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管理工作的必備常識

  消防工作是一項知識性、科學性、社會性很強的工作,涉及到各行各業、千家萬戶,與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密切相關。只有在全社會普及消防法規和消防科技知識,提高全民消防意識,增強全民防範與撲救能力,才能有效地預防和減少火災的危害。

  一、 消防工作方針:

  “預防為主,防消結合”;消防工作,包括防火與滅火兩個方面。

  1. “預防為主”就是在處理消與防兩者的關係上,在同火災作鬥爭

  中,必須把預防火災放在首位,從思想上,組織上制度上採取各種積極措施,以防止火災的發生。

  2. “防消結合”就是在積極做好預防火災工作的同時,在人力物力

  技術上做好滅火的充分準備。加強企業內部義務消防隊伍的建設,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加強滅火訓練,值勤備戰,做到長備不懈,一旦發生火災,能迅速及時撲滅,把火災危害減少到最低限度。

  二、 消防工作任務:

  1. 控制、消防發生火災、爆炸的一切不安全條件和因素;

  2. 限制、消除火災、爆炸蔓延、擴大的條件和因素;

  3. 保證有足夠的消防人員和消防裝置、以便一旦發生火災,及時撲滅減少

  損失;

  4. 保證有足夠的安全出口和通道,以便人員逃生和物資疏散;

  5. 徹底查清火災、爆炸原因,做到“三不放過”。即***原因不明不放過;事故責任以及員工未受到教育不放過;防範措施不落實不放過;***

  三、 常用滅火裝置的使用方法

  1、使用滅火器的方法

  一旦發生火災就近取滅火器一手提滅火器,另一手拔掉保險栓,上下搖動數下,站在火勢上風3-4米處。緊握壓把對準火源根部噴射並不斷向前推進,直到火滅為止。

  2、 消火栓的使用方法

  使用消防栓時首先關閉所有滅火現場的電源,開啟消火栓的玻璃門,按下手動報警器按鈕,與之相連的水泵結合會自動加壓,接好水帶槍後***開啟水閥門後由於水的壓力較大,要將水槍頭抱平***朝火場直射,直到火滅為止。

  3、 自動噴淋滅火系統

  如果一旦發生火災,使區域性溫度達到***紅色***68℃時噴淋頭上玻璃管會自動破裂噴水滅火。

  4、 感煙探測器自動報警系統

  當有大量人聚在一起吸菸或有電路短路、斷路而引發冒煙,當煙霧達到一定濃度時,煙感器會自動傳送資訊到消防主機。

  四、 當你發現火災發生時,應立即採取以下措施:

  1、 打火警電話119報警,報警時頭腦要冷靜,沉著應答,說明火災的準確地點、起火單位名稱、所在街道、報警人姓名及電話號碼、起火部位及火勢大小,如較為偏僻的地方派專人在路口接應消防車,以免耽誤撲救工作;

  2、 現場負責人馬上組織力量,迅速疏散受困人員,幫助他們逃生時,必須注意路線,不能乘坐電梯,並切斷電源,及時阻止火勢蔓延並找水源***消防栓***,進入撲救工作;

  3、 現場工作人員應立即向管理處彙報情況,搶救人員時應先搶救老、幼、病、殘、孕婦,搶救物資時先貴重後一般,嚴防非法份子趁機而入;

  4、 火災撲滅後,管理處要落實專人保護好現場,便於協助公安、消防部門展開調查工作;

  五、 消防中心值班員職責

  1、 負責消防監控,在火情情況根據工作程式啟動各種消防裝置,使之正常工作。

  2、 負責本責任區域內的消防設施裝置的保養。

  3、 負責相關消防表格的記錄。

  4、 負責緊急情況下利用公眾廣播系統引導、疏散人員及重要物資。

  5、 熟練掌握各崗位的工作技能,需要時執行任何崗位保安員職責。

  6、 掌握和宣傳法規常識,積極參加消防培訓,熟練掌握器材的效能和使用方法。

  7、 經常進行防火安全檢查,發現火災隱患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並監督清除火災隱患。

  8、 負責消防中心裡的清潔衛生工作。

  9、 服從上級的工作安排。

  10、 兼職監控中心,遵循《監控中心保安員職責》。

  六、 消防員應急小組職責標準

  1. 努力學習消防業務知識。熟悉消防滅火設施、器材的使用效能,達到“三懂、三會、三能”。

  2. 配合消防中心保安員做好火警確認工作。

  3. 巡檢視火警隱患及消防設施在位情況,如發現丟失要及時報告專屬領導,並通知管理處調查處理。

  4. 遇有火情要立即按下手動報警器,或電話通知消防中心,講清起火具體位置及燃燒物資,同時利用就近滅火器、消防栓撲救,控制初起火災,待上級及撲救人員趕到。待上級領導到達現場,要服從領導,聽從指揮,做好滅火、疏散、引導工作,維護好現場秩序,做好防範工作

  七、 燃燒的條件

  1. 燃燒,俗稱著火。是指可燃物與氧或氧化劑作用發生的釋放熱的化學反應,通常伴有火焰和發煙現象。

  任何物質發生燃燒,都有一個由未燃狀態轉向燃燒狀態的過程。這個過程的發生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著火源,缺少任何一個條件,燃燒都不能發生,而且這三個條件必須相互結合,相互作用,否則,就不會產生燃燒。

  凡是能與空氣中的氧氣或其它氧化劑起化學反應的物質稱可燃物,可燃物分為三類:一是氣體可燃物***如氫氣,一氧化碳等***,二是液體可燃物***如汽油,酒精等***,三是固體可燃物***如木材,服裝等***。凡是能幫助和支援可燃物燃燒的物質稱為助燃物,如空氣,氧氣,高錳酸鉀等。凡能引起可燃物與助燃物發生燃燒反應的能量來源稱作著火源。著火源可分為:明火、化學熱能、電熱能、光能等等。

  2. 預防火災的基本措施

  預防火災,就是要消除產生燃燒的條件,阻止燃燒發生,從而達到防火的目的。預防火災的基本措施有:

  ⑴、控制可燃物

  具體方法有:控制可燃物品的儲存量;以難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用防火塗料浸塗可燃材料,提高其耐火極限;保持可燃物處於良好的通風狀態等,從而降低可燃氣體、蒸汽和粉塵的濃度,使它們的濃度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

  ⑵、隔絕助燃物

  隔絕助燃物就是破壞燃燒的助燃條件,具體措施有:將易燃、易爆物的生產置於密閉的裝置中進行;對容易自燃的物品進行隔絕空氣存放;變壓器充惰性氣體進行防火保護;關閉防火門、窗,切斷空氣對流;用沙、土覆蓋可燃油液等。

  ⑶、消除著火源

  消除著火源,就是破壞燃燒的熱能源,具體措施有:安裝防雷、防爆裝置;採取控溫、遮陽等措施避免著火源;在建築物之間構築防火牆,在同一大廈不同樓層之間及同一樓層的不同區域安裝防火捲簾等。

  3、火災撲救的基本方法

  一切滅火方法都是為了破壞已經發生的燃燒條件,在火災發生後,往往是根據燃燒物質、燃燒特點、火場具體情況以及消防裝置效能等進行滅火。具體滅火的方法主要有:

  ⑴、窒息滅火法

  窒息滅火法就是根據可燃物燃燒需要足夠的空氣***氧氣***這一條件,採取適當措施阻止空氣流入燃燒區,或採用不燃物、惰性氣體沖淡空氣中的氧氣含量,使燃燒物缺乏氧氣的助燃而熄滅。這種滅火方法適用於撲救密閉的房間和生產裝置、裝置容器內的火災。

  ⑵、冷卻滅火法

  冷卻滅火法是根據可燃物發生燃燒必須達到一定溫度的這一條件,將水或滅火劑直接噴灑在燃燒物上,使燃燒物的溫度降低到燃點以下,從而終止燃燒。此法還可用於冷卻尚未燃燒的物體,如建築構件、裝置等,避免它們受熱幅射影響而發生燃燒或爆炸。

  ⑶、隔離滅火法

  隔離滅火法是根據發生燃燒必須具備可燃物這一條件,將與燃燒物鄰近的可燃物隔離開,阻止燃燒進一步擴散。

  ⑷、抑制滅火法

  抑制滅火法就是將滅火劑噴在燃燒物上,使其參與燃燒反應,使燃燒中產生的遊離基消失,形成穩定分子或低活性遊離基,從而使燃燒終止。

  八、 常用消防設施、裝置和器材

  1.滅火器

  滅火器是一種可由人力移動的輕便滅火器具,它由筒體、筒蓋、瓶膽、噴嘴等部件組成。滅火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使用面廣,是撲救初起火災必備的滅火器材。所以,被廣泛配備於各類物業場所。

  滅火器種類較多,按其移動方式主要有手提式和推車式滅火器。以下介紹的主要是手提式滅火器,按其內裝滅火劑種類分為水、化學泡沫、乾粉、二氧化碳等。

  ***1***水型滅火器。這類滅火器中填裝的滅火劑主要是水,另外還有少量的新增劑。清水滅火器、強化液滅火器都屬於水型滅火器。使用時在距離燃燒物10米處,將滅火器直立放穩。摘下保險帽,用手掌拍擊開啟杆頂端的凸頭,將噴射的水流對準燃燒最猛烈處噴射,隨著噴射距離的縮短,操作者逐漸向燃燒物靠近,使水流始終噴射在燃燒物處,直到將火撲滅。

  ***2*** 化學泡沫滅火器。這類滅火器是比較常見的簡易滅火器,適用於撲救一般固體物如木材、絲綿織品等的火災,但不適用撲救油類及帶電的電氣裝置火災。平時放置時,不宜用力搖晃或過於傾斜。使用時,只需將手提式滅火器的筒身顛倒過來並搖晃幾次,使筒內的酸與鹼充分混合發生化學反應,所產生的氣體和噴出的泡沫液體即可滅火。

  ***3***乾粉滅火器。乾粉滅火器是以高壓二氧化碳為動力,通過噴射筒內的輕而細的乾粉覆蓋在燃燒物上,使之與空氣隔絕而達到滅火目的。乾粉滅火器適用於撲救石油製品、可燃氣體、易燃液體、電器裝置等引進的火災。使用時,將滅火器噴嘴對準著火處,撥掉保險銷,按下壓把或提起拉環,瓶內的壓縮氣體夾帶著乾粉噴向火焰根部。

  ***4***二氧化碳滅火器。二氧化碳是一種比較穩定的不燃燒、不助燃氣體,二氧化碳滅火器是一種有效的、適應面廣的滅火器,而且滅火後沒有殘留物,一般的固體、液體及帶電裝置等都可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使用時,撥掉保險銷,壓下手把,對準火焰根部噴射即可。

  以前還有一類使用較廣的鹵化烷滅火器,由於所用的化學試劑會破壞地球上空的臭氧層,影響人類生存環境,現已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