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對廣大勞動者進行安全生產教育是提高他們素質和防範災害能力,防止事故發生,保護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進行安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歡。

  

  國家安全生產監管局《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指出,安全培訓的目的是:為加強和規範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工作,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防範傷亡事故,減輕職業危害。

  安全教育是使廣大職工熟悉有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強預防事故、控制職業危害和應急處理的能力。安全教育是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內容,堅持安全教育制度,搞好對全體職工的安全教育,對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通過教育,把企業全體職工的思想統一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上來,使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和各級領導真正把安全擺在“第一”的位置,在從事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堅持“五同時”的基本原則;使廣大職工認識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從“要我安全”變為“我要安全”“我會安全”,做到“三不傷害”,即“我不傷害自己,我不傷害他人,我不被他人傷害”。提高企業自覺抵制“三違”現象的能力。

  2.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安全生產管理包括對全體職工的安全管理,對裝置、設施的安全技術管理和對作業環境的勞動衛生管理。通過安全教育,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的安全生產政策水平,掌握有關安全生產法規、制度,學習應用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方法、手段,提高全體職工在各自工作範圍內,對裝置、設施和作業環境的安全生產管理能力。

  3.提高全體職工的安全知識水平和安全技能 安全知識包括對生產活動中存在的各類危險因素和危險源的辨識、分析、預防、控制知識。安全技能包括安全操作的技巧、緊急狀態的應變能力以及事故狀態的急救、自救和處理能力。通過安全教育,使廣大職工掌握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操作水平,發揮自防自控的自我保護及相互保護作用,有效地防止事故。

  安全教育的內容

  安全教育的內容,大致包括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法制教育,新工人人廠三級安全教育,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教育,日常安全教育,一般安全生產知識教育,繼續工程教育,以及改變工藝和變換崗位的安全教育等,以下作分別講述。

  ***一***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和法制教育。這是使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規定讓廣大勞動者懂得併成為自覺行動的教育方法。主要宣傳教育的內容,是把有關方針、政策、法規、規定交給每一位勞動者,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增強安全生產意識,並能夠自覺地貫徹執行。

  ***二***新工人人廠三級安全教育。是指新工人進入廠***礦***企業上崗之前,分別在廠***礦***、車間、班組進行安全教育的制度。

  現代工業生產對操作者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每個勞動者不但要掌握生產技術,更要具有安全生產知識和安全操作技能,這是保護安全生產的基本條件,也是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進行的基本條件。因此,企業對每個新入廠工人進行生產技術和安全技術及安全操作的三級安全教育,是保證安全生產的首要環節。做得是否認真、嚴格,是衡量企業貫徹執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好不好的一個重要方面。有的企業只顧抓一時的產量,不重視安全生產。新工人入廠後,只進行單純的生產技術訓練,就派到車間勞動。由於新工人不具備基本的安全操作技能,不懂安全技術知識,常常工作不久就發生事故,造成傷亡。這不僅嚴重影響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給國家造成損失而且給受傷者及其家庭帶來痛苦。國務院在《關於加強企業生產安全工作的幾項規定》中明確指出:“企業單位必須認真地對新工人進行安全生產的人廠教育、車間教育和現場教育,並且經過考試合格後,方允許其進入操作崗位。”這就要求企業單位必須嚴格、認真地對新入廠工人進行三級安全教育,使他們在上崗前先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識。

  1.廠級安全教育。對新入廠的職工在分配到車間工作以前,首先要由廠安全技術部門進行安全教育。廠級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一般包括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規定,工廠概況及本廠的安全生產情況,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安全技術知識和預防事故的基本知識,廠內的重點危險部位。最後,要進行安全技術知識考試。經過考試,成績合格者,方能分配到車間。成績不合格者,要重新進行安全教育,直至考試合格為止。

  2.車間級安全教育。新入廠的職工,在分配到車間後,必須先經過車間級安全教育,然後才能到班組。車間級安全教育由車間分管安全工作的主任和安全技術人員負責組織進行,時間一般為1-2天。

  車間級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一般包括車間的生產性質、任務、工藝流程和主要裝置的情況,車間各項規章制度、安全生產規程和勞動紀律,車間的危險部位、塵毒危害情況以及安全生產的注意事項等。進行車間級安全教育後,也要進行考試,合格者才能分配到班組,否則要重新進行教育。

  3.現場***班組***安全教育。新工人由車間分配到班組後,不允許立即獨立上崗作業,先由班組長組織安全教育。現場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一般包括班組的生產性質、任務以及本班組在車間、工廠中的地位,班組安全生產情況、危險部位、工作地點環境及有毒有害因素,將要使用的裝置和工具的效能,操作方法及有關注意事項,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生產崗位的職責範圍、紀律和制度,各種防護設施的效能和作用,以及個人勞動防護用品的作用方法等使用。

  現場安全教育一般採用邊講邊實習,以老帶新的方法,由班組長指定師傅帶領新工人實行包教包學。經考核,確認新工人能夠獨立操作後,才能在師傅帶領下參加生產勞動。經過一定時間鍛鍊後,經考核認為具有獨立操作能力,准許獨立操作。

  這裡所講的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的新入廠的工人,同樣包括到廠實習的人員,外來代為培訓的人員和新調動工作的人員。對新調動工作的人員,可分別按廠內調動、車間調動和崗位調動酌情進行教育,基本目的是讓他們對將近的工作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操作技能。

  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

  1.特種作業的概念。對操作者要領,尤其對他人和周圍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業,稱特種作業。直接從事特種作業者稱特種作業人員。

  按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306-85***規定,特種作業的範圍包括電工作業、起重機械作業、金屬焊接***氣割~作業、建築登高架設作業及以符合特種作業基本定義的基他作業。

  2.對特種作業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的意義。屬於特種作業的工種,在安全程度上與其他工種有很大差別。他們工作接觸的不安全因素較多,危險性較大,很容易發生事故,而且一旦發生事故,不僅對本人,而且會對周圍的人和設施造成很大危害。據對1516起傷亡事故的調查,其中屬特種作業人員傷亡或因特種作業人員的失誤而傷亡的事故有570起,佔總數的37.6%,其中死亡人數佔49.5%,重傷人數佔32.7%,由此可以看出,對特種作業人員進行特定的培訓、教育,減少他們的失誤,對減少傷亡事故具有重要意義。

  3.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教育的內容及對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國家標準規定,對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進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培訓。培訓工作採取企業自行培訓、企業的主管部門組織培訓,與勞動部門或其指定的單位培訓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特種作業人員培訓的內容和培訓的時間,根據國家相應頒發的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大綱》、《安全技術考核標準》和有關規定而定,主要以本工種的專業知識和安全技術,以及災害、事故的案例和預防措施為主。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除機動車輛駕駛、機動船舶駕駛和輪機操作按有關部門的規定執行以外,其他工種每兩年進行一次。每次培訓結束後都要進行考核。考核合格者,發給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不合格者,重新進行培訓。只有取得操作證者才允許上崗操作,並要做到持證操作。

  ***四***日常安全教育。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活動應貫穿於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活動始終。要使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活動經常化、制度化,建立安全活動日和班前班後會制度是一種較好的組織形式。為此,國務院在一個檔案中規定:“企業單位都必須建立安全活動日和班前班後會上檢查安全生產情況等制度。對職工進行經常的安全教育,並且注意結合職工文化生活,進行各種安全生產的宣傳活動。”

  班組是企業最基層的生產組織,是安全工作的基礎。其日常安全生產活動堅持如何,工作紮實不紮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企業的安全教育狀況。無數實踐證明,凡是車間、班組安全活動、安全生產教育搞得好,各種事故就少;反之,就容易發生事故。所以嚴格貫徹執行國家關於建立安全活動日和在班前班後會上佈置,檢查安全生產情況的安全工作制度,並長期堅持下去,是實現持久安全生產的一項重要措施。

  ***五***安全技術知識教育。安全技術知識包括一般性的生產技術知識、安全技術知識和專業性的安全技術知識。我們講的安全,是指生產勞動中的安全,這種安全是寓於生產之中的,所以統稱為安全生產。因此,安全技術知識是生產技術知識的組成部分,同時,它也寓於生產技術知識之中。對職工進行安全技術知識教育時,必須把生產技術知識同安全技術知識結合起來進行,才能融匯貫通,效果會更好。

  一般性安全技術知識教育,包括企業生產過程中不安全因素及其規律,預防事故的基本知識,個人防護用品和用具的正確使用,傷亡事故的報告程式,以及發生事故時的急救措施等。安全教育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目前普遍採用的形式,有安全技術培訓,安全活動日、安全考試、安全板報、安全生產簡報、安全生產知識競賽、放映安全教育電影、播放電視錄相和廣播、報刊雜誌、宣傳畫、事故現場會、安全教育展覽等多種形式。不甘落後,要避免形式主義。主要應從教育的內容和效果出發,既起到增強職工安全素質的作用,又能引起職工經常提高警覺;既要有各種各樣的實際內容,又要寓教於樂,為廣大職工所樂於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