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澄湖大閘蟹蟹王最大的世界記錄

  喜歡吃蟹的人都知道,最有名的莫過於大閘蟹,而澄陽湖最大的大閘蟹有多大?小編為你整理資料,瞭解大閘蟹!

  陽澄湖大閘蟹簡介

  陽澄湖大閘蟹又名金爪蟹。產於蘇州陽澄湖。蟹身不沾泥,俗稱清水大閘蟹,體大膘肥,青殼白肚,金爪黃毛。肉質膏膩,十肢矯健,置於玻璃板上能迅速爬行。每逢金風送爽、菊花盛開之時,正是金爪蟹上市的旺季。農曆9月的雌蟹、10月的雄蟹,性腺發育最佳。煮熟凝結,雌者成金黃色,雄者如白玉狀,滋味鮮美,是享譽中國的名牌產品。

  文化歷史

  中國已有近5000多年的吃蟹歷史。在長江三角洲,考古工作者在對上海青浦的淞澤文化、浙江餘杭的良渚文化層的發掘時發現,在我們的先民食用的廢棄物中,就有大量的河蟹蟹殼。這表明中國人吃蟹的歷史十分悠久,而西歐、北美的一些國家至今還不敢吃河蟹。經過長期的歷史沉澱,人們發現,在中國三個地區生長的河蟹品質最好,即中國有三大名蟹:地處蘇皖兩省的古丹陽大澤河蟹——花津蟹;河北白洋澱河蟹——勝芳蟹;江蘇陽澄湖河蟹——陽澄湖大閘蟹名字的來源。

  歷史上,古丹陽大澤包括:丹陽湖、石臼湖、固城湖、南漪湖以及周邊地區一大片低窪溼地,面積近300萬畝***15畝=1公頃,下同***。這塊溼地橫跨蘇南和皖南,呈三角形號稱河蟹“金三角”。在這三大名蟹中,歷史最悠久的要數古丹陽大澤的“花津蟹”。吃大閘蟹是一種季節性的享受,唐代詩人李白曾讚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饕客們怎可錯過這個大快朵頤的好時機,這不吃大閘蟹的季節又到了!俗語說:“秋風起,蟹腳癢,九月圓臍十月尖。”九月要食雌蟹,這時雌蟹黃滿肉厚;十月要吃雄蟹,這時雄蟹蟹臍呈尖形,膏足肉堅,有關大閘蟹的飲食文化又成為了大家的話題。

  名稱來源

  包笑天曾對這個名稱寫過一篇《大閘蟹史考》,說到“大閘蟹三字來源於蘇州賣蟹人之口。人家吃蟹總喜歡在吃夜飯之前,或者是臨時發起的。所以這些賣蟹人,總是在下午挑了擔子,沿街喊道:‘閘蟹來大閘蟹’。”這個"閘"字,音同"炸",蟹以水蒸煮而食,謂"炸蟹"。這樣的解釋,尚不能盡意。他"有一日,在吳訥士家作蟹宴***訥士乃湖帆之文***,座有張惟一先生,家近陽澄湖畔,始悉其原委。"吳訥士是蘇州草橋中學的創始人,父親吳大徵晚清時官至湖南巡撫,甲午戰爭中當過劉坤一的副帥,一門三代,都是著名的古籍收藏家。張惟一就是方還,與王頌文同為吳訥士的好友,吳家的常客。顧炎武《天下邵國利病出》手稿,流失二百多年,為吳士訥所購得,又為方還和王頌文在吳家發現,並慨然接受相贈迎回崑山。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成為書林中的一段佳話。事有湊巧吳家設蟹宴,方還亦在座,包笑天作了有關“大閘蟹”名稱的解釋:“閘字不錯,凡捕蟹者,他們在港灣間,必設一閘,以竹編成。夜來隔閘,置一燈火,蟹見火光,即爬上竹閘,即在閘上一一捕之,甚為便捷,之是閘蟹之名所由來了。”竹閘就是竹籪,籪上捕捉到的蟹被稱為閘蟹,個頭大的就稱為大閘蟹。又因產自陽澄湖,故名陽澄湖大閘蟹。外觀形態陽澄湖清水大閘蟹青背、白肚、金爪、黃毛,個體強壯厚實,煮後呈亮橘紅色,口味鮮甜。個體在2。5兩以上的母蟹、3.5兩以上的公蟹通常用水煮、清蒸的方法,個體較小的則以面拖、酒嗆或者是翻炒為佳。因螃蟹性寒,煮時、食用時多加薑片解寒,還需以菊擦手解腥。所謂:“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講究的食客還有專門的吃蟹工具:剪刀、夾、刺、榔頭等,俗稱蟹八件。精敲細剝,其味無窮。

  外觀特點

  陽澄湖大閘蟹形成的與眾不同的四大特點:一是青背,陽澄湖蟹殼成青灰色,平滑而有光澤;二是白肚,貼泥的臍腹,晶瑩潔白;三是黃毛,腳毛長黃挺拔;四是金爪,陽澄湖蟹爪金黃堅挺有力,放在玻璃上能八足挺立,雙螯騰空。

  最大的陽澄湖大閘蟹

  一般陽澄湖大閘蟹的體重維持在150克到200克左右,按照中國傳統的計量單位來算的話,就是在3兩到四兩之間。每年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都會舉行一次蟹王蟹後爭霸賽,評出今年最重的陽澄湖大閘蟹,例如2010年的陽澄湖大閘蟹蟹王和蟹後的重量分別是:9.2兩和7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