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災害的安全自救措施

  安全是指不受威脅、沒有危險、危害、損失。人類的整體與生存環境資源的和諧相處,互相不傷害,不存在危險、危害的隱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損害風險的狀態。安全是在人類生產過程中,將系統的執行狀態對人類的生命、財產、環境可能產生的損害控制在人類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狀態。

  一、室內避雷措施:

  1、打雷時,要關好門窗,防止雷電直擊室內或者球形雷飄進室內。

  2、遇到雷雨天氣時,應將家用電器的電源切斷,以免損壞電器。人不要站在燈泡下,以防燈泡炸裂傷人。

  3、雷雨天氣時,儘量不要撥打、接聽電話或使用電話上網,應拔掉電源和電話線及電視閉路線等可能將雷電引入室內的金屬導線。

  4、在室內也要離開進戶的金屬水管以及跟屋頂相連的下水管等。

  5、晾晒衣服被褥等用的鐵絲不要拉到窗戶、門口,以防鐵絲引雷致人死亡事件發生。

  二、戶外防雷注意事項:

  1、雷暴天氣時,在戶外不要接聽和撥打手機,因為手機的電磁波也會引雷。

  2、人乘坐在車內一般不會遭遇雷電襲擊,但乘車遭遇打雷時千萬不要將頭手伸出窗外。

  3、遇到突然的雷雨,當出現頭髮硬豎起來時,應該立即蹲下,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時將雙腳併攏,減少跨步電壓帶來的危害。

  4、不要在大樹底下避雨。在打雷時最好離大樹5米遠。

  5、遇雷暴天氣出門,最好穿膠鞋,這樣可以起到絕緣的作用。

  6、打雷時,遠離電力線及電氣裝置。

  三、地震被埋如何自救

  地震後,餘震還會不斷髮生,環境還可能進一步惡化,被埋者應儘量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穩定下來,創造條件及時排除險情,儲存生命,等待救援,設法脫險。

  1、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千萬不要驚慌,要沉著,要有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你,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

  2、保障呼吸暢通。設法將雙手從壓塌物中抽出來,清除頭部、胸前的雜物和口鼻附近的灰土,移開身邊的較大雜物,以免再次被砸傷和被倒塌建築物的灰塵窒息;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溼衣服等物捂住口、鼻。

  3、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定生存空間,用磚塊、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發生後,環境進一步惡化。

  4、不要隨便動用室內設施,包括電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5、設法脫離險境。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儘量儲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訊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儘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想法包紮,避免流血過多。

  6、維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儘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四、應急避震措施

  從人們感受到地震,到房屋倒塌破壞大約十幾秒鐘。其中包括地震波由弱變強和房屋由震到塌的時間。對於居住在樓房內的居民應在室內擇地躲藏,居住在平房的居民,可以根據情況決定就地躲避還是離開。

  一次大震的持續震動時間很短,而且由於劇烈的地面顛簸使人站立不穩,此時最好就近尋個安全形落,如床下、桌下和小跨間房屋,隨手抓一個枕頭或坐墊護住頭部伏在地上,儘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躲避時應注意遠離大鏡子、玻璃窗及易掉落的懸掛物,千萬不要靠近窗邊或到陽臺上去。

  震後應迅速撤離到室外開闊、安全的地方,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跑,不要隨便返回室內;避開人多的地方,避開高大建築物如樓房、高大煙囪、水塔,避開立交橋等結構複雜的構築物,避開高聳危險物或懸掛物,如變壓器、電線杆、路燈、廣告牌、吊車等,避開危險場所如狹窄街道、危舊房屋、危牆等。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

  五、山洪災害防禦常識

  1、山洪暴發時如何躲避泥石流?

  當得知某區域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將發生泥石流時,則應對該地區採取緊急疏散和保護措施,人員需強行遷至安全區,要在距離村莊較近的山坡或位置較高的階臺地上建立臨時躲避棚。不要順著泥石流溝向上遊或向下遊跑,應向溝岸兩側山坡跑,且不要停留在凹坡處。

  2、當遇到滑坡災害即將發生時,應該怎麼辦?

  當身處滑坡體上時,首先應保持冷靜,不要慌亂。應迅速環顧四周,向較為安全的地方撤離。一般情況下只要行動迅速,都有可能脫離危險地段,脫離時,以向兩側跑為最佳方向,向下或向上跑是非常危險的。

  3、應做好哪些山洪發生前的準備工作?

  ***1***平時應儘可能多地瞭解一些山洪災害防治的基本知識,掌握自救逃生的本領。

  ***2***首先觀察、熟悉周圍環境,預先選定好緊急情況下躲災避災的安全路線和地點。

  ***3***多留心注意山洪可能發生的前兆,動員家人隨時做好安全轉移的思想準備。

  ***4***一旦情況危險,及時向主管人員和鄰里報警,先將家中老人和小孩及貴重物品轉移至安全處。

  ***5***事前積極參加災險投保,儘量減少災害損失,提高災後恢復能力。

  4、被洪水圍困時怎樣求救?

  在山丘環境下,無論是孤身一人還是聚集人群突遭洪水圍困於基礎較牢固的高崗臺地或磚混結構的住宅樓時,只要有序固守等待救援或等待陡漲陡落的山洪消退後即可解圍。如遭遇洪水圍困於低窪處的岸邊、幹坎或木結構的住房裡,情況危急時,有通迅條件的,可利用通訊工具向當地政府和防汛部門報告洪水態勢和受困情況,尋求救援;無通訊條件時,可製造煙火或來回揮動顏色鮮豔的衣物或集體同聲呼救,不斷向外界發出緊急求助訊號,求得儘早解救;同時要尋找體積較大的漂浮物等,主動採取自救措施。

  5、住宅被淹時如何避險?

  對那些洪泛區低窪處來不及轉移的居民,其住宅常易遭洪水淹沒或圍困。在這種情況下首先是安排家人向屋頂轉移,並安慰穩定好他們的情緒;其次想方設法發出呼救訊號,儘快與外界取得聯絡,以便得到及時的救援;第三是利用竹木等漂浮物將家人護送至附近的高大建築物上或較安全的地方。

  六、如間救肋被泥石流傷害的人員?

  泥石流對人的傷害主要是泥漿使人窒息。將壓埋在泥漿或倒塌建築物中的傷員救出後,

  應立即清除口、鼻、咽喉內的泥土及痰、血等,排除體內的汙水。對昏迷的傷員,應將其平臥,頭後仰,將舌頭牽出,儘量保持呼吸道的暢通,如有外傷應採取止血、包紮、固定等方法處理,具體措施如下:

  ***1***對傷員的出血傷口應迅速止血,如似噴射狀,則動脈破損,應在傷口上方即傷口近心端,找到動脈血管***一條或多條***,用手或手撐把血管壓住,即可止血。如果傷員屬四肢受傷亦可在傷口上端用繩布帶等捆紮,鬆緊程度視出血狀態控制,每隔1~2小時鬆開一次進行觀測並確定後續處理措施。

  ***2***傷員傷口的包紮:找到傷口,迅速檢查傷情,如有酒精或碘酒棉球,應將傷口周圍面板消毒後,用乾淨的毛巾、布條等將傷口包紮好。

  ***3***對骨折的傷員,應進行臨時的固定,如沒有夾板,可用木棍、樹枝代替。固定要領是儘量減少對傷員的搬動,肢體與夾板間要墊平,夾板長度要超過上下兩關節,並固定綁好,留指尖或趾尖暴露在外。

  對嚴重的外傷傷員的治療,在緊急處理的同時,應迅速求得醫務人員的幫助,並儘快護送至醫院。

  七、發生洪澇災害後如柯進行飲用水消毒

  在洪水、暴雨等災害發生時,飲用水時常會受到汙染。要做到災後無大疫,飲水消毒是關鍵。飲水消毒最常用的方法是氯化消毒和煮沸消毒。下面介紹兩種常用的水源氯化消毒方法:

  缸水消毒:先將水缸中的水自然沉澱或用明礬澄清,然後將漂白粉精片碾碎用冷水調成糊狀,按每100斤水加1片漂白粉精片或10%漂白粉澄清液1湯匙。儲存的缸水用完後應及時清除沉澱物。

  受淹水井消毒:應在水退後立即抽乾被汙染的井水,清淘出汙物,對自然滲水進行一次重消毒***加氯量20-30PPm***後,方可正常使用,要堅持經常性的井水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