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甲魚和養殖甲魚有哪些區別

  甲魚是主要生活於淡水中的兩棲類爬行動物。那麼如何辨別甲魚是野生的還是養殖的?下面小編分享了野生甲魚和養殖甲魚的區別,一起來看看吧。

  野生甲魚和養殖甲魚的區別

  爪子

  野生甲魚經常划動,爪子較尖顏色發黃,磨損嚴重。而養殖甲魚不經常划動,爪子短小而且顏色發白。

  甲背

  野生甲魚甲背光潔平整,皮薄均勻,有蠟質光感,可隱現甲殼輪廊。而養殖甲魚甲背皮略厚,疣粒粗糙且無光質感,象蛤蟆皮不易看出甲殼輪廊。

  顏色

  野生甲魚有灰黑色、土黃色、褐底黑斑色等。而養殖甲魚則多呈黑中透綠色、黃中帶綠色、綠青苔色等。

  體狀

  野生甲魚由於長期自然狀態辛勞覓食,形體驕健,略顯扁平,肌肉緊實。而養殖甲魚就顯體態雍腫,肥厚笨拙,肌肉鬆軟。

  腹甲

  野生甲魚腹軟骨彈性強度較大,用手指抵壓反彈力大。而養殖甲魚腹部軟骨彈性弱,用手指抵壓,感覺軟塌,反彈無力。

  裙邊

  野生甲魚的裙邊比較厚,不易垂落,膠質多,非常平坦。而養殖甲魚裙邊柔軟沒有肉感很薄,容易垂落。

  野性

  野生甲魚好鬥,野性十足,很靈活,如果在空間很小的情況下易為地盤打架。而養殖甲魚沒有野性,不凶,不夠靈活,不好動。

  油色

  越是好的甲魚燒出的油越顯黃色,野生甲魚的油是蠟黃色,而養殖甲魚的油是白色的。

  甲魚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1、甲魚與豬肉:豬、兔、鴨之肉都屬寒性,甲魚也屬寒性,所以二者不宜配食。

  2、甲魚與莧菜:莧菜味甘,性冷利,令人冷中損腹,而甲魚亦性冷,二者同食難以消化,可能會形成腸胃積滯。

  3、甲魚與芥末:芥末氣味辛熱,能溫中利氣,白芥末辛烈更甚,與甲魚肉同食冷熱相反,於人不利,所以甲魚不宜加芥末作為調味品。

  4、甲魚與鴨蛋:鴨蛋性屬微寒,而甲魚也是寒性食物,所以從食物藥性學角度來說,二物皆屬涼性,不宜同食,特別是對素質虛寒的人來說,更應忌同食。

  5、甲魚與芹菜:二者同食可使蛋白質變性影響營養吸收。

  6、甲魚與橘子:甲魚富含蛋白質,橘子中含有果酸,二者同食,會使蛋白質與果酸結合,使蛋白質凝固,不易吸收。

  7、甲魚與黃鱔、蟹:孕婦忌食,吃了會影響胎兒健康。

  甲魚的選購技巧

  1、看:野外生態放養的甲魚,尾部皺褶腹夾兩邊是自然的青黃色,腹部為白色。顏色自然,層次分明。作假的甲魚,為到達到青黃色的目的,有的用高錳酸鉀染色,將尾部皺褶腹夾染成很黃的;有的在飼料中新增色素,則整個甲魚變成黃色,當我們在選購甲魚時,一定要仔細檢查甲魚顏色是否自然,層次分明。

  2、摸:野外生態放養的甲魚,裙邊肥厚、硬實。手指按壓下無印痕***可與野生比***手指按下去有印痕,能迅速復原。如果甲魚復原緩慢甚至難以復原則可以判斷為溫室甲魚或是溫室轉外塘暫養後銷售的甲魚。

  3、抓:野外生態甲魚養殖的甲魚,野性足、活動能力強,在溫暖的時候能很快翻過身來***天冷的時候僅會慢一點***,其他養殖的甲魚則冬季很難自己翻身。***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將野外生態甲魚放入水中,它能迅速遊動、逃跑,而其他甲魚則反應遲鈍。***

  4、比:生態養殖的甲魚,褪皮時需要80~90C的熱水燙才能褪皮,褪皮時可以大塊甚至整塊的皮褪下來。而一般的甲魚,褪皮時的水溫在70度以上就可以了,褪下的皮的一片一片的僅指甲大小。褪皮時大塊甚至整塊褪下,這是一般的甲魚假冒不出來的,只有4~5齡的甲魚或野生才能做到。

  5、查:生態甲魚腸子較細,肝不腫大,腹內油自然黃,不易散,腹部平坦。而溫室或暫養甲魚看上去臃腫、腹夾突出,腸粗、肝腫、腹內油多。

  6、試:把甲魚仰翻過來平放在地,如能很快翻轉過來,且逃跑迅速、行動靈活的為優等甲魚;如翻轉緩慢、行動遲鈍的為劣等甲魚。