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破產程式中的追回權

  破產追回權,是指為滿足債權人最大比例的清償要求而設定的,由破產管理人對債務人在破產程式開始前一定期限內所為的有損債權人利益的無效行為通過人民法院進行否認並追回所轉移的財產的權力。你對破產追回權有多少了解?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破產追回權的相關法律知識。

  

  在破產程式中,要保障債權人利益得以實現就要保證債務人財產的完整性,任何導致債務人財產減少的行為都需要糾正,即便是些許債務人財產的減少也應當如數追回。為防止債務人、債務人企業的出資人、董事、管理人員的不當行為使債務人財產受到損害,法律賦予管理人對債務人財產的追回權。

  追回權的行使,既是管理人的權利也是管理人的義務。管理人通過行使追回權,使債務人財產增加,從而實現債權人利益的最大化。

  根據新《企業破產法》第三十四條至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管理人享有以下財產追回權:

  1、因破產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或者第三十三條規定的行為而取得的債務人的財產,管理人有權追回。即針對債務人財產的破產程式前行為,被法院撤銷或認定為無效後,管理人有權將此部分財產追回,歸入債務人財產。

  2、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債務人的出資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資義務的,管理人應當要求該出資人繳納所認繳的出資,而不受出資期限的限制。債務人的出資人在破產企業成立時認繳的出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時應當足額實際繳納。出資人的出資此時是債務人財產的一部分,為了破產程式的順利進行和債權人利益的實現,管理人應當要求該出資人如數繳納。

  3、債務人的董事、監事和高階管理人員利用職權從企業獲取的非正常收入和侵佔的企業財產,管理人應當追回。企業法人的董事、經理和其他負責人利用職務之便,獲取非正常收入或者侵佔企業財產的行為,是對債務人財產的侵犯,管理人有權對這些財產予以追回。

  4、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債務人佔有的不屬於債務人的財產,該財產的權利人可以通過管理人取回。但是,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這裡的“除外”條款主要是指破產法第八章重整程式中第七十六條的規定:“債務人合法佔有的他人財產,該財產的權利人在重整期間要求取回的,應當符合事先約定的條件。”

  在破產實踐中,破產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情形,即債務人的董事、高管人員從企業獲取非正常收入和侵佔企業財產的情形發生較多,是管理人行使追回權時應重點關注的。

  在債務人企業破產之前和破產程式進行中,破產企業的董事、經理和其他高管人員由於掌握對企業的實際控制權或部分控制權,有可能利用企業破產之機攫取企業財產,中飽私囊,對債權人利益造成損害。破產法第三十六條規定賦予了管理人對破產企業的董事、高管人員利用職權從企業獲取的非正常收入和侵佔的企業財產的追回權。

  第三十六條追回權的行使範圍由兩方面構成:

  第一,針對人的適用範圍。管理人對於董事、監事和高階管理人員利用職權從企業獲取的非正常收入和侵佔的企業財產有權追回。董事是公司董事會的成員,是由股東大會選舉產生,出席董事會會議,並管理公司事務的自然人,包括執行董事和獨立董事。監事是公司監事會組成人員,是由股東大會選舉產生的負責公司監督事務的高管人員。

  高階管理人員指除董事、監事以外負責公司相關業務工作,如經理、財務總監等人員,他們根據公司任命,負責某一方面的工作。董事、監事、高階管理人員利用職權獲取的非正常收入和侵佔的企業財產管理人可以追回。

  第二,針對財產的適用範圍,即管理人有權追回的財產包括兩個部分:

  ***一***非正常收入。這裡的非正常收入,主要指董事、經理或者其他負責人通過控制、操縱公司的董事會以及利用公司規則漏洞或模糊之處,給自己過高的薪酬、獎金或者期權計劃等,目的是攫取企業財產。這種行為的特點是,在形式上其收入是合法收入,但實際上是以合法形式掩蓋對公司財產的侵犯。這種侵犯在企業正常經營的情況下,是對股東利益的侵害。在企業進入破產程式之後,是對債權人利益的侵害,因此管理人作為債權人利益的總代表,有權對這部分財產予以追回。

  對於是否屬於非正常收入,應從以下幾個標準出發予以認定:

  第一,同行標準。參考同行業、同等規模企業同等職位的收入和待遇標準,來認定董事、經理和其他負責人的收入是否過高。第二,企業經營標準。根據企業的經營狀況,認定董事、經理和其他負責人的收入是否過高。企業管理層的收入應與企業的經營狀況相符,應防止“窮廟富方丈”的情況發生。第三,職工收入標準。參考本企業職工收入標準來確定管理層的收入是否過高。企業的管理層其報酬一般較普通僱員為高,但這種差距不能過分懸殊,。在企業瀕臨破產的情況下,超出平均收入的部分可被認定為“非正常收入”。

  ***二***侵佔的企業財產。侵佔企業財產是企業管理層有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將原屬於企業的財產據為己有的行為,是指企業的董事、經理、監事、會計等利用自己在職務上主管或者管理、經手本單位財務的方便條件,侵佔企業財產的行為。這裡說的“侵佔的企業財產”,不僅包括企業登記在冊的財產,也包括企業的“小金庫”以及交易收取尚未入庫等賬外財產。對於這種侵佔行為,數額較大的可能構成職務侵佔罪。對此,破產法還規定了追究刑事責任的內容。

  相關閱讀:

  破產的特徵

  ***1***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

  "到期債務"是指已經到了履行還債義無期限的債務;"清償"是指全部償還;“不能清償”是指沒有按期清償的各種可能性。債務人資不抵債並不能當然認定為“不能清償”。

  ***2***存在多數債權人

  如果只有一個債權人,只需採取一般民事執行程式即可。當存在多數債權人時,如採取一般民事執行程式,由於債權人競相請求對債務人財產強制執行,可能造成部分債權人得不到償還或只得到少量償還的情況,產生顯失公平的結果,因而需要一種特殊的程式——破產程式,以保證各債權人的損益公平。

  ***3***債權人公平受償

  債務人的全部財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決定了債權人無法實現全部債務。而按照“同質債權、同等地位”的要求,必須依照法定順序,按照同一比例,將債務人的財產在各個債權人之間分配,以保證債權人之間的公平。

  ***4***免除未能清償的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