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勸人及專利權的歸屬相關問題

  專利權人是專利權的所有人及持有人的統稱。即專利申請被批准時,被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人。專利權人既可以是單位也可以是個人。下面由小編為你介紹相關法律知識。

  :

  一、專利權人指的是什麼

  專利權人是指可以申請並取得專利權的單位和個人,也就是專利權的主體。專利權人型別專利權人包括三種類型:

  ①發明人、設計人所在單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物質條件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

  ②發明人、設計人。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所完成的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所有。專利法所稱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是指對發明創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在完成發明創造過程中只負責組織工作的人、為物質條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其他從事輔助工作的人,不應當被認為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

  ③共同發明人、共同設計人。由兩個以上的單位或個人協作完成的發明創造,稱為共同發明創造,完成此項發明創造的人稱為共同發明人或共同設計人。除另有協議外,共同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屬於共同發明人,申請被批准後,專利權歸共同發明人共有。一個單位接受其他單位委託的研究、設計任務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的單位,申請被批准後專利權歸申請的單位所有或者持有。

  二、專利權的歸屬如何確定

  1、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2、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3、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4、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

  5、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

  6、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

  相關閱讀:

  專利權人怎樣保護專利權

  1. 首先確定自己的專利權的法律狀態是否有效***是否過期?是否按時繳費?***。只有有效的專利才可談保護。

  2. 對於有效的專利,分析專利的權利穩定性,即:調查在自己的專利申請日期之前,是否已有在先的類似技術存在,可以通過專利和文獻檢索來進行基礎調查。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專利權人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成本去維權,卻反而被侵權者找到了專利不具備新穎性的把柄,將專利權無效掉***這是應對專利訴訟的慣用手段***,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投入。如經過調查沒有發現在先技術存在,則可以較為安心地投入維權工作。

  3. 明確專利的保護範圍***地域範圍,技術範圍***。地域性是專利權的特徵之一,即:專利權在哪個國家申請,就在哪個國家生效,一項專利可以在多個國家/地區申請。技術範圍在這裡指搞清楚專利的權利要求保護的創新點的範圍。明確地域範圍、技術範圍是有的放矢地進行維權的重要前提條件。

  4. 專利監視。對於在自己專利申請日期之後的專利和科技文獻定期進行跟蹤檢索,並關注市場上的相關產品技術,監察是否有與自己的專利保護範圍相重疊的後續技術,及時發現涉嫌侵權的後續專利或產品技術***這裡要注意:監視的地域範圍主要是專利生效的國家***。***這項工作非常重要,需常態化地開展才能為及時有效維權***

  5. 專利侵權分析。將自己的專利權利要求保護範圍與涉嫌侵權的後續專利或產品技術方案進行對比分析,判斷侵權是否成立及侵權範圍。

  6. 通過法律訴訟或談判的形式獲得對方的侵權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