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語文桃花心木教案

  語文教師要想上好課並取得良好的效果,最關鍵的步驟就是備好課,其中備好課就是做好教案!為此,下面小編整理了語文S版以供大家閱讀。

  語文S版

  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單元9個生字,掌握“枯萎”“汲水”“依賴”“一旦”“一番”“鍛鍊”“優雅”“勃勃生機”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能力訓練點

  1.訓練學生能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訓練學生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

  德育滲透點

  使學生感悟到作者借種樹喻育人,懂得人應經得起生活的考驗,學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能養成依賴心理。

  美育滲透點

  使學生感受到人生之美在於能經得起生活的考驗,在於學會自立、自強。

  教學方法:

  教師教法

  教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並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學生學法

  自讀自悟,小組合作學習,全班彙報交流。

  教學重、難點:

  通過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而悟出課文是借種樹喻育人,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一篇蘊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書:6桃花心木***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通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字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個別不理解的新詞用查字典或聯絡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再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三***自主學習,談感悟。

  1.抓段落,談感悟。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說說自己喜歡的部分,並陳述自己喜歡的原因。

  2.抓句子,談感悟。在學生暢談自己喜歡段落的基礎上,先引導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反覆閱讀,細細品味,再組織學生討論,談感受,談見解。

  著重理解以下句子

  ***1***“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拼命紮根的樹,長成百年的大樹就不成問題了。”

  ***2***“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澆水,樹苗會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會一吹就倒。”

  ***3***“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3.抓品讀,促感悟。教師引導學生品讀,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句子,自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然後在小組中讀,推薦讀得好的同學在全班同學面前比賽讀。

  第二課時

  ***一***主動探究,悟道理。

  1.重點探究:“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水也不會枯萎了。”桃花心木為什麼不會枯萎了?“我”從種樹人的一番話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2.讀了這篇文章,聯絡生活實際,你想到了什麼?

  ***二***綜合實踐,練能力。

  1.以小組為單位,合作編寫課本劇,練寫作。

  2.小組內排練課本劇,練表演,練表達。

  3.班上演出,賽水平。

  ***三***總結拓展

  學了這篇課文後,你有何感受,請寫一篇讀後感。

  ***四***記憶生字,指導書寫

  1.小組內交流你是怎樣記憶本課的生字的。

  2.指導書寫,重點指導“萎”“鍛鍊”等字。

  ***五***佈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板書設計:

  桃花心木

  種樹:澆水不定時、不定量長成百年大樹

  人:在不確定中生活經得起考驗

  ***借種樹喻育人***

  語文S版原文

  鄉下老家屋旁有一塊非常大的空地,租給人家種桃花心木的樹苗

  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從前老家林場種了許多,已長成幾丈高的一片樹林所以當我看到桃花心木僅及膝蓋的樹苗,有點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種桃花心木苗的是一個個子很高的人,他彎腰種樹的時候,感覺就像插秧一樣

  樹苗種下以後,他常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的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我住在鄉下時,天天都會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種樹苗的人偶爾會來家裡喝茶他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

  我越來越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時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

  我起先以為他太懶,有時隔那麼久才給樹澆水

  但是,懶人怎麼知道有幾棵樹會枯萎呢?

  後來我以為他太忙,才會做什麼事都不按規律但是,忙人怎麼可能做事那麼從從容容?

  我忍不住問他,到底應該什麼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麼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苗該不會枯萎吧?

  種樹的人笑了,他說:“種樹不是種菜或種稻子,種樹是百年的基業,不像青菜幾個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樹木自己要學會在土裡找水源我澆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它幾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無法在這種不確定中汲水生長,樹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拼命紮根,長成百年的大樹就不成問題了”

  種樹人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澆水,樹苗會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會一吹就倒”

  他的一番話,使我非常感動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現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經長得與屋頂一般高,是那麼優雅自在,顯示出勃勃生機

  種樹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