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建設落地的典型案例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企業文化建設得到高度重視,並在各種組織中如火如荼的開展。然而,企業文化建設面臨一個重要的難題,那就是無法實現有效落地。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篇1

  華為是一個巨大的集體,目前員工2.2萬餘人,其中市場人員佔33%,而且素質非常之高,85%以上都是名牌大學的本科以上畢業生。 17年來,華為取得的業績是驕人的,在中國企業史上可謂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例子。華為需要依賴一種精神把這樣的一個巨大而高素質的團隊團結起來,而且使企業充滿活力。華為找到的因素就是團隊精神——狼性。

  華為團隊精神的核心就是互助。華為非常崇尚“狼”,而狼有三種特性:其一,有良好的嗅覺;其二,反應敏捷;其三,發現獵物集體攻擊。華為認為狼是企業學習的榜樣,要向狼學習“狼性”,狼性永遠不會過時。

  華為的“狼性”不是天生的。現代社會把員工的團隊合作精神的問題留給了企業,企業只有解決好了才能獲得生存、發展的機會。華為對狼性的執著是外人難以理解的。

  華為的管理模式是矩陣式管理模式,矩陣式管理要求企業內部的各個職能部門相互配合,通過互助網路,任何問題都能做出迅速的反應。不然就會暴露出矩陣式管理最大的弱點:多頭管理,職責不清。而華為銷售人員在相互配合方面效率之高讓客戶驚歎,讓對手心寒,因為華為從籤合同到實際供貨只要四天的時間。 狼性是華為營銷團隊的團隊精神,這種精神是很抽象的,而且也是很容易扭曲的,這就需要有一種保障機制,使得狼性既可以正本清源地保留,這種保障機制就是華為的企業文化。

  在中國,企業文化被各家企業說爛了,但是真正理解企業文化和實施企業文化戰略的企業並不多,而華為就是其中之一。企業文化是華為之所以為華為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東西。華為的企業文化可以用這樣的幾個詞語來概括:團結,奉獻,學習,創新,獲益與公平。華為的企業文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做實。企業文化在華為不單單是口號,而且是實際的行動。

  “狼性”與做實的企業文化是華為之所以為華為的根本。

  篇2

  通過幾年的不懈努力,中糧文化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在中糧集團的戰略轉型與“全產業鏈”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逐步統一了全集團的思維模式、工作方法和語言、形象,使公司有了更高的整體感;人性化的管理給人更多的尊重、信任與認可,使員工隊伍有了更強的歸屬感;營造了輕鬆愉快、朝氣蓬勃的工作氛圍,使經理人和員工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全體中糧人凝心聚力投入到“全產業鏈”建設中,努力踐行“產業鏈,好產品”的鄭重承諾。中糧旗下的“長城”葡萄酒、“福臨門”食用油、“金帝”巧克力、“蒙牛”牛奶、“五穀道場”方便麵、“中茶”茶葉、“悅活”果汁、我買網電子商務等眾多產品贏得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和信任,“中糧集團”的品牌形象越來越深入人心。“忠良文化”有力地支撐了中糧產品、品牌的建設和推廣。

  篇3

  “阿里味兒”是阿里巴巴強化企業文化的一個陣地,在這上面,員工可以直言部門主管的待遇不公,可以質疑公司的某項政策規定,甚至是集團高管走馬上任也會被反對“圍攻”。用阿里一位員工的話來說,可以討論任何事情而無論層級,發表任何觀點而不論對錯;即便是高管的觀點也經常被員工“減芝麻”。***“減芝麻”表示不同意***

  這樣的例子隨時隨處可見。在阿里的歷史上,一位被高管辭退的員工發帖歷數前者的不公正,帖子釋出後引發了大量同事“一面倒”的聲援,但隨後高管及時迴應,說明原因和意見,也獲得了跟帖支援,最終在兩方意見“針鋒相對”的情況下,由CEO出面,把HR的負責人、當事員工和主管都叫到一起公開討論,而且現場情況同步直播給所有員工。

  阿里堅持的原則是“即使是毒草,也要讓他長在陽光下”。正是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培養中,每位員工都能以一個平等、客觀的姿態參與到工作的討論和執行中。也正是這些做法使阿里開放、透明的企業文化被員工真正地接納和吸收,有效地調動了員工的能動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