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婚習俗有哪些

  各地的風俗習慣各有不同,因此,很多民族的訂婚習俗也不同。現在介紹下三個國家的現代訂婚的習俗,歡迎閱讀!

  現代訂婚習俗

  納吉:即由男方選定黃道吉日,通常要根據兩人的八字請先生或會看通書的人來確定。

  戒指:訂婚一般都要有訂婚戒,新人們要選對戒。

  糖果:這裡指廣義的。糖果有以下幾種牌子不錯:阿爾卑斯、雅客、徐福記、上海喔喔等,在酒席進行一半時或者開始的時候就要把喜糖按照一人兩包的標準發到每個人手中。

  香菸:一般去親戚家時要每戶搭配兩包香菸。在酒席上的時候也是一人兩包,體現好事成雙。***若是結婚酒席的,因現在很多都免禮了,就一人一包了,因為在簽到時因不收禮也就沒有發煙這個環節了***香菸選紅七匹狼硬殼的,如果實力強的,則一人發兩包硬殼中華。香菸,買的量大,也是要去菸酒店批發的,貨比三家,價格還是會有差異的,但是要防止買到假煙。

  彩禮:一般在訂婚時就要完成這個環節,或者訂婚時拿一半,結婚時拿一半,現在彩禮主要是一個儀式,並非像以前年代那樣作為買賣婚姻的內容。以前城關流行三

  萬三,現在不少鄉鎮都在十萬以上。彩禮是需要經過媒人之手或者當著媒人之面過給女方家的,之所以需要這樣的儀式,是為了體現媒妁之言。有的新人現在採用存

  折的形式,但大部分人還是用現金,有的時候還含有金器***金項鍊、耳環、手鐲、金塊、其他傳家寶等***或者摺合金器價值的禮金。

  壓桌:即付錢給女方置辦酒席的代名詞,有的開明之士現在也沒有收壓桌錢。一般是提前根據大概請的桌數,給付的一個概數,如5000或7000元。

  請柬:一般是沒有發請柬的,除非請的人很多或者想搞的很正式規範。如果將訂婚酒請的人範圍定在親戚範圍,則不太需要發請柬,只需要提前一週告知大家便可。

  酒席:一般要提前數天到酒店預訂***結婚酒席則還要提前數個月預訂,否則很可能訂不到***,先支付一些訂金,可以和經理談桌數,包間,大廳,桌椅,空調,菜樣,酒水等佈置與優惠等內容,並提前感受一下空調的效能。此外,在宴請在鄉村居住的親戚,一定要確保量足,量足了才叫辦好了,如果即使有龍蝦魚翅,而他們並沒有吃飽,則沒有辦好。

  韓國婚禮習俗

  1.婚談

  在韓國的傳統婚禮舉辦前,男女雙方家人都要通過媒人互相瞭解對方的家庭狀況、學識以及人品等。如果互相有好感的話就先要父母們相見,所以有的時候本人結婚前並沒有看到過對方。互相同意結婚後,一般男方先把“請婚書”送給女方。女方如果有結婚的想法就把“許婚書”送給男方,然後議婚成立。

  2.納采

  收到許婚書,男方家會寫上“納采文”和“四柱”,用紅布裹裝送給新娘家。收到“四柱”的新娘家就會認真參考將要舉辦婚禮的新郎和新娘的出生年月,選擇婚禮的日期和時間,然後在白紙上寫出“涓吉”再送給新郎家。

  注:

  ——四柱:按著六十甲子的干支,紀錄出生年月和出生時間的信。

  ——納采文:對許婚的感謝文章和讓對方選出結婚日期和時間的問候。

  ——涓吉:在傳統婚禮上接受四柱單子的新娘家把擇日單子送給新郎家的事,並請男方告訴女方在舉行婚禮時新郎要穿的服裝號碼***大小***的信。

  3.納幣

  新郎家從新娘家收到信***涓吉***後,把新娘在婚禮時要穿的“採緞”和“婚書”用婚書箱送到新娘家。其中,採緞一般是在婚禮前一個月送。舉行婚禮之前把“幣物”和“婚書”以及“封採”裝在一起跟“物品目錄”一起送去,這叫做“函”。 新娘把和結婚時需要的物品以及費用一起收到的“婚書”、“納采”和“四柱”會一輩子誠心的保管,表示自己對丈夫的一片丹心,直到人生走到盡頭時,這些東西會陪伴她進棺材。

  注:

  ——納幣:婚姻時四柱單子交換結束後,證明訂婚的聘禮,新郎家把禮物送給新娘家。

  ——採緞:在納幣時新郎家送給新娘家的禮物,主要裝有藍色和紅色的綢緞,因此叫採緞。

  ——封採:一般家庭條件富裕的話多裝一些別的衣料,這叫封採。

  ——幣物:送給新娘的禮物。

  ——婚書:婚姻時新郎家跟禮單一起送給新娘家的信。

  ——函:婚書和禮單裝在箱子裡送給新娘家。各地風俗各有不同,大部分叫納幣或者封採。背上函***箱子***去新娘家的人一般是年紀較大、有子有女的多福之人。收到函***箱子***的新娘母親要先保管婚書,直到出嫁的女兒生了孩子,恭敬公公和婆婆,覺得女兒不會回到孃家時才會把婚書送給女兒。

  4.醮子禮

  準新郎按著傳統對兩家的禮節活動結束後,在舉行婚禮的當天,新郎要早起床,如果有祠堂的話要先到那兒,如果沒有的話要讓父母坐定,鄭重地給他們磕頭。磕頭結束後,新郎要跪在父母面前感謝父母養育之恩,並說要迎接新人***妻子***好好的認真生活,向父母的恩惠表示感謝,然後來到婚禮廳。準新娘也要在舉行結婚的當天早晨向父母磕頭表示感謝,然後去婚禮廳。

  5.奠雁禮

  新郎打理結束後,在家人的指引下前往新娘家舉辦婚禮儀式。“娶媳婦”時一般是步行前往新娘家,但也會有人讓新郎乘坐馬匹去新娘家。新郎到達新娘家的大門前時,新娘家的代表出來迎接客人,把他們引入家裡。

  新郎進了大門時要跨越在院子裡放著的“火”盆,這意味著趕走惡鬼的意思。新郎把帶來的大雁放在桌上,然後磕頭兩次。這時丈母孃出來端著大雁桌走進屋裡。

  大雁象徵著白頭偕老,表示一次結緣終生不變。過去用的是活的雁,現在使用的是木頭做的雁。

  注:

  ——奠雁禮:婚姻儀式的第一個程式,新郎送大雁的儀式叫奠雁禮。讓人們學習大雁擁有的三種德:

  第一:大雁代表一旦約定愛情就永遠遵守。活著的時候如果失去了自己的夥伴,決不會再找另一個夥伴。

  第二:大雁飛的時候排著行列遵守上下的規矩,前面飛的大雁叫出聲後面的大雁也會迴應,表示尊重禮儀。

  第三:大雁到過的地方都會留下自己來過的痕跡,借鑑大雁的這種習性,表示要為自己的人生留下優秀的業績,永遠多福的生活。

  6.交拜禮

  新郎奠雁禮結束後,站在新娘家的大廳或者院子裡已經準備好的大禮桌的婚禮廳東邊。在屋裡等待的新娘,從新郎進大門後開始在頭上戴簇兒***也叫簇冠***,為了喜慶的日子不讓惡鬼接近新娘,新娘的左右臉上還要貼上用紅紙做的胭脂,眉心也要貼上一個,然後準備去婚禮廳。新郎和新娘在婚禮廳見面,相見結束後新郎和新娘對拜,按著東方哲學宇宙觀的陰陽原理,單數為陽,雙數為陰,新郎為陽,新娘為陰,尤其是在“冠婚祭禮”的大禮時,要用雙倍的數量磕頭,因此新娘向新郎拜兩次,新郎回拜一次,新娘新郎再重複一次。

  7.合巹禮

  交拜禮結束後合巹禮開始,新郎跪下新娘坐著,旁人在繞青絲、繞紅絲的酒盞上斟酒,新娘彎腰揖禮。旁人把酒盞先端到大禮桌左邊,再端到右邊,然後才端到大禮桌上面給新郎,這時新郎要舔一舔酒再給新娘,最後把酒盞拿開。這時候的酒叫合歡酒,合巹禮結束後,客人們把放在大禮桌上的大棗、栗子都裝在新郎的兜裡,預示讓小夫妻早生孩子。

  8.新婚之夜

  在新娘家結束婚禮儀式後,到了晚上安排他們住的房間叫“新房”。他們過初夜時有一種風俗就是偷看新房。偷看新房的由來很多,其中一個是說:過去為了早點傳宗接代,存在早婚的風俗,平時單相思新娘的人或者偷偷有交往的青年,在初夜時把新娘搶走,所以開始守護新房;還有一個說法是“好事多魔”,喜慶時怕惡鬼接近,因此守護新房。

  9.于歸新行

  在新娘家的婚姻儀式結束後,要留在新娘家逗留3天,然後新郎跟新娘一起回家,這叫于歸或者新行。于歸日之前,新娘家準備送給婆家的大棗和肉之類的幣帛飲食。新行時幾乎所有的新娘都要坐上轎子去新郎家。到了新郎家後,人們出來撒大豆、小紅豆、棉籽、鹽等,並在大門裡面燃起柴火,讓新娘跨過去,這表示趕走雜鬼的意思,這些風俗現在也能看到。

  ——幣帛飲食:新娘首次相見公公婆婆時在桌上擺的大棗等的飲食。

  10.幣帛禮

  從新娘家帶來的飲食放在桌上,夫妻在公公婆婆面前行禮,並介紹家人和親戚的順序。這時只有新娘給家人磕頭,新郎則站在桌子旁邊給新娘介紹家人。如果祖父祖母在的話會給他們另準備一桌,先給父母磕頭後再給祖父祖母磕頭,在給直系兄弟磕頭後才會給叔叔以及家人磕頭。

  美國婚禮習俗

  1、一切從訂婚開始。在傳統上,年輕男子先要請求女朋友的父親允許自己娶她。如果女方的父親答應,然後男方才能向女方求婚。男方時常嘗試以羅曼蒂克的方式“蹦出這個問題”,想給女方一個驚喜。有時雙方只是一起決定,該是結婚的時候了。男方通常會送給未婚妻一隻鑽石戒指作為訂婚的象徵。訂婚期可以持續幾個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當大喜的日子臨近時,雙方各自的好友在婚前派對上會贈送許多實用的禮物。今天,許多未婚夫妻在訂婚期間還聽取諮詢意見,以此為應付婚姻生活的挑戰作好準備。

  2、婚禮開始時,新郎和他的陪伴同牧師站在一起,面對著來賓。當音樂響起時,新娘的陪伴入場,後面就跟著美麗的新娘。一對新人緊張地跟著說出他們的誓言。按傳統習慣,雙方許諾要彼此相愛,“不論情況較好較壞,不論家境是富是窮,不論生病還是健康。”但有時兩人也可以編一套自己的誓言。他們互贈金戒指象徵婚姻的承諾。最後,牧師宣佈重大時刻的到來:“我現在宣佈你們成為夫妻。你可以親吻你的新娘!”

  3、在結婚喜宴上,新娘和新郎向賓客表示歡迎。然後他們切開結婚蛋糕並互喂對方一口。來賓們一邊享受蛋糕、混合飲料和其他食物,一邊相互交談。之後,新娘將她的花束投向一群單身女孩。相傳抓到花束的女孩會成為下一個結婚的人。喜宴期間,愛鬧的朋友用薄紙、錫罐和寫著“新婚”的標牌來“裝飾”新人的小汽車。宴會結束後,新婚的小倆口就跑向他們“被裝飾好的”小汽車,迅速地駛走。許多新人會去度蜜月,即一兩個星期的度假旅行,以慶祝他們的新婚。

  4、“我願意。”這句話對美國人來說包含深遠的意義。它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特別是如果你在自己的婚禮上說出這句話。發出結婚誓言就如同簽訂契約一般。雖然今天美國人並不真正認為婚姻是一宗商業交易,但婚姻確實是件嚴肅的事。

  5、最後就該舉行婚禮了。雖然大多數的婚禮沿襲長期以來的傳統,但是仍有發揮美國人的個性主義的餘地。例如,通常舉行婚禮的地點是在教堂,但是有些人卻在戶外的風景點舉行婚禮,少數人甚至在跳傘或騎馬時舉辦儀式!新人可以邀請幾百個客人,也可以只邀請幾個最要好的朋友。婚禮的色調風格、佈置和音樂都由他們自己決定。但有些事情很少會變化。新娘通常都穿一件漂亮的長長的白色結婚禮服。按傳統習慣,新娘的穿著要包括“一點舊的,一點新的,一點借來的和一點藍色的東西”。新郎則穿著一套正式的西裝或無尾晚禮服。幾位親密的朋友參與婚禮作為陪伴,包括伴郎和伴娘。

  6、幾乎每一種文化都有儀式來標誌一個人生活的變化。婚姻對於各種文化的人而言都是最基本的生活變化之一。因此發現關於結婚有許多傳統習俗,就不足為奇了……在美國也不例外。然而每對新人都會以自己獨持的方式來繼承傳統。


訂婚習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