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火災自救方法有哪些

  “只有絕望的人,沒有絕望的處境,”面對滾滾濃煙和熊熊烈焰,只要冷靜機智運用火場自救與逃生知識,就有極大可能拯救自己。那麼,你知道嗎?以下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這方面的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火災自救方法

  一、繩索自救法:家中有繩索的,可直接將其一端拴在門、窗檔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過程中,腳要成絞狀夾緊繩子,雙手交替往下爬,並儘量採用手套、毛巾將手保護好。

  二、匍匐前進法:由於火災發生時煙氣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間,因此在逃生過程中應儘量將身體貼近地面匍匐或彎腰前進。

  三、毛巾捂鼻法:火災煙氣具有溫度高、毒性大的特點,一旦吸入後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燙傷或中毒,因此疏散中應用溼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溫及過濾的作用。

  四、棉被護身法:用浸泡過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蓋在身上,確定逃生路線後用最快的速度鑽過火場並衝到安全區域。

  五、毛毯隔火法:將毛毯等織物釘或夾在門上,並不斷往上澆水冷卻,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煙氣侵入,從而達到抑制火勢蔓延速度、增加逃生時間的目的。

  六、被單擰結法:把床單、被罩或窗簾等撕成條或擰成麻花狀,按繩索逃生的方式沿外牆爬下。

  七、跳樓求生法:火場切勿輕易跳樓!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住在低樓層的居民可採取跳樓的方法進行逃生。但要選擇較低的地面作為落腳點,並將席夢思床墊、沙發墊、厚棉被等拋下做緩衝物。

  八、管線下滑法:當建築物外牆或陽臺邊上有落水管、電線杆、避雷針引線等豎直管線時,可藉助其下滑至地面,同時應注意一次下滑時人數不宜過多,以防止逃生途中因管線損壞而致人墜落。

  九、竹竿插地法:將結實的晾衣桿直接從陽臺或窗臺斜插到室外地面或下一層平臺,兩頭固定好以後順杆滑下。

  十、攀爬避火法:通過攀爬陽臺、視窗的外沿及建築周圍的腳手架、雨棚等突出物以躲避火勢。

  十一、樓梯轉移法:當火勢自下而上迅速蔓延而將樓梯封死時,住在上部樓層的居民可通過老虎窗、天窗等迅速爬到屋頂,轉移到另一家或另一單元的樓梯進行疏散。

  十二、衛生間避難法:當實在無路可逃時,可利用衛生間進行避難,用毛巾緊塞門縫,把水潑在地上降溫,也可躺在放滿水的浴缸裡躲避。但千萬不要鑽到床底、閣樓、大櫥等處避難,因為這些地方可燃物多,且容易聚集煙氣。

  十三、火場求救法:發生火災時,可在視窗、陽臺或屋頂處向外大聲呼叫、敲擊金屬物品或投擲軟物品,白天應揮動鮮豔布條發出求救訊號,晚上可揮動手電筒或白布條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

  十四、逆風疏散法:應根據火災發生時的風向來確定疏散方向,迅速逃到火場上風處躲避火焰和煙氣。

  十五、“搭橋”逃生法:可在陽臺、窗臺、屋頂平臺處用木板、竹竿等較堅固的物體搭在相鄰建築,以此作為跳板過渡到相對安全的區域。

  火災報警要素

  報警要素一:報警早、損失小。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和場所,一旦發現起火,都要立即報警。報警時,應根據火勢,選擇恰當的方式。首先要向附近人員發出火警訊號,同時應以最快捷的方式報告消防隊,然後再通知單位領導和有關部門。

  報警要素二:火警電話“119”撥通後,千萬不要慌張,應講清楚如下內容:

  1、起火地點的詳細地址,如所在區、縣、街道門牌號。

  2、起火的部位,著火的物質,火勢的大小,是否有人員被困等情況。

  3、報警人姓名及電話號碼,以便聯絡。要注意聽消防隊值班人員的詢問,要正確、簡潔地予以回答,待值班人員說明消防隊已去火場時,才能結束通話電話。報警後,儘可能到單位門口或路口迎接消防車,並帶消防車赴火場。

  報警要素三:一旦發現起火,要冷靜地觀察,瞭解火勢情況,選擇恰當的方式報警,不要驚慌失措、貽誤時間。向附近人群報警時,要儘量使周圍人群明白什麼地點和什麼東西著火,是通知人們來救火,還是讓他們緊急疏散。如果火勢在初起階段,短時間內還不能造成較大危害時,應注意通報火警方法和範圍,避免人們因情況不明而引起驚慌失措,爭相逃生,局勢失去控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發生火災後應及時報警,不要因某些因素,晚報、不報,延誤了滅火的最佳時機,導致小火釀成重災。

  報警要素四:在沒有電話的情況下,應大聲呼喊或採取其他方法引起鄰居、行人注意,協助滅火或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