少,天氣寒冷時在低潮淺附近掘穴過冬,其穴洞大小深度隨個體大小及潮區的增高而加深,高潮區穴洞有時可達1米以上。青蟹在水中依靠末對步足頻頻划動向左、右前方前進,但多數情況下隨流而動,受驚或遇障礙可迅速後退,在灘面上側以步足爬行,感覺靈敏,行動自如。

  食性很雜,以動物性食物為主。食物組成中以軟體動物和小型甲殼動物為主,胃含物中經常出現雙殼類的殼緣,絞合部殘片,腹足類的厴,殘缺的螺軸,方蟹類的殘肢和頭胸甲碎片。青蟹也常以灘塗蠕蟲為食,也食小魚、小蝦,有時在胃中也有發現植物的莖葉碎片。人工養殖的青蟹,對餌料無嚴格的選擇,小雜魚、蝦、小型貝類***藍蛤、尋氏肌蛤、河蜆、螄螺等***、豆餅、花生餅均可為食,青蟹有同類互相殘殺的習性,常捕食剛脫殼的軟殼蟹。

  青蟹是廣溫廣鹽海產蟹類,其生存水溫7~37°C,適宜生長水溫15~31°C,最適水溫18~25°C,15°C以下時,生長明顯減慢,水溫降至7~8.5°C時,停止攝食與活動,進入休眠與穴居狀態。水溫穩定在18°C以上時,雌蟹開始產卵,幼蟹頻頻脫殼長大,水溫升至37°C以上時,青蟹不攝食,水溫升至39°C時,青蟹背甲出現灰紅斑點,身體逐漸衰老死亡。

  青蟹的生存鹽度2.6‰~55‰,適應範圍6.5‰~33‰,最適鹽度12.8‰~26.2‰***比重1.010~1.021***。青蟹難以適應鹽度的劇烈變動,鹽度突變會引起"紅芒"和"白芒"兩種疾病,甚至死亡。因此,每年梅雨季節,由於短時間內突發大雨或連續的降雨,人工養殖池鹽度突變,使青蟹死亡率增高。

  青蟹耐幹能力較強,離水後只要鰓腔裡存有少量水份,鰓絲溼潤,便可存活數天或數十天。

  繁殖季節較長,但因地而異,廣東為每年2~4月和8~9月,其中2~3月為盛期;福建廈門地區3~10月,浙江4~10月。5月下旬至6月和8月下旬至9月是繁殖盛期;上海9~10月,臺灣幾乎全年可以繁殖。

  青蟹一般一年達性成熟。一般甲殼寬8釐米,體重150克以上的雌蟹就能進行交配。交配前,雌蟹先行生殖脫殼,在其新殼尚未硬化之前雄蟹與其交配,交配時間可持續1~2天。交配期間青蟹沒有食慾,即使投餌也不進食。交配後精子貯存於雌蟹納精囊內,存活達數月之久。

  雌蟹卵子成熟後經輸卵管至納精囊與精子結合,然後受精卵即由雌性生殖孔排出粘附於腹肢剛毛上。排出的卵初為黃色,此時的雌蟹就成為負卵累累的抱卵蟹。雌蟹的產卵量約為200萬粒左右,但所抱之卵僅是其中的一個部分。雌蟹多在水面寬闊、水清流緩之處產卵,在河口生活的雌蟹要遷海中產卵,所以自然海區的青蟹在繁殖時常要離岸作短距離"迥遊"到深處產卵。孵出的幼體隨潮流到近岸,爾後在潮間帶,沼澤地覓食生長。

青蟹的生活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