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基礎知識技巧

  腎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藉以清除體內代謝產物及某些廢物、毒物,同時經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質,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腎臟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腎臟的主要功能

  一、排洩體內代謝產物和進入體內的有害物質

  人體每時每刻都在新陳代謝,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產生一些人體不需要甚至是有害的廢物,其中一小部分由胃腸道排洩外,絕大部分由腎臟排出體外,從而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此外,腎臟還能把進入體內的一些有毒物質排出體外。有些化學藥品中毒會給腎臟造成損害,就是因為這些化學藥品的排除要經過腎臟的緣故。如果腎臟有了病,這些對人體有害物質的排洩受到影響,廢物在體內積聚,就會引起各種病症。我們把腎臟的這種保留營養物質,排出毒素的作用形象地稱作“血篩子”。

  二、通過尿的生成,維持水的平衡

  這是腎臟的主要功能,當血液流過腎小球時,由於壓力關係,就濾出一種和血漿一樣但不含蛋白質的液體叫原尿。原尿通過腎小管時又將其中絕大部分水、全部的糖和一部分鹽重新吸收,送回血液,大部分氮不再吸回。剩下的含有殘餘物質的濃縮液體就是尿,約佔原尿的1%。正常人一天尿量為1000-2000毫升,一般呈淡黃色,比重在1.003-1.030之間。比重過高、過低或固定不變,尿量過多過少均有腎功能不全的可能。

  三、維持體內電解質和酸鹼平衡

  腎臟對體內的各種離子***電解質***具有調節作用。像鈉離子***Na+***的調節特點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對鉀離子***K+***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照排;對氯離子***Cl-***是伴隨Na+的吸收排洩,H+、氨***NH3***的分泌過程來完成。另外腎臟還調節磷***P3-***、鈣***Ca2+***、鎂***Mg2+***等離子的平衡。這些電解質平衡對體液的滲透壓穩定很重要。另外腎臟對體內酸鹼平衡也起調節作用,腎臟能把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酸性物質通過尿液排出體外,並能控制酸性和鹼性物質排出的比例,當任何一種物質在血液中增多時,腎臟就會把增多的部分排出去。同時腎臟還能製造氨和馬尿酸,以保持和調節酸鹼平衡。很多腎臟病人出現酸中毒,就是因為腎臟失去了維持體內酸鹼平衡的功能而產生的。我們不妨把腎臟調節體內水分,保持內環境***電解質、滲透壓、酸鹼度***穩定的功能稱作“調節器”或“穩壓器”。

  四、調節血壓

  由腎臟分泌的腎素可使血壓升高,當限制鈉攝入或鈉缺乏時,血漿容量減少和腎臟血液灌注壓力降低時,以及直立體位時,緊素從細胞中分泌出來,即具有活性,可使血漿中的血管緊張素原脫肽而成為血管緊張素Ⅰ,再經轉換酶的作用而成為血管緊張素Ⅱ,通過血管緊張素Ⅱ和醛固酮的作用,使血壓升高。同時腎臟分泌的前列腺素又具有使血壓下降的功能,前列腺素主要是通過增加腎皮質血流量,促進利尿排鈉,減少外周血管的阻力,擴張血管而達到降壓的作用。

  五、促進紅細胞生成

  腎臟可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作用於骨髓造血系統,促進原始紅細胞的分化和成熟,促進骨髓對鐵的攝取利用,加速血紅蛋白、紅細胞生成,促進骨髓網織紅細胞釋放到血中。貧血的程度與腎衰程度成正比,其血、尿中的促紅細胞生成素均降低,而用外源性促紅細胞生成素,可以糾正腎性貧血。

  六、促進維生素D的活化

  維生素D在體內必須經腎臟轉變為1,25-二羥維生素D3才能發揮其生理作用。腎臟的皮質細胞含有1位羥化酶,維生素D先在肝臟25位羥化酶的作用下,轉化為25-羥維生素D3,最後在腎臟1位羥化酶作用下,轉化為1,25-二羥維生素D3即活化的維生素D3。它能促進胃腸道鈣磷吸收;可促使骨鈣轉移、促進骨骼生長及軟骨鈣化;促進腎小管對磷的重吸收,使尿磷排出減少;可抑制甲狀旁腺素***PTH***的分泌。

  中醫養腎小技巧

  妙計1:熱水泡腳

  泡腳、按摩能改善全身血液迴圈,達到滋養肝腎的目的。泡腳最適宜的時間是每晚7-9時,此時是腎經氣血最衰的時辰,泡腳能加速氣血執行,活絡經脈。泡腳用的容器以木盆為最佳,泡腳水不能太熱***40℃左右***,泡腳時間以15-30分鐘為宜。

  妙計2:按摩腎腧

  中醫按摩能夠疏通經絡,加速全身經絡及血液迴圈,是傳統養生中極受歡迎的方面,而按摩腎俞,可以針對性地降低腎病的發生。具體方法:並腿坐於床沿,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發熱,分別按在後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腎腧穴,至有熱感為止,可有效地補腎納氣。

  妙計3:提踵顛足

  提踵:五趾抓地,兩腿併攏,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立項豎脊,百會上領。顛足:身體放鬆,輕輕咬牙,先緩緩下落一半,而後輕震地面。青島靜康中醫腎臟病醫院的專家指出,提踵可以牽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經腎經,輕震地面還可以按摩五臟六腑,對腎臟有益!

  妙計4:握固

  握固:將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於無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後屈曲其餘四指,稍稍用力,將大拇指握牢,如攢握寶貝一般。握固可以固守精氣神在體內,平時走路、坐車、閒聊、看電視時都可以握固。

  妙計5:用腳後跟健走

  邁開大步,腳後跟先著地,不要彎曲膝蓋。腿往前邁時,腳尖伸直如同踢球;前腳落地時,後腳腳尖踮起。青島靜康中醫腎臟病醫院的專家指出,腳後跟先著地,實際上就是刺激了“腎經”穴位,經常用這種方式健走還可以有效防治骨質疏鬆症。

  養腎臟飲食需知

  1、限制含鉀高的飲食

  含鉀最高的有:冬菇、紫菜;其次:馬鈴薯、黃豆芽、藕、菠菜、韭菜、芹菜、菜花、雞等;中等量:絲瓜、苦瓜、蘚蘑菇。

  含鉀量高的不吃,中等量的少吃,最好是在大量水中浸泡30分鐘後再煮,把湯棄之,再食用,水果宜每天少量,不宜過多。

  2、執行低磷飲食

  含磷高的食物有:麥片、黃豆、冬菇、紫菜、奶粉、肉鬆、魷魚乾、動物內臟***豬心、腦、肝、腎***等

  不宜多吃

  肉類的含磷量高於植物,為減少肉類中的含磷量,可把肉切成片,用開水煮一下,只吃肉而不吃湯。

  3、減低鈉含量

  少用含鈉高的調味品,如:食鹽、味精、蠔油、醬製品、梅菜、鹹菜、榨菜等。

  多用低鈉調味品如:醋、糖、酒、胡椒、花椒、五香粉、八角、蔥、姜、蒜、辣椒、陳皮等

  4、增加熱量

  如冰糖、塊糖、葡萄糖、汽水、果汁、高澱粉食品如粉絲、西米。

  5、減輕口渴

  不進或少進高鹽食物,飲品中加入薄荷葉、檸檬片。將飲品製成冰塊含化,嚼口香糖,不用或少飲濃茶、咖啡。

  6、增加纖維素

  多吃蔬菜,但要適當烹調以降低鉀、磷含量後再吃。


腎臟基礎知識“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