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藥品的實用安全知識宣傳

  藥品是人類預防和治療疾病的基本物質保障,千百年來為人類的健康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因此加強宣傳藥品安全是必要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藥品安全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藥品安全知識宣傳

  1、什麼是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處方藥是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藥品。

  非處方藥是指由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公佈的,不需要憑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消費者可以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的藥品。非處方藥根據藥品的安全性,又分為甲、乙兩類。安全性更高一些的藥品為乙類。按照規定,在非處方藥的包裝上都印有國家指定的專有標識***OTC字樣***,紅色的OTC標識代表甲類非處方藥,綠色的OTC標識代表乙類非處方藥。

  2、 濫用抗菌藥物對人體有如下危害

  ***1***誘發細菌耐藥。病原微生物為躲避藥物,在不斷地變異,耐藥菌株也隨之產生。目前,幾乎沒有一種抗菌藥物不存在耐藥現象。

  ***2***損害人體器官。抗菌藥在殺菌的同時,也會造成人體損害,如影響肝、腎臟功能、胃腸道反應及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3***導致二重感染。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口腔、呼吸道、腸道都有細菌寄生,寄殖菌群在相互拮抗下維持著平衡狀態。如果長期使用廣譜抗菌藥物,敏感菌會被殺滅,而不敏感菌乘機繁殖,未被抑制的細菌、真菌及外來菌也可乘虛而入,誘發又一次的感染。

  ***4***造成社會危害。濫用抗菌藥物可能引起一個地區某些細菌耐藥現象的發生,對感染的治療會變得十分困難,這樣發展下去,人類將對細菌束手無策。

  3、非處方藥是安全保險藥嗎?

  非處方藥具有下列特性: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不會引起藥物依賴性、耐藥性或耐受性,也不會在體內蓄積,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因為有這些特點,加上某些藥品的不適當宣傳,給患者的感覺往往是:非處方藥可以放心使用,絕對安全,其實,這是安全用藥的一大隱患。

  非處方藥雖說安全性較高,但只是相對於處方藥而言,非處方藥也是藥品,同樣具有藥品的各種屬性,因此非處方藥並非絕對“保險”,同時,由於非處方藥在使用時大多靠患者自已的判斷,沒有特定的醫囑,所以,在應用時更要多加小心。

  4、非處方藥選用應注意什麼?

  判斷疾病 購藥前,應根據症狀,結合自己掌握的醫藥知識,對疾病作出明確判斷,也可向銷售藥品的專業人員諮詢,以便準確選擇藥品。對無法自我判斷的疾病,則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看說明書 正規藥品說明書,須具有批准文號、藥名、主要成分、藥理作用與適應症、用法用量及不良反應、禁忌症等內容。應將其與自己的症狀相對照,看適應與否。

  準確用藥 遵照藥品說明書,結合性別、年齡、體重等因素,掌握用法、用量、次數、療程。其中藥量特別重要,因藥物進入血液後,必須達到一定濃度,方能奏效。若用量不足,非但無效,反而使病菌產生抗藥性;若用量過大,又會增加毒副反應,乃至引起藥物中毒。

  避免聯用 有些病人對藥存在貪多心理,認為品種愈多***如中西藥合用等***,則保險係數愈大。殊不知相互配合不當,尤其品種愈多,毒副反應愈嚴重。

  5、到藥店購買藥品應該注意些什麼問題?

  一是要到合法的藥店買藥。合法的藥店是經過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的,店堂內都懸掛著《藥品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

  二是如果知道買哪種藥,可直接說出藥品名稱,如果不知道應該買哪種藥,請向店內的藥師說明自己買藥的目的,是自己用,還是給孩子或老人買藥,治療什麼病。

  三是購買處方藥時必須要憑醫生處方才可購買和使用,沒有醫生處方,藥店為了您的用藥安全不會隨意賣給您處方藥。

  四是購買非處方藥時,應對患者的病情有明確的瞭解,如曾用過什麼藥品,用藥的效果如何,有無過敏史。

  五是在決定購買某種藥品之前,應仔細閱讀藥品使用說明書,看是否對症,如果對說明書內容不明白,可向店內的藥師諮詢,以免買錯藥、用錯藥。

  六是買藥時,一定要仔細檢視藥品包裝上的生產日期、有效期等內容,不要買過期的藥品。

  七是買藥後一定不要忘記把購藥的憑證保管好,萬一藥品質量有問題,購藥憑證是維護自己權益的重要依據。

  6、購藥不宜只看藥名

  藥品一般有三種名稱,即化學名、通用名和商品名。西藥和中藥不同。不同廠家生產的中藥都是同一個通用名。而西藥則不同,各個廠家的同一種化學藥品一般都有自己的商品名,這樣同一種藥品可能就有幾個甚至十幾個商品名。所以,無論是到醫院看病還是自己到藥店買藥,都必須分清藥名和成份,弄清自己現在正在服用的藥以及新購買的藥是不是存在名字不同成份相同的現象。否則很容易造成重複用藥,導致藥物中毒等嚴重後果。購買某種藥品一定要多詢問並仔細閱讀說明書,最可靠的辦法是在醫生指導下購藥服用。

  7、怎樣識別偽、劣藥品?

  ***1***看標籤:購買整瓶、整盒的藥品,要先看標籤印刷得是否正規、專案是否齊全。國家規定藥品的標籤必須印有註冊商標、批准文號、藥品名稱、產品批號、生產企業。其中商標和批准文號尤為重要,如果沒有或印刷得不規範,即可視為假藥。

  ***2***看藥品:無論針、片、丸、粉和水、酊劑以及藥材,凡見有發黴、潮解、結塊或有異臭、異味;片劑色澤不一致者,即可視為劣藥。標籤上都印有有效期,凡超過有效期的藥品,也可視為劣藥。

  ***3***看藥的真假:遊醫和地攤藥販以及“賣藝人”,這些人為了賺錢,大都信口開河,或說“奉送”;或說“無效退款”等,實則他們在欺騙人,賣的是假藥。街頭牆上張貼的廣告,吹虛所謂“祖傳祕方”、“包治”某某的藥,基本上都是假藥。求神弄鬼“討來”的藥,不需鑑別,都是假藥。

  8、如何正確閱讀藥品使用說明書?

  法律規定,藥品包裝必須按規定印有或者貼有標籤並附有說明書。藥品的使用說明書一般包括對這個藥品各方面的簡單介紹,患者服用前應該認真閱讀,特別要認真閱讀其中有關本品適應症、禁忌症、用法用量、不良反應、藥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項等方面的介紹,服用藥品一定要遵守說明書的規定。

  說明書上列出了用藥方法,如肌內注射、靜脈注射、一天幾次等,一定不要弄錯;一次用藥的劑量是指大多數人的安全有效劑量,有些人因為個體差異,對藥品的作用特別敏感,很低的劑量就可能出現不良反應。這種情況在藥品上市前不一定能發現。所以用藥前,不僅要認真地閱讀說明書,按說明書的規定服用,還要經常留心藥品的不良反應。

  購買藥品注意事項

  一是要到合法的藥店買藥。合法的藥店是經過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的,店堂內都懸掛著《藥品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

  二是如果知道買哪種藥,可直接說出藥品名稱,如果不知道應該買哪種藥,請向店內的藥師說明自己買藥的目的,是自己用,還是給孩子或老人買藥,治療什麼病。

  三是購買處方藥時必須要憑醫生處方才可購買和使用,沒有醫生處方,藥店為了您的用藥安全不會隨意賣給您處方藥。

  四是購買非處方藥時,應對患者的病情有明確的瞭解,如曾用過什麼藥品,用藥的效果如何,有無過敏史。

  五是在決定購買某種藥品之前,應仔細閱讀藥品使用說明書,看是否對症,如果對說明書內容不明白,可向店內的藥師諮詢,以免買錯藥、用錯藥。

  六是買藥時,一定要仔細檢視藥品包裝上的生產日期、有效期等內容,不要買過期的藥品。

  七是買藥後一定不要忘記把購藥的憑證保管好,萬一藥品質量有問題,購藥憑證是維護自己權益的重要依據。

  識別假藥的方法

  一、包裝

  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能夠仿製正牌藥品的包裝,並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但是假藥總會有種種痕跡表現,如包裝上較為粗糙、色調較差、套色不佳、字跡模糊、文字說明中常出現錯別字等,仔細辨別可見破綻。

  二、氣味

  一些藥品具有特殊的氣味,如氣味發生改變,有怪味或氣味消失等,均應警惕是否假藥。

  三、外表

  正品藥品顆粒均勻,不易捻碎。假劣藥品則顆粒大小不一,易褪色,易捻碎且捻碎後有澱粉樣感覺。正品藥品中的分散片口服能迅速溶解,假藥分散片則溶解速度緩慢。另外,假劣藥品在距其所標出的出廠日期不久或在其所標的有效期內,往往發生變色、粘連、鬆片、裂片、沉澱、發黴、腐敗等變化。正規的針劑藥品封口光滑,印字清晰,無沉澱混濁物。而假藥往往封口粗糙,有毛刺,印字模糊。片劑可以從有無裂痕、黏邊、變形、色澤是否光亮、大小是否規則等方面判斷。沖劑則以是否結塊、發黏來鑑別真假。

  四、期限

  經批准合法生產的正規產品應有明確的生產日期、使用年限以及使用限期內某些藥品如出現沉澱、變色等情況時的處理。假藥往往有生產日期而無使用年限,或有使用期限又無生產日期,甚至有時會兩者均無註明。

  五、說明

  經批准合法生產的藥品,其說明書內容準確,治療範圍限定嚴格,使用的方法、禁忌、毒副作用等,均有詳細說明。宣稱包治百病的往往是假藥或違法宣傳。

  六、文號

  藥品批准文號就帶有“藥”字樣,如“京衛藥準字***1996***第105091號”為頭。若批准文字為“京健食準字”或“京食準字”為開頭則不屬於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