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成語故事文字版精選

  幼兒成語故事文化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化現象之一,是與現代文化淵源關係十分密切的一種文化,同時也是一種較為複雜的文化體系,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烏合之眾

  西漢末年,王莽***邯鄲市大名縣人***被打敗後,劉玄稱帝。扶風茂陵***今陝西省***人耿龠隨其父耿況投奔了劉玄。

  沒過多久,邯鄲人王郎自稱漢成帝之子劉子與,在西漢宗室劉休和大富豪李育等的支援下,自立為帝,建都邯鄲。這時,耿龠手下的孫倉、衛包便勸耿龠投歸劉子與***王郎***。

  耿龠聞聽大怒,按劍說道:"劉子與這個反賊,我和他勢不兩立!等我到長安請皇上調動漁陽、上谷的兵馬,從太原、代郡出擊,來回幾十天,便能以輕騎兵襲擊那些'烏合之眾',勢如摧枯拉朽,定能獲勝。誰不識大局,去投奔那些反賊,定遭滅族殺身之禍!

  2:返老還童

  劉安,漢文帝弟淮南王厲的長子,文帝十六年,襲父封為淮南王,好文學,曾奉漢武帝之命作《離騷傳》,“返老還童”是晉朝人葛洪撰寫《神仙傳》一書中一則有關淮南王劉安的傳說故事。

  相傳,劉安自年青時代起,就喜好求仙之道。封淮南王以後,更是潛心鑽研,四處派人打聽卻老之術,訪尋長生不老之藥。有一天,忽然有八位白髮銀鬚的老漢求見,說是他們有卻老之法術,並願把長生不老之藥獻給淮南王。劉安一聽,知是仙人求見,真是大喜過望,急忙開門迎見,但一見那八個老翁,卻不禁啞然失笑。原來八個老漢一個個白髮銀鬚,雖然精神矍鑠,但畢竟是老了呀!哪會有什麼防老之術呢?

  “你們自己都那樣老了,我又怎麼可以相信,你們有防老之法術呢?這分明是騙人!”說完,叫守門人把他們攆走。

  八個老漢互相望了一眼,哈哈笑道:“淮南王嫌我們年老嗎?好吧!那麼,再讓他仔細地看看我們吧!”

  說著,八個老翁一眨眼工夫,忽然全變成兒童了。已經年老的人,一下子回覆到了兒童時期,這是全然不可能的,所以這僅僅是傳說故事而已。《雲笈七籤》這部道教書籍中提到的“返老還童”,也僅僅是煉丹、法術的有關傳說罷了。

  3:太公釣魚

  公元前十一世紀時,八十老人姜子牙曾任商朝下大夫,因見紂王荒淫無道,便棄官逃往西岐本想自投西伯姬昌,又怕被人恥笑,所以暫時隱居在渭水河邊的小村莊裡,以待時機。

  一天,他正在渭河邊釣魚解悶,有一樵夫武吉擔柴路過,,見他竟用直鉤釣魚,還離著水面三尺遠,魚鉤上也沒掛香餌,便問長者貴姓。姜尚答道:"姓姜名尚,字子牙,號正熊。"

  武吉嘆了口氣說:"真是有志不在年高,無謀空言百歲。象你這樣愚拙的人,還自號正熊,實不相稱!"

  姜尚微微一笑:"老夫釣魚是假待機進取是真。然而要釣王與侯,寧在直中取,不可曲中求!"武吉道:"你哪像王侯倒像活猴。"

  說罷,就擔起柴擔進城去了。不料武吉進城失手打死了守門的軍士招來殺身大禍,巧逢西伯姬昌路過,得知武吉是個孝子,家中有老母無人奉養,便贈與黃金十兩,命他回去安頓好老母再來領罪。

  老母絕望,便帶武吉來向姜尚求教解救之法。姜教他如此這般,從此武吉只在鄉中幹活,不再進城去了。

  光陰似箭,不覺又是一個春天。一日,西伯來到渭河邊踏青打獵。忽聽有人唱道:"鳳非乏兮麟非無,但嗟治世有汙。龍興雲出虎生風,世人慢惜尋賢路……"姬昌命人將歌者找來,見是武吉,大喝道:"你怎敢欺我,不來領罪,反在此唱歌?"

  武吉便照實說了,並說這歌也是姜尚所作,姬昌認為姜尚必是賢者,便當即赦免了武吉的死罪,命他帶路來河邊尋訪姜尚。姜尚為試姬昌的誠心,未理採而避入蘆葦叢中。

  姬昌求賢心切,三日後,又封武吉為武德將軍,再次帶路,親率百官一同再訪姜尚,封為太公。後來太公輔佐文王,隨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

  
的人還:

1.兒童成語故事文字版大全精選

2.兒童成語故事文字版

3.成語故事文字大全精選

4.兒童寓言故事大全文字版精選

5.兒童寓言故事文字版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