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飼養國鬥_國鬥飼養的方法

  國鬥與是一種很容易飼養的魚類之一,那國鬥怎麼飼養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國鬥飼養的方法。

 

  國鬥飼養的方法

  國斗的飼養:魚缸佈置

  魚缸大小

  單養缸的大小應隨國鬥體型的變化而變化。體長4釐米以下***不包尾***的魚苗宜選擇邊長15釐米左右的玻璃方缸,隨著魚兒長到6釐米就可以換到邊長20釐米的方缸了。太小的魚缸會抑制魚的生長速度,尾巴的發展也會因空間的侷促而受到限制,進而影響魚只的觀賞性;要注意的是,魚缸也不宜過大,過大的空間不利於國鬥領地意識的培養。一般而言,缸的邊長為魚身體的4-5倍較為適宜。

  水草

  水草可以提供躲避的場所,也可以吸收部分氮元素從而改善缸內水質。由於國鬥不喜歡太強烈的光線,所以在水草的選擇上要選擇陰性水草。如果缸放置在室內光線很弱的地方,那麼就可以選擇莫絲、鐵皇冠和水榕等水草;如果光線較為柔和,可以考慮蜈蚣草、金魚草、綠菊或小水芹。放置在光照強烈的陽臺,則可新增一些浮萍、睡蓮或水芙蓉等浮水或挺水植物來遮擋強光。需要注意的是,水草也非越多越好,應該留有足夠的空間讓國鬥自由巡弋。

  底砂

  單養缸裡最好鋪上底砂,一來可以幫助國鬥髮色,二來還能沉積魚的排洩物,還能夠作為微生物的培養場所有助於穩定水質。在底砂的選擇上,需要注意“因魚制宜”,不同品系的國鬥應該用不同顏色的底砂。對越黑、港黑和圓尾而言,宜選用深色底砂,這能讓這些魚種的黑體色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而對普叉而言,最好選擇棕黃色的河沙,助其發揮明亮的橙紅體色。

  缸蓋

  國鬥性喜跳躍,尤其在環境令其感到不舒適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跳缸行為。飼養國鬥必須要做好防跳工作。玩家們一般選用鐵紗網或者塑料窗紗作為防跳網,這種材料的好處在於能通風透氣,且能防止國鬥沿著缸壁跳出去。

  國斗的飼養:選魚

  單養缸佈置完畢後,這時候就要著手選魚了。有經驗的玩家一般都會挑選混養缸中的“缸霸”作為重點培養物件,因為“缸霸”通常是所有魚裡面鬥性最強、身體最強壯、顏色最豔麗、各鰭發育最好的個體。當然你也可以定向選擇某種紋路和尾型的魚只進行培養。選擇“缸霸”單養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它們的比較大膽,容易適應新環境,能迅速形成領地意識。這對接下來的訓練是大有裨益的。

  在選魚方面,除了最方便的挑選“缸霸”之外,玩家們普遍贊同挑選那些色彩豔麗、尾柄粗壯、各鰭發達、體型協調的個體。強健的形體是一隻魚兒健康的標誌,而粗壯的尾柄和發達的各鰭等都是影響一條國鬥最終展示效果的重要因素。

  當然,這些都只是外觀上的,國鬥最令人著迷之處在於其狂野的鬥性和不服輸的勁頭。因此選魚中最重要的一環還是考慮魚的個性。在選魚後的一週左右時間,是觀察魚兒鬥性的關鍵時期。膽大的魚兒會很快適應環境,甚至剛剛單養之後就敢於攻擊進入其領地的物體;而膽子較小的魚兒則容易驚慌失措,拼命躲避。如果一週時間仍不能很好地適應環境,那麼這個個體就可以考慮放棄了。

  國斗的飼養:繁殖

  天氣漸熱,單缸裡的公普叉已經在不停吐泡了。在角落裡堆了一層薄薄的泡沫巢,公魚就一直在泡巢地下巡遊,時不時吐幾個泡泡上來。此時的公普叉攻擊性很強,手指頭伸進泡巢會被啄,食慾被情慾代替,吃的很少,但色彩一直鮮豔,不像以前只要不打架就會變淡。筆者找了一條抱卵的母魚,放進隔離盒浸在單養缸裡。公魚見到母魚就跟打了雞血一樣,開始圍著母魚瘋狂展示。求偶期的公魚是最美麗的,無論是色彩還是尾展都達到巔峰,而且求偶時的色彩和同性爭鬥時的色彩也稍有不同。爭鬥時公魚的顏色會略顯暗沉,紅色底色和藍綠色條紋邊緣分界稍有模糊;求偶期時黑色頭斑分明,身體的紅綠兩色對比強烈,藍綠色條紋泛著明亮的金屬光澤。

  國斗的飼養:餵食

  等國鬥適應環境後,就要開始攝食訓練了。國斗食性較雜,對食物不甚苛求,從肉類、蚊蟲到飯粒都可以。筆者比較喜歡先投喂血蟲,隨著魚兒的發育,再逐漸改喂營養更豐富的蝦肉。喂蝦其實很方便,可以去菜市場買一些蝦,清洗乾淨後放到冰箱凍起來,可以喂很長一段時間。每次餵食前需要先解凍,然後用剪刀剪成小塊投喂。當然如果你還是嫌麻煩,可以直接投喂細飼料,但要注意投喂的量不宜太多,應以魚兒能15分鐘內吃完為宜,免得剩餘的食物腐敗壞水。有經驗的玩家會有意減少投喂量,使國鬥保持一定的飢餓感,並利用這一點來培養魚兒與飼養者的互動性。

  在攝食訓練方面,應該定時定點定量投喂,使國鬥形成條件反射。筆者習慣於每天晨起投喂,在餵食前可以先伸手指挑逗它,之後再投餵食物,這樣可以建立國鬥對手指的條件反射。利用這一原理,可以培養國鬥跳躍取食、對指展等習慣。

  國斗的飼養:訓練

  國鬥形成攝食反應後,就應該進入訓練環節了。訓練不僅能增強魚的耐力、鍛鍊魚的身體協調性和各鰭的張力,還能提升魚的鬥性。

  最便利的訓練方法莫過於“對鏡法”了。玩家們只需要在國斗的面前擺一面鏡子就能達到訓練的目的。形成領地意識的國鬥發現鏡子裡的“入侵者”後會很快擺出攻擊姿勢,鼓起鰓蓋,撐起尾鰭,整個身體彎曲成S型,同時體色加深,如果是普叉則會顯得更加豔麗。國鬥對鏡誇示一段時間後,如果發現“對方”毫無退縮之意,便會直接衝上去啄咬“對手”,即使屢次碰壁也不氣餒,反而怒氣更盛。“對鏡法”在一天之內可以使用多次,但每次對鏡的時間應控制在5分鐘左右,過長的對鏡時間容易使國鬥疲勞,最後因“習得性無助”而減弱鬥性。

  另一種方法也深受玩家喜歡,那就是“實戰訓練法”。可以選擇兩尾體型相當的雄性鬥魚,將其中一尾放入另一尾的缸內,兩條魚便會上演精彩的格鬥。一開始,兩尾魚會頭尾相錯,扭曲身體呈S型,互相顫抖著張開尾鰭誇示、拍擊對方頭部。這種誇示動作一般解釋為兩尾魚在進行戰前的威懾和測試:如果兩尾魚勢均力敵、雙方又非常謹慎的話,這種誇示可能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一旦測試結束,兩者可能很快就會轉變為相互撕咬。攻擊部位集中在對方的嘴部、眼睛和腹部。當兩者同時咬到對方的嘴巴時,最有意思的畫面出現了,兩條魚就像深情的情侶一樣,嘴脣緊緊裹在一起,身體不斷軸旋轉並左右搖擺,身體發僵,慢慢往水底下沉。等到其中一隻憋不住時會奮力掙脫,雙方再迅速游到水面換氣,然後準備下一輪的攻擊。由於這種方法最接近實戰,因此能達到比“對鏡法”更好的訓練效果。但這種訓練方法不宜持續太長時間,避免雙方激烈打鬥造成嚴重傷害。

  如果在環境佈置、選魚和訓練方法上遵循以上的方法,那麼飼養的時間長了,公魚都能形成強烈領地意識,這時只要有移動的物體在缸前晃動,公魚都會擺出備戰姿態。此時我們就可以不需要鏡子或真實對手來挑逗公魚,只要拿手指放在缸前,公魚就會撐開尾巴做誇示態。達到這樣的情況,那麼訓練就算成功了。

  國斗的飼養管理方法

  由於鬥魚是一種比較耐粗養的觀賞魚,使許多人飼養過程中疏於管理,即使鬥魚能頑強的生存,也會以無精打采、垂頭喪氣來回報您,要想讓魚兒生活的悠遊自在,同時給您的生活增添快樂,還得盡點主人的愛心。

  飼養鬥魚的容器,大至混養型水族箱,小到玻璃缸,並無特殊限制,但因其好鬥的本質,為了避免它們大打出手,一般不採取混養別的魚,但可以混養一些個頭比鬥魚大一點的魚。首先在魚缸底部要鋪入一層清洗乾淨的薄薄的底砂或彩砂,一方面可以穩固栽培水草的根部,另一方面可為微生物提供附著,水與底砂的比例以5:1為宜。為了保持缸中充足的氧氣和提供魚躲藏的外所,應適當的植入金魚藻、黑藻等對CO2需求量低的水草。此外為了提供充足的光照,利於水草進行光合作用,小型玻璃缸中最好能配置一盞小型光線柔和的燈具。

  飼養鬥魚不僅裝置輕巧簡單,飼養起來也毫不費力,只需每3~7天利用一塑膠軟管通過虹吸法清除缸底糞便汙物,並抽去約1/3的汙水,注入除氯的自來水即可創造清潔的水質環境;在小型水族箱中由於無動力裝置帶動水迴圈,因此要隨時注意除去因殘餌、糞便形成的水面油膜,可以用竹筷夾一吸水紙,輕輕在水面拖動即可,此外還應適時根據水質情況新增一些有益微生物和微量元素。

  鬥魚是屬於雜食偏肉食性的魚種,因此可搭配餵食多種餌料,儘量不要讓鬥魚的食譜過於單調。通常人工乾燥餌料營養成份齊全且乾淨衛生,是大多數人飼餵鬥魚的必備餌料;為適應鬥魚水上層活動的習性,最好選浮水性飼料,若能間隔投喂新鮮的活餌,如豐年蟲、孑孓、絲蚯蚓、水蚤等,;可使鬥魚體色更加鮮豔,同時讓您在餵魚的過程中盡情享受魚兒攝食的樂趣,但由於這類餌料大多帶細菌而易於給魚只染病只能做為鬥魚口味的調劑品,投喂時一定要經過漂洗,每次投喂量能在5分鐘內吃完為度,每天投喂一次即可。

  國斗的繁殖方式

  魚體長可達5~10釐米。中國鬥魚對水質要求不嚴,在水溫20~25度的髒水中,生長良好。喜食昆蟲幼體和魚蟲,也食幹餌料。性好鬥,不僅互鬥,又能吞食別的熱帶魚小魚,不宜混養。養時在水中多植水草和多放些石塊,為其設定藏身隱蔽之處。要用大型水族箱飼養,環境光線要暗些。不能與 別的魚混養。屬夜行性魚類,白天也攝食,夜間比較活躍,能躍出水面。

  鬥魚在與惡劣的生存環境做鬥爭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延續種族的方式,一般分為兩種型別:泡沫築巢的繁殖方式和口中孵化的方式。繁殖缸的準備:在繁殖前要提前準備好繁殖缸,以30cm×10cm×15cm左右的玻璃缸為宜,在底層鋪入一層乾淨的矽砂,並密密植入牛毛顫、鹿角苔、莫絲、小香菇等水草,以便剛開始交配時為膽怯的雌魚提供躲避的場所。將曝氣處理過的水加入繁殖缸中,保持水溫26~27℃,pH值6.8~7。

  泡沫築巢:屬於這種繁殖方式的有泰國鬥魚、蓋斑鬥魚、中國鬥魚等。一般鬥魚在4~8月齡性成熟,可選擇6釐米以上的鬥魚種魚,雌魚要選腹部臌大成熟抱卵的魚只,否則放入繁殖缸會受到雄魚的猛烈攻擊和傷害。泡巢型繁殖的鬥魚雌雄魚同時發情,可將親魚同時放入繁殖缸。雄魚會利用浮水植物做為據點,持續不斷地吞食空氣,並將鰓中的氣體從口中吐在浮游植物周圍製成圓形的泡沫巢。築好浮巢後雄魚便在雌魚周圍翩翩起舞,來展現自己絢麗的色彩博取雌魚的青睞,漸漸雌魚在雄魚的誘導下,遊向新建的泡巢。

  它們在浮巢下方開始交配,雄魚將整個身體彎曲至“U”型,並緊緊擁裹雌魚,雌魚每次產卵在400~1000粒左右。待排出的卵子與精子結合,受精卵慢慢浮上水面後,便可移出雌魚,以免雄魚護幼心切而不停地啄趕雌魚,使其受傷甚至死亡。雄魚會將水中漂散的卵粒含***中,並一粒粒送回泡巢裡使魚卵堆疊在一起,猶如小山般漂浮在水面。此時的它們會一改平時的霸氣,開始耐心細緻的照顧魚卵,既要不斷修補浮巢,用鰭攪動水流為卵粒提供充足的氧氣,還要不斷辯別剔除已死的受精卵。經過48小時後,小魚從卵中孵化出來,拖著尾巴尖掛於泡沫下面漂浮在水面,此時的稚魚靠吸收卵黃囊生存,而雄魚會一直守護稚魚,並不停的用嘴將掉下的幼魚苗帶回泡沫中,直到3天后卵黃囊吸收完畢,稚魚獨立遊動了,才可撈出雄魚,進行稚魚的飼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