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狀有哪些

  手足口病相信大家都聽過,因為手足口病是以手、足、口出現水皰為特徵,病情輕而短暫,春秋時節是手足口病的多發期。那麼你知道嗎?以下是小編為你介紹的手足口病初期症狀及病因,希望幫到你。

  手足口病初期症狀

  1、手足口的發病有一定的潛伏期,在潛伏期很多抵抗力好的寶寶並不會發病,能夠通過自身的免疫力抵抗過去。而有些寶寶抵抗力差,開始多有發熱表現,同時伴有頭痛,咳嗽,流涕等症狀,體溫持續不退,體溫越高,病程越長,病情也就越重。

  2、患病寶寶在發熱1-2天后可在口腔粘膜、脣、手掌、足底、臀部等處出現紅色小丘疹,進而發展成為小水泡。小水泡破潰後容易造成病患部位的潰瘍,患兒會有疼痛哭鬧的症狀。並拒絕進食,流口水等。

  3、在確定寶寶患了手足口病後儘量不要讓寶寶接觸其他小朋友以免造成其他寶寶的感染,從而引起地區性流行。更不要驚慌失措,需要家長按照正確的方法給寶寶進行護理。一般很快就能痊癒而且不會造成其他傷害和後遺症。

  手足口病病因

  雖然手足口病的症狀有點和感冒相似,但是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這個時候家長們可以仔細觀察症狀然後準確的判斷出病症。那麼手足口病病因是怎樣的呢?

  本病主要由COX病毒A16引起,其次與COX-A4-7、A9、A10、B2、B5有關,亦可由ECHO-71引起。

  有數種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薩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腸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

  柯薩奇病毒是腸道病毒的一種。腸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內的整個消化道,通過汙染的食物、飲料、水果等經口進入體內,並在腸道增殖。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4歲以下的兒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說每個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後只獲得該型別病毒的免疫力,對其它型別病毒再感染無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後還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別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