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火鍋要少點哪些菜

  很多人冬季大愛火鍋,為了在吃火鍋時也做到健康飲食,在火鍋菜品的選擇上和吃法上都是有講究,下面小編於要為大家介紹一下其中的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火鍋最傷胃的吃法

  吃法一:貪食肥美,蔬菜主食均高油。

  在一餐當中,本應有葷有素,有澱粉類主食。但是吃火鍋的時候,人們往往會比例失調,大量吃肉魚海鮮,蔬菜比例卻很少,主食可有可無,而且都是最後才吃,難免質地油膩。比如說,涮羊肉店中的標準主食是燒餅,特別是高脂肪的油炸燒餅。此外還供應可以涮食的綠豆麵條。麵條本來很好,但總是涮肉完成之後才放,在煮的過程中會吸飽湯中的羊油,變成一種高脂肪食品。各種蔬菜,也總是在肉快要吃完的時候才放,把湯中的肥油再卷***中。特別是吃紅油火鍋的時候,蔬菜會卷裹大量辛辣紅油。

  如此,對於平日很少吃大量飽和脂肪的人來說,就容易感到胃中不堪重負。假如食量太大,蛋白質和脂肪太多,再喝些酒,還容易帶來胰腺炎的危險。

  吃法二:一邊吃肥牛肥羊,一邊大喝冰鎮啤酒,求爽快。

  解釋:這種吃法和上面一樣,都會降低胃腸的消化能力。在吃肥牛肥羊的時候,這種問題更為突出。這是因為,牛羊的脂肪都屬於高度飽和的脂肪。它們在室溫下是很硬的硬塊,在體溫下也不能變成液態——只要看看羊油、牛油、黃油平常是什麼硬度就知道了。熱吃牛羊肉的時候還好,如果特意加冰鎮啤酒到胃裡,這些脂肪就可能凝固成塊。對於這些成硬塊的脂肪,人體脂肪酶和膽汁會感覺相當為難,沒法把它高效混合成均勻的乳糜狀態,消化率自然大大下降。如果本身消化功能就不夠強健,這種吃法也容易導致上述各種消化不良的結果。

  一些沒有充分消化的食物成分一旦從傷損的消化道進入血液,還可能造成食物不耐受反應,引發多方面不適。

  吃法三:吃完熱騰騰的火鍋,來根雪糕,體驗冰火兩重天的刺激。

  解釋:吃完火鍋,胃裡已經塞滿了食物,負擔沉重。這時候需要集中精力,加強胃部血液迴圈,使它能更好地混合、磨碎食物;還需要分泌大量消化液,以利後面的小腸消化。如果突然來一根雪糕,胃部血管收縮,蠕動減弱,消化液減少分泌;同時溫度下降,消化酶活性下降。這不是和自己的胃過意不去嗎?消化功能強的人還可以忍受,那些消化功能差的人根本扛不住這種刺激,結果就是消化不良、胃脹、胃痛、腹脹、腹瀉等各種不良後果,甚至三兩天都緩不過來。

  吃火鍋千萬別點的菜

  1.高能量菜品

  主要包括肥牛、肥羊、羊尾等,這類肉飽和脂肪含量高,能量高,過多食用容易造成能量過剩,增加肥胖風險。建議大家在選擇牛羊肉時儘量選擇瘦一點的,那種有大理石花紋的牛羊肉脂肪特別高。另外,也可以用魚蝦貝類、豆製品等代替部分牛羊肉,享受美味、保證蛋白質攝入的同時降低了能量、飽和脂肪攝入。

  2.高膽固醇菜品

  主要包括豬腦、肥腸等內臟類。這類菜品雖然口感好,但膽固醇含量卻高得驚人,過多食用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此外,動物內臟有害物質殘留較多,不易去除。高脂血症、高膽固醇患者應避免食用,一般健康人群也要少吃。

  3.高鹽分菜品

  主要包括午餐肉、香腸、魚丸、牛肉丸等加工肉製品,這些菜品在製作的過程中已經加入不少鹽分和食品新增劑。吃火鍋時,鍋底、蘸料中也含有不少鹽,如果再食用加工肉製品,很容易造成鈉鹽攝入過量。

  4.毛肚、百葉、黃喉等水發產品

  這類食品常被報道用“甲醛”、“火鹼”等有毒化學品處理,長期食用會破壞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危害人體健康。一般來說,用火鹼和甲醛處理後的食物顯得又大又白,口感更脆,保鮮期也可延長。綦翠華建議大家儘量選擇品牌火鍋店,產品安全比較有保障。

  5.易染色食品

  曾經被媒體曝光的染色菜品主要有鴨血、海帶、金針菇、鮮竹筍、鴨腸等。部分作坊利用工業化學物對產品進行“上色”處理,使菜品顏色鮮亮。消費者如果發現鮮鴨血、鮮鴨腸等的顏色過於鮮豔,海帶泛著青色,就要提高警惕。

  另外,雖然鮮腐竹、鮮豆皮的口感美味,但易腐爛變壞並招蠅蟲,有些商家會用甲醛浸泡以保持新鮮,顏色鮮亮。所以這類菜最好買乾製品。
 

  "吃火鍋不要點哪些菜"的人還:

1.吃火鍋必點的菜有哪些

2.哪些菜適合吃火鍋及吃火鍋技巧

3.不健康的火鍋菜有哪些

4.冬天吃什麼火鍋最好

5.火鍋菜譜大全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