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好幼兒園膳食管理

  幼兒園的膳食管理工作是幼兒園管理的工作的重點,也是關係著當代幼兒身體健康素質的重要環節。應該怎樣做好幼兒園的膳食管理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制定營養平衡的食譜

  在能量供給充分的前提下,除了保證蛋白質的攝入量,還要注意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主、副食搭配適宜,以充分發揮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就一種或幾種營養素而言,動物性食物營養價值較高,但沒有任何一種食物完全含有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素,因此遵循“營養、衛生、科學、合理”的原則,體現平衡膳食,做到一週各類營養素配比合理,每週食譜不同,以滿足幼兒生長髮育的需要。根據3-6歲幼兒每日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進行食前的營養預算和食後的營養核算,在結合季節特點,安排好由於幼兒的偏食習慣容易導致缺乏的四種營養素***維生素A、鐵、鈣和核黃素、***供應。食譜儘量選擇這些營養素含量高的食物,如豆腐、雞肝、海帶、胡蘿蔔等。每週至少吃一次含鐵豐富的動物內臟;為補充鈣、碘,除經常提供含鈣豐富的食物外,每週至少吃一次海帶或者其他菌藻類食物。主食做到粗細糧搭配,應儘量搭配五穀雜糧,豆類、薯類。膳食結構上,干與稀、葷與素、甜與鹹、爆炒與紅燜、菜與湯等都要合理搭配,以適應不同性質的食物,飯菜之間和幾種菜之間的品種與口味的調劑。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肥肉及刺激性強的酸辣食品等;以穀類為主,動物性食品為輔;粗糧細糧要合理搭配,這樣不僅可以營養互補,而且粗糧所含纖維素較粗糙,能刺激腸胃蠕動,減少慢性便祕,促進幼兒的成長和發育。

  二、科學烹調保持營養

  科學烹調是保證膳食質量和儲存食物營養成分的重要環節,通過科學的烹調方法做成的飯菜,既色、香、味、形兼備,又合乎營養衛生的要求。首先,要科學地清洗蔬菜,注意先洗後切,不要切後再洗,以減少水溶性營養素的流失。某些蔬菜最好在水中浸泡一段時間,以有效祛除寄生在蔬菜表皮的蟲卵和殘留農藥。減少蔬菜營養素流失的烹調原則是旺火急炒,並且現炒現吃,避免長時間儲存和多次加熱。據一些試驗報告顯示,旺火急炒,葉菜類的維生素C平均儲存率為60~70%,而胡蘿蔔素的儲存度則可達76—96%。烹調時應注意加鹽不宜過早,過早會使水溶性營養素流失;淘米次數要儘量減少,不用力搓洗和流水沖洗,更不能用熱水淘米,據統計用力搓洗可使維生素B1損失29~60%不等,維生素B2損失23~25%左右;肉類和蛋類經烹調後除了水溶性維生素損失以外,其他營養素損失不大。可見,營養素的儲存與烹調過程及技巧有關。不科學的烹調會使營養流失或破壞。

  三、瞭解幼兒的興趣愛好

  既要吃飽又要講味美,又講究營養,這對處於生長髮育旺盛的兒童更為重要。有的人認為凡營養豐富的食物給孩子吃下去就好,不注意進食蔬菜類食物和營養平衡。事實上,綠葉蔬菜被人們稱為維生素的寶庫,100克蔬菜中維生素A的有效單位達2600個,胡蘿蔔素高達4100個單位,含維生素C100毫克、維生素B含量也非常豐富,這些維生素都有輔助穀氨酸和泛酸的作用,是改善大腦機能不可缺少的物質。 但有的幼兒對於一些蔬菜十分不喜歡,有的甚至看其他幼兒進食後仍不願品嚐,這就需應進一步瞭解其原因。例如,用豬肝、木耳、紫菜等做成的菜,由於顏色深,不鮮亮,幼兒不願品嚐;豆製品往往有股豆腥味,也常引不起幼兒的食慾;還有的幼兒是因為身體不舒服而不願進食等等。應針對不同的原因,對幼兒進行教育和幫助,同時,也可考慮一些做法:如,可將豬肝攪成豬肝泥,再加胡蘿蔔、木耳、肉餡等摻和在一起做成包子、豬肝丸子;將豆腐與別的菜餚一起做成豆腐丸子。這樣的改變可引起幼兒的好奇心理,使他們願意品嚐它。 還有的幼兒不願嘗試某種食物是受家長的影響。這時需做家長的工作,使家長也能轉變態度,和幼兒一起接受這種食物。

  四、讓幼兒知道食物會使身體健康

  幼兒園膳食工作除了要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外,還要加強幼兒對食物的認識,這是最關鍵的一點,兒童經常有挑食的習慣,只有解決這個問題才可化被動為主動。幼兒園常見的活動的組織形式是主題活動形式,因此,可以在主題活動中加強幼兒對食物的認識,讓幼兒愛吃各種食物,向幼兒介紹他所吃的食物的名稱,各含有哪些營養素,對自己身體有什麼作用,使幼兒願意接受和品嚐它。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快樂的蔬菜園》在向幼兒介紹各種各樣的蔬菜,讓幼兒瞭解各種蔬菜的作用,如在介紹菠菜等蔬菜時,可以告訴他們:在這些蔬菜中,有許多的粗纖維,它可以幫助人的胃腸消化,它還像一把大掃帚,能清掃人的腸子,可以把裡面的髒東西掃乾淨,並將它們從大便裡排出去。我們還可以讓幼兒和老師一起編制兒歌如:《蔬菜歌》胡蘿蔔真可愛,裡面藏著胡蘿蔔素….等等。另外為便於幼兒認識新食物,在向幼兒介紹時,可每次介紹一種。介紹後,讓幼兒仔細看看、聞聞,再摸一摸 、嘗一嘗,最後,讓他們說一說。如,這種食物是什麼樣的,它有什麼味道,吃的感覺如何等等。幼兒也許會說:“西紅柿紅紅的,像個大柿子”,“西紅柿可以做菜,也可以當水果吃”。

  五、吸引幼兒參加食物的準備工作

  幼兒都十分喜歡參加食物的準備工作,在幼兒的遊戲中,我們常能看到這種興趣和積極性,例如,在“娃娃家”或“食堂”遊戲中,他們十分認真地準備,製作著各種“食物”,喂娃娃吃這些美味的“食物”。因此,成人吸引幼兒參加食物的準備工作,既能滿足他們希望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又給予了他們一次學習製作食物的機會。在準備食物的過程中,幼兒能夠獲得多方面的經驗,例如,他們可以學習到如何做到合理搭配食物,如何調整基本飲食的能力…參加食物的準備工作,可以讓他們感到責任——他是家中或集體中的一分子,他應為大家服務。同時,這樣的活動也使幼兒具有能力感和成就感,當他們與成人一起完成了某一食物的準備,他們會十分高興,這同時也給了他一份自信心,因為,他從中感受到了自己也可以做好這份工作,可養成不挑食物的好習慣。

  六、向幼兒進行營養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重視幼兒認識、態度和行為的一致。在向幼兒進行營養教育時,既要教給他們一些初淺的營養知識,又應重視幼兒對待食物的態度。正確的態度是促進他們將所獲得的營養知識轉化為行習慣的動力。

  “合理膳食”是由幼兒健康的特定價值所決定的。幼兒期是兒童生長髮育迅速、智力發展最快的年齡階段,幼兒生長髮育時期是否提供合理營養,做到合理膳食,幼兒是否正確認識合理膳食的重要性,直接制約著兒童的健康成長,影響著他們的智力發育。因此開展好幼兒合理膳食工作的是非常必要的。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