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家庭教育知識問答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為孩子提供了最為直接的影響,家庭教育至關重要,那麼你對幼兒家庭教育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家長:面對哪些“不聽話”的孩子,家長怎麼辦呢?

  答: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當孩子淘氣,不聽話的時候,我們家長通常是從“氣憤”升級到“非常氣憤”,最後對孩子採取了不正當的教育方式,損害了孩子幼小的心靈。對“不聽話”的孩子正確的處理方法有3個簡單的步驟:

  第1步:制止孩子的正在進行的錯誤行為***哭鬧、撒潑、蠻橫等等***。你可以利用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比如“聽聽誰敲門呢?”“對了,大姨送來的巧克力我們還沒有吃呢。”等等技巧,使孩子暫時不再糾纏正在發生的不愉快事件上。

  第2步:幫助孩子回憶以前經歷過的良好處理問題的事件,從上次事件中找到引導孩子正確處理本次問題的關鍵點,同時大大表揚孩子正確的行為,強化正確行為意識。

  第3步:最後,要密切你和孩子的關係,讓孩子知道你總是愛他***她***的,即使他***她***這次犯錯誤了,你還是和他***她***一起戰勝了錯誤。

  家長:孩子也會有壓力嗎?家長怎樣能看出孩子有壓力?

  答:是的,孩子也會壓力。還會表現出異常的反應,有關專家列出了四大類孩子壓力大的求救訊號:

  ***1***日常行為上的變化:他們會以哭鬧來表現情緒上的失調,也可能睡不安寧、吃不踏實和時常感到害怕。

  ***2***行為上的變化:孩子行為上的突然改變。家長可能發現孩子突然愛講謊話,坐立不安,更常打爛杯子碗碟,甚至有意破壞家裡的用具。他們也會偷東西,有的則出現暴力傾向,動不動就打同齡人或比自己小的孩子。

  ***3***學習上的變化:求救訊號在智力上的異常反應為精神不集中,記憶力差,愛胡思亂想。

  ***4***生理上的變化:有的孩子還會有心跳加快、口乾、手顫抖、不斷眨眼和肌肉抽搐等軀體反應。

  孩子在日常生活裡承受的壓力來自各方面,家長應該時常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孩子健康成長。同時,現在的父母也應該明白,當代的獨生子女們,藤鞭教育會使他們更厭惡學習,甚至會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

  家長:如何才能培養孩子勇敢堅強、自信開朗的性格?

  答:要培養孩子勇敢的性格,必須注意運用正確的教育方法,經常鼓勵、支援孩子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不要隨便指責、嘲笑、挖苦和恐嚇孩子,以免形成幼兒遇事膽小畏縮的心理。家長還可教給孩子相應的知識和技能,使孩子產生足夠的自信心。孩子的膽怯行為大多因缺乏自信心而產生,而自信心又是建立在必要的知識技能基礎上的。例如:幼兒會對雷電、風暴感到恐怖,對黑暗感到不安,就是因為缺乏相應的知識和相應的能力造成的。家長若給孩子講解有關知識,教給一些相應的處理方法,孩子的恐懼感就會減輕不少。

  此外,家長還可以用現實生活中的實事、故事、電影、戲劇等文藝作品中富有勇敢精神的形象來影響和教育孩子,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形成開朗自信的性格。

  家長:應該如何看待孩子的不良情緒?

  答:孩子的喜怒哀樂等情緒體驗是毫無掩飾的,他們敢愛、敢恨、敢說、敢笑,這是幼小孩童心理方面的一種優勢,一種使得孩子能及時宣洩各種情緒能量的優勢。他們自然流露這些情緒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只要不擾亂別人的正常學習和生活,不傷及別人,就沒有什麼對和錯之分。

  ***1***提倡孩子合理地宣洩情緒。

  發脾氣、反抗行為、哭泣、大聲喊叫比默默承受更有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當然,這裡所提倡的情緒宣洩,必須區別於以哭鬧糾纏為手段去達到某種不合理的需要。

  ***2***不壓制孩子自然流露情緒。

  有的家長不瞭解情緒自然流露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意義,或者缺乏相應的耐心,不允許孩子公開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特別是當孩子出現了不良的情緒時,他們強行地讓孩子自我壓抑,甚至有的家長還用體罰或變相體罰的方式壓抑孩子的情緒的自然流露。

  ***3***對於男孩的大哭不已,應該採用正確的處理方法。

  男孩子心理難過時,用哭來宣洩自己的情緒,往往會遭到大人的譏笑或者壓制:“男子漢也哭,羞!羞!羞!”“男子漢要堅強,不許哭!”如果長期地壓抑自己或者受到壓抑,最終將會使孩子不堪重負,而導致心理失衡,造成人格方面的病態發展。孩子的殘忍行為、強迫行為、攻擊性行為、破壞性行為等等,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內心的緊張情緒得不到及時的或者正當的宣洩而造成的。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