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的追肥管理技術有哪些

  作物在種植後需針對不同時期對其進行追肥,洋蔥種植也不例外。洋蔥種植需要定時管理與施肥。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洋蔥的追肥管理技術,資料僅供參考。

  洋蔥的追肥管理技術

  洋蔥定植以後,首先是根系的增長,此後轉向地上部的生長,當地上部充分生長後才進入鱗莖肥大生長時期。根據洋蔥的生長髮育特性,做好分期追肥是洋蔥豐產的關鍵之一。

  緩苗肥:

  定植後15~20天追緩苗肥,為根系的繼續生長補充養分的同時為不久即將開始的地上部的生長進行準備。尿素5~6千克/畝,撒施後澆水,以利於吸收利用。

  發棵肥:

  定植後30天,此時營養生長加強應追施發棵肥,以保證地上部功能葉生長的需要。因為葉部營養體的大小對以後鱗莖的大小關係十分密切;前期促進葉部生長是為後期鱗莖的肥大生長奠定基礎。多以氮肥為主,畝施尿素5~6千克,硫酸鉀5千克。

  催頭肥:

  植株生有8~10枚管狀葉後鱗莖開始膨大,應追一次催頭肥,催頭肥應以鱗莖膨大生長中期為重點,在鱗莖剛開始肥大生長時不能過多追施氮肥,鱗莖膨大生長後期如氮肥追施過量會發生“貪青”而影響採收。畝施尿素5~7千克,硫酸鉀8千克。在鱗莖膨大生長期,缺鉀不僅會使產量降低,而且對產品的耐貯性也有一定影響。

  選購洋的方法

  選購洋蔥的時候,表皮越幹越好,包卷度越緊越好,最好可以看出透明表皮中帶有茶色的紋理。洋蔥有橘黃色皮和紫色皮兩種,橘黃色皮的洋蔥每層比較厚,水分比較多,口感比較脆;紫色皮的水分少,每層比較薄。黃皮的較甜,紫皮的較辣。

  挑選時可用手輕輕按壓,看看洋蔥表面黑黑的部分是泥土還是發黴,若發現按壓後有軟軟的感覺,表示可能已經發黴,較不易儲藏。

  洋蔥生吃的方法

  1、直接食用

  將洋蔥切片後,就著飯吃;或者蘸醬油吃。

  2、洋蔥拌木耳

  材料:洋蔥1個,青椒,紅椒,木耳,香油,米醋,生抽,雞精,糖,鹽

  做法:洋蔥洗淨切絲,青紅椒洗淨切絲。鍋中燒開水放入木耳焯燙過涼。再把洋蔥焯燙過涼備用。所有食材放入碗中加少許鹽和糖醃拌片刻。加入兩勺辣椒豉油,再加入2勺米醋,再加入適量的香油,加入少許雞精,將所有食材拌均勻即可,也可放入冰箱冷藏片刻再食用。

  3、涼拌洋蔥

  材料:洋蔥半個,芹菜二根,紅辣椒一個,香菜一根,番茄醬一大匙,鹽、甜辣醬、醬油、糖各一小匙。

  做法:洋蔥、辣椒切絲;芹菜、香菜切段,用少量的鹽稍醃一下。所有主料與調料一起拌均,再加入香菜。

  4、醋泡洋蔥

  材料:洋蔥一個,糙米醋半瓶。

  做法:將洋蔥洗淨去皮,切薄片後掰散。將切好的洋蔥條放入玻璃瓶內,然後倒入糙米醋;醋的量要沒過洋蔥。加蓋放冰箱冷藏3天后就可以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