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的消防知識

  商場的消防是確保商場安全運營的基礎保障,夏季、冬季商場用電量急劇增加,節假日購物人群成倍增加,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商場火災的危險性。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商場主要係指聚集眾多商品而成的大型市場,也是一類品種齊全、佔地面積廣的商店,其主要職能與普通商店相同,主要服務群體為大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於購物環境要求越來越高,冬天要有暖氣、夏天要有冷氣、商場內空氣要新鮮等等,商場為適應大眾需求不得不架設多條電路、線路來滿足若干需求。架設在頂部的線路或預埋在地面下的管道線路,給火災的引發埋下眾多隱患。

  1、商場消防設計中的問題分析

  商場消防設計的重要性無可置疑,在商用建築修建過程中,對消防設計的稽核也是相當嚴格,但是因為稽核基本都是對建築圖紙進行稽核,缺少實物對比。部分商用建築在施工過程中或者交房之後應客戶自身要求,對建築進行私自更改,給火災引發埋下隱患,下面就對一些常見的設計問題進行分析。

  1.1 設計規劃不合理

  商場可謂“寸土寸金”,因此設計過程中設計師都盡最大可能優化可使用面積而增加利益。如商場中必不可少的倉庫設計,大部分倉庫都設計在商場人流量少、可利用程度低的地方,且倉庫面積普遍偏小。商家為減少鋪面貨物佔地面積,都將貨物堆放至倉庫,導致部分倉庫貨物將噴淋頭阻擋。倉庫走廊上也堆滿貨物,給火災引發造成諸多便利條件,同時給滅火工作帶來極大阻礙。

  1.2 商場中人群安全疏散距離設計過長

  在商場中很多人都會有“暈頭轉向”的感覺,在購物一段時間後,便分不清哪裡是出口,哪裡是進口。目前大多商場的安全疏散通道都參照公用建築或高層民用建築疏散樓梯設計要求,將安全疏散通道設定在外牆部位。同時,設計的美化讓樓梯顯得狹小擁堵,無法及時疏散人群;部分商場的安保人員為防止盜竊類事情出現,往往在上班前就將安全疏散通道上鎖,火災發生時,人群得不到及時疏散。

  1.3 商場進出口少,特別是地下商場

  商場對地理位置要求極其嚴格,大多設置於繁華階段,但是繁華階段地皮有限,因此,地下商場的出現滿足了不少投資者。地下商場進出口目前大多參照2001年《建築設計防火規範》設計,2個及2個以上的防火分割槽能夠利用防火牆上一個通向相鄰分割槽防火門作為安全出口。意思就是說2個及2個以上的防火分割槽僅有2個安全出口,但是一個防火分割槽面積為2000m2,如此大防火分割槽面積能夠同時容納的消費者數量何其龐大,在出現火災時,2個安全出口遠遠不能滿足疏散要求。

  1.4 防排煙設計不合理

  商場中防排煙主要是通過對疏散樓梯及前室送風這兩個方式進行的。在消防設計規定中只是對疏散樓梯間每隔2層設定透風口,但是並未明確要求如何設計安排。在設計的過程中往往出現透風口設計不合理現象,在施工裝修過程中因為功能需要,部分透風口被封堵,造成無排煙設施或者缺少排煙設施的火災隱患。

  2、商場消防設計問題應對策略

  2.1 從建築本身加強預防

  商場建築中各類管道錯綜複雜,設計過程中必須對該問題進行有效規劃,做到管道井、電纜井、排氣道等相對獨立應用。其次是建築本身材料問題,建築本身材料儘量選擇高燃點、耐火性好的建築材料,能夠有效防止火災蔓延。在商場內部,獨立商家之間應採用高耐火強度材料進行隔離,防止火災快速蔓延。

  2.2 加強設計規範化

  目前參照的消防設計規則基本都是2001年版本規章制度,其具有很大的滯後性,不能滿足當代商城消防設計高要求。國家有關部門應加強對這些規章制度的更改與完善,讓消防設計做到有章可循。

  2.3 部分設計要求做到強制性執行

  商場安全疏散總寬度嚴格按照商場營業廳中可供人員停留與活動面積計算,另外還應該根據商場不同類別與不同人流量來適當增加疏散通道寬度。嚴格商場內安全疏散距離:最新規定商場內任意點到安全出口距離為30m***直線距離***,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商場可適當增長5m~10m。

  2.4 增設安全出口數量,特別是地下商場

  上文中已對地下商場安全出口數量少做出詳細分析,因此,地下商場在設定安全出口時應起碼做到每一個防火分割槽至少設定2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同時安全出口寬度應根據商場內人流量進行適當增寬。

  2.5 優化商場排煙設計

  首先應該持續保持對前室與疏散樓梯間送風,保持建築內空氣流通。疏散標誌應設定在醒目位置,且禁止堆放雜物造成阻擋。機械排煙裝置應明確按照《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範》進行設計,並根據商場內人流量及商場面積適當增加排煙裝置,防止火災出現時煙氣對人群造成危害。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