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營改增的常識問題

  營改增是營業稅改增值稅的簡稱。那麼你對營改增有多少了解?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營改增的相關法律知識。

  

  增值稅

  增值稅是對貨物和服務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徵收的稅種。關鍵特徵為通過逐環節徵收機制讓供應鏈條上的每個企業均參與到增值稅的徵收過程中,將其從顧客處收取的稅款***銷項稅***與付給供應商的稅款***進項稅***的差額繳納給稅務機關,環環抵扣,逐環節徵收,稅負通過增值稅鏈條不斷向下遊轉移,最終由消費者負擔。

  1954年,法國正式實行增值稅制度後,增值稅迅速在全球推廣,目前,全世界已有超過160個國家和地區開徵了增值稅。

  增值稅的優越性

  一是保持了稅收中性,以增值額為稅基,有效避免了重複徵稅。二是稅收負擔由最終消費者承擔,企業並不負擔增值稅稅負。三是籌集收入能力強,以增值額為稅基,受企業經營業績和經濟波動影響較小,收入較為穩定。四是徵管效率較高,增值稅的抵稅機制,可使納稅人為維護自身利益儘量索取發票,通過納稅人的相互制約有效控制偷漏稅。

  為什麼進行營改增

  1、統一貨物勞務稅制,優化稅制結構。納稅人提供貨物和勞務將統一繳納增值稅,從稅制建設角度看,簡化了稅種、統一了稅制;從企業角度看,簡化了企業稅務管理,降低了遵從成本。

  2、將解決增值稅和營業稅並存導致的重複徵稅問題,消除了重複徵稅,降低了企業稅負。

  3、打通二三產業增值稅抵扣鏈條,促進專業化分工協作,有利於服務業與工業深度融合發展,形成完善的產業配套體系,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

  4、通過促進專業化分工和服務外包,拓展了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發展空間,有助於催生大量從事研發和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的小微企業,對於鼓勵投資和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將發揮重要作用。

  5、對出口服務實行增值稅零稅率或免稅的政策,將有利於增加我國企業提供服務的國際競爭力,提高服務貿易在出口貿易中的比重。

  營改增發展歷程

  2011年10月

  國務院決定開展營改增試點。

  2012年1月1日

  率先在上海實施了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

  2012年9月1日

  2012年9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由上海市分4批次擴大至北京市、江蘇省、安徽省、福建省***含廈門市***、廣東省***含深圳市***、天津市、浙江省***含寧波市***、湖北省等8省***直轄市***。

  2013年8月1日

  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推向全國,同時將廣播影視服務納入試點範圍。

  2014年1月1日

  鐵路運輸業和郵政業在全國範圍實施營改增試點。

  2014年6月1日

  電信業在全國範圍實施營改增試點。

  2016年3月

  2016年3月5日,國務院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全面實施營改增,從5月1日起,將試點範圍擴大到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並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範圍。”2016年3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方案。至此,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

  相關閱讀:

  營改增的背景分析

  增值稅自1954年在法國開徵以來,因其有效地解決了傳統銷售稅的重複徵稅問題,迅速被世界其他國家採用。目前,已有17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徵了增值稅,徵稅範圍大多覆蓋所有貨物和勞務。

  我國1979年引入增值稅,最初僅在襄樊、上海、柳州等城市的機器機械等5類貨物試行。

  1984年國務院釋出增值稅條例***草案***,在全國範圍內對機器機械、汽車、鋼材等12類貨物徵收增值稅。1994年稅制改革,將增值稅徵稅範圍擴大到所有貨物和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對其他勞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徵收營業稅。

  2009年,為了鼓勵投資,促進技術進步,在地區試點的基礎上,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將機器裝置納入增值稅抵扣範圍。

  當前,我國正處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對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提高國家綜合實力具有重要意義。按照建立健全有利於科學發展的財稅制度要求,將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有利於完善稅制,消除重複徵稅;有利於社會專業化分工,促進三次產業融合;有利於降低企業稅收成本,增強企業發展能力;有利於優化投資、消費和出口結構,促進國民經濟健康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