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電的現場急救知識

  觸電是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一種意外事故,是指人體被一定量的電流通過所造成的危害。電流對人體的損害程度取決於電流的大小。一般來說,即使是小量的電流通人體,也會出現頭暈、心悸、面色蒼白,或者造成不同程度的面板燒傷。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1.立即解脫電源

  一旦發生觸電事故時,切不可驚慌失措,束手無策,首先要設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解脫電源的方法如下:

  ***1***切斷電源。當電源開關或電源插頭就在事故現場附近時,可立即將空氣開關分斷或將電源插頭拔掉,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必須指出普通的電燈開關***如拉線開關***只切斷一根導線,且有時斷開的不一定是相線,因此,關掉電燈開關並不一定能切斷電源,需採取可靠的方法切斷電源。

  ***2***用絕緣物移去帶電導線。當帶電導線觸及人體引起觸電,且不能採用其他方法解脫電源時,可用絕緣的物體***如木棒、竹竿等***將電線移掉,使病人脫離電源。

  ***3***用絕緣工具切斷帶電導線。出現觸電事故,必要時可用絕緣的]_具***如帶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木柄斧以及鋤頭等***切斷導線,以斷開電源。

  ***4***拉拽觸電者衣服,使之擺脫電源。若現場不具備上述三種條件,而觸電者衣服乾燥,救護者可用包有乾毛巾,乾衣服等於燥物的手去拉拽觸電者的衣服使其脫離電源。

  必須指出,上述辦法僅適用於220/380V“低壓”觸電的搶救。對於高壓觸電應及時通知供電部門,採用相應的緊急措施,以免產壘新的事故。

  ***5***解脫電源注意事項如下:

  ①如果在架空線上或高空作業時觸電,一旦斷開電源,觸電者因脫離電源肌肉會突然放鬆,有可能會引起高處墜落造成嚴重外傷。故必須輔以相應措施防止發生二次事故而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②解脫電源時動作要迅速,耗時一多會影響整個搶救工作。

  ③脫離電源時除注意自身安全外,還需防止誤傷他人,擴大事故。

  2.迅速簡單診斷

  觸電者解脫電源後,應迅速進行簡單診斷。如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清醒,但有心慌、四肢發麻、全身無力等症狀,或觸電病人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應將病人在空氣流通處安靜休息,不要走動,注意觀察並請醫生前來治療或送往醫院;如果病人已經昏迷,簡單診斷的內容包括:判斷觸電者神志是否喪失、開放氣道、判斷有否呼吸和心跳存在等。

  ***1***判斷觸電者是否神志模糊、喪失意識。搶救人員可輕輕搖動觸電者或輕拍觸電者肩部,並大聲呼其姓名,或大聲詢問“你怎麼啦?”,但搖幅度不能過大,避免造成外傷。如無反應,可用強刺激方法來觀察。整個判斷時間應控制在5-10s內,以免延誤搶救時間。一旦確定觸電者喪失意識,即表示情況嚴重,大都情況是心跳、呼吸已停止。為能持久、正確、有效地進行心肺復甦術,必須立即籲救,招呼周圍人員前來協助搶救。同時應向當地急救醫療部門求援***如撥打“120”急救電話***。

  ***2***保持復甦體位。對觸電者進行心肺復甦術時,觸電者必須處於仰臥位,即頭、頸、軀幹平直無扭曲,雙手放於軀幹兩側、仰臥於硬地E。發生事故時,不管觸電者處於何種姿勢,均必須轉為上述的標準體位***此體位又稱“復甦體位”***。如需改變體位,在翻轉觸電者時必須平穩,使其全身各部成一整體轉動***頭、頸、軀幹、臀部同時轉動***,特別要保護頸部,可以一手托住頸部,另一手扶著肩部,使觸電者平穩轉至仰臥位。觸電者處於復甦體位後,應立即將其緊身上衣和褲帶放鬆。如在判斷意識過程中發現觸電者有心跳和呼吸,但處於昏迷狀態,此時其氣道極易被吸入的黏液、嘔吐物和舌根所堵塞,故需立即將其處於側臥的“昏迷體位”。此體位即可避免上述氣道堵塞的危險,也有利黏液之類的分泌物從口腔中流出,此體位也稱“恢復體位”。

  ***3***開放氣道。觸電後,心臟常停止跳動,觸電者意識喪失,下頜、頸和舌等肌肉鬆弛,導致舌根及會厭塌向咽後壁而阻塞氣道。當吸氣時,氣道內呈負壓,舌和會厭起到單向活瓣的作用,加重氣道阻塞導致缺氧。故必須立即開放氣道,維持正常通氣。舌肌附著於下頜骨,能使肌肉緊張的動作如頭部後仰、下頜骨向前E方提高,舌根部即可離開咽後壁,氣道便通暢。若肌肉無張力,頭部後仰亦無法暢通氣道,需同時使下頜骨上提才能開放氣道。心搏停止15s後,肌肉張力便可消失,此時需頭部後仰同時上提下頜骨方可將氣道開啟。

  ***4***判斷有否呼吸存在。在呼吸道開放的條件下,搶救者臉部側向觸電者胸部,耳朵貼近觸電者的嘴和鼻孔。通過“視、聽、感覺”來判斷有否呼吸存在。即耳朵聽觸電者呼吸時有否氣體流動的聲音,臉部感覺有否氣體流動的吹拂感,看觸電者的胸部或腹部有否隨呼吸同步的“呼吸運動”。整個檢查時間不得大於5s。如在開放氣道後,發現觸電者有自主呼吸存在,則應持續保持氣道開放暢通狀態。若判斷已無呼吸存在時,則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搶救者可用放在前額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住觸電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氣,用口脣包住觸電者的嘴,形成一個密封的氣道。然後將氣體吹人觸電者口腔,經氣道入肺。如此時明顯觀察到“呼吸動作”則可進行第二次吹氣。二次吹氣的時間應控制在2-3s內完成。

  如果吹氣時,胸廓未隨著吹氣而抬起,也未聽到或感到觸電者胸部被動排氣,則必須立即重複開放氣道動作。必要時要採用“雙手提頜法”。如果還不行,則可以確定觸電者氣道內異物阻塞所致,需立即設法解除。需指出的是,觸電者由於氣道未開放,不能進行通氣,此後進行的心臟按壓也將完全無效。

  ***5***判斷有否心跳存在。心臟在人體中起到血泵的作用,使血液不休止地在血管中迴圈流動,並使動脈血管嚴生搏動。所以只要檢測動脈血管有否搏動,便可知有否心跳存在。頸動脈是中心動脈,在周圍動脈搏動不明顯時,仍能觸及頸動脈的搏動,加上其位置表淺易觸控,所以常作為有無心跳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