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山藥如何施肥

  山藥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食物,雖然外表並不是多好看,但服用之後卻又非常棒的養生效果。山藥種植需要定期去修剪與澆水施肥管理。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種植山藥施肥的方法,資料僅供參考。

  種植山藥施肥的方法

  山藥苗期和甩蔓期主要長枝葉,肥料以氮為主,現蕾後進入生長盛期,地下塊莖開始膨大,需肥量較大,是施肥的關鍵時期,要氮磷鉀配合施用。

  一、基肥。選好田塊,耕前每畝施用腐熟的農家肥2000公斤-4000公斤、複合肥60公斤-80公斤作為基肥,然後將土壤耕翻30釐米,耙碎。

  二、追肥。苗期以氮肥為主,每畝施10公斤-15公斤高氮鉀型複合肥。7月上旬每畝施高氮鉀型複合肥20公斤-25公斤,並噴施一次0.25%磷酸二氫鉀。從7月下旬開始,可噴0.25%磷酸二氫鉀2次-3次,8月上旬每畝施氮磷鉀複合肥20公斤-30公斤。塊莖充實期一般不採取土壤追肥,可噴施 0.25%磷酸二氫鉀一次,以延長藤蔓生長時間。

  發芽發黑還能吃嗎

  山藥發芽能不能吃

  發芽的山藥最好不要吃。因為發芽就表明山藥已經開始進行生命活動,雖然並不是像土豆發芽一樣產生了龍葵素一類的有害物質,但是其中的營養物質已經減少了,因此對人體有可能造成影響。大家如果實在想吃,可以把發芽的部位挖去後吃。

  如何儲存避免山藥發芽

  當然,最實用的方法還是做好山藥的儲存工作。買回家的山藥最好放置在陰涼乾燥的牆角處,可以儲存更久。或者不不清洗直接放入冰箱儲存,也可以避免山藥發芽的問題。最後還要提示大家,夏天天氣熱,大家最好在兩個月內吃完山藥。

  山藥發黑不要吃

  在把山藥的皮去除之後,如果你發現山藥肉的表面有發黑的症狀,這樣的山藥就不要吃了,因為它已經黴變,吃了之後對人體會有危害。

  但是有一種情況下的發黑是能夠吃的,那就是把山藥切開之後,不做任何處理就放在一邊,這樣就容易讓山藥的表面氧化從而變黑。如果你想要避免這種情況出現,你可以把切好的山藥放在溫水中浸泡,這樣就能夠有效的避免山藥被氧化。

  山藥的功效

  1、健脾止瀉

  冬季腹瀉是常見病,有些是功能性的,與細菌、病毒感染無關,不必使用抗生素之類,這時山藥就能發揮作用。而且對於黴菌性的腹瀉也有明顯作用,每天煮食山藥500克,分二三次吃即可。如果能磨成山藥粉,則每次吃15克。

  2、補益強身

  平時體虛之人,山藥補而不熱,溫而不燥,最適合老年人需要,常吃有益無害,每天吃山藥100克左右,連續吃1~2個月,以量變求質變,緩而求功。

  3、補肺潤燥

  久病虛損的慢性咳嗽,可以吃山藥調和。山藥是天然補肺潤燥之品,在臨床上是治療肺虛久咳、虛喘的濟世良藥。

  4、澀精止尿

  遺精、尿頻都是腎虛所致,山藥補脾的同時,還能補腎,提前吃點山藥,可以防患於未然,對冬季易加重的上述疾病大有好處。吃法簡單,不拘量,可常服之。

  5、固澀止帶

  婦女白帶增多,無色無味者,可常吃山藥以冶之。山藥有很好的健脾化溼、固澀止帶功能,不論是脾虛帶下還是腎虛帶下,長食山藥一定奏效。

  6、潤膚祛燥

  山藥能生津潤燥,有滋養面板、毛髮的功能,故有美容作用。秋季面板極易乾燥,使人毛髮枯槁,容顏失華,因此多吃山藥,能潤澤面板和毛髮。可以用山藥500克煮粥,早晚常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