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宣傳_食品藥品安全宣傳材料

  食品藥品安全是與民眾息息相關的大事,是公眾健康生活的根本保證,也是國家繁榮富強的基本前提。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宣傳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宣傳

  食品藥品安全的意義

  食品藥品安全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係到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關係到和諧社會的建設。食品藥品質量安全狀況也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標誌。

  我國食品藥品法制化的程序

  國務院和各級政府高度重視食品藥品安全問題,早在1982年全國人大會就通過了《食品衛生法》***試行***,標誌著我國的食品衛生事業進入了法治化軌道;

  1984年,全國人大會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對藥品研製、生產、經營和使用環節進行規範,明確了生產、銷售假劣藥品的法律責任,標誌著中國藥品監管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軌道。

  《藥品管理法》修訂

  自1985年7月1日正式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是專門規範藥品研製、生產、經營、使用和監督管理的法律。

  上世紀90年代初期,藥品安全事件不斷髮生,從1994年開始不斷有全國人大代表對《藥品管理法》提出修改意見,1998年藥品監管體系改革開始***省以下垂直管理***。

  一直到2001年2月充分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四次易稿的《藥品管理法》經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 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修訂後的《藥品管理法》共分10章106條,明確了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執法主體地位標誌我國的藥品監管進入了新的時代。

  《食品安全法》修訂歷程

  從“食品衛生法”到“食品安全法”

  1982年開始實施《食品衛生法》

  2004年阜陽大頭娃娃事件的發生後,全國人大將正在修訂中的《食品衛生法》更名為《食品安全法》,將立法目的從保障食品安全的角度介入食品的管理,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後又將原法中的食品免檢制度廢除,建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食品召回等制度。

  食品安全法的歷次修改內容

  初審:建立懲罰性賠償制度

  二審:明確刪除監管碼制度

  三審:廢除免檢制度 加強風險監測和評估

  四審:設“食品安全委員會” ,名人代言承擔連帶責任,還明確了民事賠償責任優先的原則。

  我國藥品監管的歷程

  第一階段:1978~1998年:藥品監管法律法規體系逐步建立,藥品監管逐步向法制化、規範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中國藥品監督法制化的開始。

  第二階段:1998~2003年:藥品監管體系進一步健全,法制建設、體制改革和制度建設得到全面加強

  第三階段:2003~2008年:藥品安全監管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成為政府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宣傳材料

  食品篇

  一、食品安全常識

  1、購買食物時,注意食品包裝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是否過保質期,食品原料、營養成分是否標明,有無QS標識,不能購買三無產品。

  2、開啟食品包裝,檢查食品是否具有它應有的感官性狀。不能食用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黴變、生蟲、汙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若蛋白質類食品發粘,漬脂類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發酵的氣味或飲料有異常沉澱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無證攤販處購買盒飯或食物,減少食物中毒的隱患。

  4、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洗手,自己的餐具洗淨消毒,不用不潔容器盛裝食品,不亂扔垃圾防止蚊蠅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如何判別偽劣食品

  偽劣食品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們在日常購物時卻難以識別。《偽劣食品防範“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記的方式引導消費者強化食品安全自我防範,以期使偽劣食品因缺乏市場而退出市場。防範“七字法”:即防“豔、白、反、長、散、低、小”。

  一防“豔”。對顏色過分豔麗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蠟果一樣又大又紅又亮、鹹菜梗亮黃誘人、瓶裝的蕨菜鮮綠不褪色等,要留個心眼,是不是在新增色素上有問題。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麵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

  三防“長”。儘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3℃貯藏的包裝熟肉禽類產品採用巴氏殺菌的,保質期一般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業的產品,這類企業的食品平均抽樣合格率最低,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這些企業出現。 六防“低”。“低”是指在價格上明顯低於一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

  七防“散”。散就是散裝食品,有些集貿市場銷售的散裝豆製品、散裝熟食、醬菜等可能來自地下加工廠。

  藥品篇

  一、怎樣識別騙人的違法藥品廣告?

  目前,有一些藥品廣告誇大宣傳,常常矇蔽消費者,誤導消費。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識別虛假廣告的小常識。

  ***1***廣告內容中帶有一些絕對化的語言,如“療效最佳”、“根治”、“安全無副作用”、“國家級新藥”、“最新技術”、“最高科學”、“治癒率、有效率達100%”等,還有一些聲稱“無效退款”、“保險公司保險”的宣傳,這些都是違法藥品廣告,千萬不能相信。

  ***2***利用醫療機構或者專家、醫生、患者、兒童的名義、形象進行宣傳的,也是違法廣告,這樣的廣告無論說得多麼誘人動聽,大家都不要相信。

  ***3***對在公共場所***如公園、影劇院、賓館、廣場***進行以健康講座、諮詢、免費送藥、附贈藥品或禮品,以及上門贈送藥品等名義進行的藥品宣傳、推薦等活動,也不要貪圖便宜,以免受騙上當。

  二、如何正確使用非處方藥?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非處方藥雖然是經過醫藥學專家的嚴格遴選,並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但它們仍然是藥品,因此,在使用時同樣要十分謹慎,使用時應注意:

  1、正確選用有“OTC”標識的非處方藥。

  2、仔細閱讀標籤、說明書,瞭解其適應症、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

  3、認真檢查所選藥品有無批准文號。

  4、注意藥品的內外包裝是否有破損及有效期。

  5、嚴格按說明書用藥,不得擅自超量、超時使用,若有疑問要向醫師諮詢。

  6、按要求貯藏藥品,放臵於小兒不可觸及處。


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宣傳“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